今年3月刚担任新蛋中国总裁的周昭武,不想成为扎根中国市场12年来的新蛋网总裁任上的又一个匆匆过客,他面临的挑战是,让新蛋中国实现盈亏平衡。
近年新蛋中国的管理团队多次变动是“追求利润,重视客户体验”的商业模式输给“牺牲利润,注重成长”的激进经营模式。新蛋中国面临的主要窘境有:
1,中国用户已经习惯运费全免、当天送货的消费习惯,国内电子商务“血拼”运费全免与当天送货,让物流成本占销售总收入比重提高至3%-4%。而在美国,新蛋美国始终延续着用户支付运费与3天送货的运营规则,使物流成本低于销售总收入的2%,保证盈利。因此,在向美国总部要求增加物流成本投入时,总部感到迷惑:为何新蛋美国物流部门有时能通过物流费折扣返利实现盈利,而新蛋中国物流部门却像是烧钱机器?
2,外资电子商务严格遵循国内相关法律,在采购商品时开具发票缴纳17%增值税,导致价格劣势。
3,赚钱思路不同。中国国内电商们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经营亏损,只要得到网站高流量与收入高增长,他们就能赚VC兜里的钱。但外资电商没有VC眷顾,只能靠实际经营利润获取投资收益。
要让新蛋中国在没有高速成长的情况下,找到盈利突破口,周昭武能做的是“内部挖潜”。他上任后,新蛋中国进行了两大调整:
转型做轻公司
周发现,新蛋网以往在商品采购方面过于“慷慨”——部分产品经理总能一口气从一家供应商订购数十款商品,但最终只有10余款商品具有销售前景并产生经营利润,而其余商品库存则占据新蛋中国的大量库存资源。
周认为这是资源浪费。一项采购价为100元的商品一旦库存周转天数超过60天,意味着它在“增加”新蛋中国的库存减值损失额度。在新蛋中国内部,部分商品库存周转天数超过30天,可能会以8-9折低价促销清仓,如果60天内还没卖出,折价率则可能接近6-7折,而所有的产品库存减值损失,最终是由新蛋中国“买单”。
为了让新蛋中国变“轻”,周做了几件事:
1,为了优化产品采购销售流程,新蛋中国内部发布了被称为“3个月作战计划”的文件,涉及新蛋中国以往所采购的各类商品市场销售状况分析,未来产品竞争格局判断、如何优化物流配送措施与制定可实现利润的定价策略等。“3个月作战计划能让产品经理知道该采购哪些能给公司带来销量与利润的商品,而不像以往如此照单全收。”周昭武强调说。
2,配合3个月作战计划,新蛋中国着手改良产品经理的业绩考核范围:从采购商品清单、产品综合毛利率,销售量、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总额,顾客购买量等指标做综合评判,让员工主动精挑细选“有利润空间”商品。
3,优化产品采购流程的同时,逐步清理商品高库存。库存被清理的主要商品,不是没有销售前景的旧库存商品,而是具有一定销售前景,但库存周转天数超过30天的“新”商品。整个二季度,通过一系列降价促销手段,周昭武让新蛋中国的商品库存周转时间从原先的30天降至10-20天。
在他看来,新蛋中国之所以经营亏损,是在商品低毛利的情况下,偏高的运营成本吞噬了所有利润。管优化产品采购流程能让产品毛利率提高至3-4%,但目前后台运营成本占总销售收入比重高达约6%,两者相互抵消后,新蛋中国的经营利润率徘徊在-2%。
CCOSS的遐想
另一个能让新蛋中国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突破口,是最新设立的全球统一产品采购Cross Country Online Shopping and Selling,简称CCOSS,即新蛋网打破新蛋中国、新蛋美国与新蛋加拿大各自为战的地域限制,将商品采购权集中在集团层面操作,并联合新蛋美国、新蛋中国与加拿大新蛋网渠道共同推动商品营销。
事实上,这项措施一度被市场解读为新蛋美国正进一步收紧新蛋中国的商品采购权限。长期以来,新蛋中国一直被视为新蛋美国全球业务在中国业务的分支机构,被诟病“缺乏足够的操作灵活性”,原因是新蛋美国直接“指挥”新蛋中国的发展方向。
但周昭武决定拥抱CCOSS。全球产品采购平台除了能给新蛋中国降低采购成本,还能让新蛋中国与部分世界级供货商的“电子商务合作”趋向紧密。基于这个平台,,欧美一些畅销商品可以通过CCOSS进入新蛋中国电子商务体系,中国商品也能够找到打开美国市场的新通道。新蛋中国与这些供货商的合作模式可以多元化,包括商家入驻、产品代理销售等模式。
周昭武首先会选择欧美地区畅销的3C类与服饰类产品,通过让它们在新蛋中国上架、制定促销策略与提供配送服务,新蛋中国能从服装类产品销售收入抽取约10%提成,3C类产品则是4%-5%提成。
“这能让新蛋中国能够销售独家畅销商品,这是国内其他电子商务平台尚未具备的优势。”按周昭武的规划,8月份应该能看到首单合作产品进入新蛋中国。未来一年,由全球产品采购平台带来的欧美新商品销售收入,能达到新蛋中国年收入的20%。
“新蛋中国本土化管理,并不等于要把新蛋美国的管理模式丢弃。”周昭武表示,“我并不希望新蛋中国每年实现200%-300%增长,今年我们定下50%的业绩增长目标。在国内电商烧钱赚吆喝的大环境下,走得稳的企业,可能比走得快的,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