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军副主任在全省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部署暨标准体系宣贯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更好地推动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启动我省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任务部署;二是宣贯山东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优化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向“十二五”过渡的重要一年。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当前及“十二五”时期全省的电子政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为“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国际上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纵观少数电子政务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的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从应用阶段向“互联治理”转变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互联治理”以政府的集体行动以及政府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为路径,从而全面提升公共利益。“互联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以及政府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以构筑一种新型的内外关系。向“互联治理”的转变,需要经历的3个发展阶段:
第一,基础设施阶段。在公共部门内部和社会各个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公民、企业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负担得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第二,整合阶段。在公共部门之间平衡新的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促进信息共享,并通过更为高效和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治理模型,向公民提供高水平、多渠道和高度整合的政府服务。
第三,转型阶段。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通过网络化治理方式来推进服务创新和民主发展,使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
上述3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整合阶段必须以较为完善并且能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为前提,只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保障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与此同时,只有完成了有效的整合,才能使公共服务得以优化升级,也才能使政府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把以面向居民的服务、面向企业的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整合性的后台政务系统作支撑,想要提供高质量的政府服务是不可能的。因此电子政务发展到今天,必须向整合和互联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的重点任务,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十个字:整合,对已有系统的深入整合;协同,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互联,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重构,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电子政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特别提到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密切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和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结合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实际上电子政务成为推动政府职能改革转变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就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需求以社会公众的服务为中心来设计我们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使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手段,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发挥作用。
2、通过资源整合共享与业务协同打造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不是电子,是政务,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为首要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民众期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因此,政府要整合传统公共服务,建立"单一窗口",给民众提供"一站到底"的公共服务。而资源整合与协同的前提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大部制改革为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个电子政务工作方面的会,即是2008年12月12日在杭州召开的“深化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座谈会”,重点讨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总结出电子政务建设经验是:“认识是关键、信息是基础、平台是助手、应用是抓手、制度是保障、统筹协调是基本方法”。因此要打破信息垄断,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继续大力推进资源和服务的整合,仍将是未来几年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建设领域的重点。
3、电子政务外网将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各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随着电子政务外网的延伸与扩展,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其建设也将从以网络互通为中心转向以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建设为中心,数据中心、统一安全、统一运行与管理等面向业务的IT建设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的IT建设的重点,为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开展提供高效、可靠的IT基础平台。
4、电子政务应用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下移,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和社区延伸。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不是平台向基层延伸,而是把应用向基层延伸,是把电子政务作为基层工作的一个手段。
5、信息安全问题仍将是重中之重。信息安全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关系到接受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公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对公众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如何加强对实现互联互通的政府部门业务进行安全保护,如何采取安全措施,对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等安全问题加以防范,这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的关键。近几年,评估安全形势、出台相关政策或标准、推行政府电子认证以及保护个人信息等是信息安全的工作重点。预计未来几年,除继续推进上述措施外,将出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如增加安全预算、更新网上认证、出台针对政府的信息安全标准与指南等。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进一步加强了安全认证方面的措施力度;美国、日本等国则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建设。
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对电子政务工作十分重视,认真贯彻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在电子政务规划建设、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全省电子政务的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的总体规划,我省电子政务外网主体工程的已建设完成,初步具备了承载业务的能力,有23个单位和部门连接到省政务外网并上连到国家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内网,现已实现省政府与所有省直部门和市、县级政府的互联,并连接了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公文传输、信息报送、应急指挥、政务督查、保密通信等功能得到较好应用。省政府和100%的省直部门、100%的市级政府、100%的县(市、区)政府已经建立了门户网站。2009年我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50家绩效成绩优异的优秀网站受到表彰;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公开发布,我省的青岛、济南分别取得地市级网站第一和第七名的好成绩。75%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行业数据库,在提高办公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二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业务协同取得显著成效。以法人数据库为基础,质监、工商、税务、外办、人事等部门参与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省地税通过与省工商信息交换,查出应补税款9.23亿元,入库7.94亿元,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征收。宏观经济数据库启动建设并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目前已达到查询2万多次。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税款信息共享和税源动态监控。“诚信山东”数据库已覆盖23个省直共建部门的信用监督信息,近50万户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以计生、公安为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开展了人口基础信息共享的尝试。农业、水利、渔业、工商等14个涉农部门参与的涉农资源共享有了质的突破。
三是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各级政务部门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原则,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综合监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综合监管方面,“金税”工程三期已启动,省地税实现征管数据省级“大集中”,实现了内网全省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外网面向30多万纳税人的网上申报集中处理。“金审”工程启动了全省质监部门联网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金盾”工程二期正式启动,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库的整合,将工商、民政等六个部门3000多万条信息纳入省库中进行综合利用,在破获各类案件及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了294.11%和154.83%。环保部门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1600多个自动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存储和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在公共服务方面,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养老、医疗等5种社会保险业务已经可以实现“一站式”办理和服务,并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网上社保业务。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已在90%以上的市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舍山东省级数据中心作为全国教育信息资源库一部分开始启动。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大型医院积极实施“数字化医院”工程,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新型医疗方式得到初步应用。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二期已完成,实现了对重点煤矿、危险化学品等企业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事故预测预警,并可以通过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对事故影响范围以及事故严重度的预测,提供最优救援方案,有效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外事系统利用电子印章技术,通过门户网站实现了网上审批和网上办照,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约了人力物力。
四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出台了《山东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山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山东省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等重要文件,在重点部门部署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两项试点工作,连续三年开展了信息安全大检查。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一期顺利完成,二期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安全专项资金支持。初步形成了“济青双轴心,省域全覆盖”的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成功发放数字证书70余万张,在税务、工商、质监等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应用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覆盖全省的网络信任体系正在形成
五是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近年来,围绕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我省重点加强了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人才培养、支撑机构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多个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班。同时,发展了一批软件评测、数字认证、标准化研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化培训等支撑机构,对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电子政务建设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统筹协调还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存在一定困难,法律、法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电子政务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政府加强自身管理和转变职能的需求还存在差距。“十二五”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电子政务由规划建设向以深化应用与资源整合转变的关键时期。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我省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提高对发展电子政务重大意义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突出重点,全面加快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要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深化应用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全面加快我省电子政务进程,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为此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继续完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一是加快省直部门和各市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整合,切实解决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的问题。省直部门和各市发展电子政务要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开展业务系统应用,未经许可不得单独建设行业专网。已经建成应用的行业专网,除特殊情况外,要逐步整合到政务内、外网平台上来。各市、县电子政务网络已经建成的,要尽快实现与省级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突出抓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继续开展网站绩效评估,完善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形成以“中国山东”门户网站为枢纽、以部门和市、县(市、区)网站为节点的政府网站群,使其成为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促进业务协同和实现交流互动的综合业务平台。
(二)继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一是深化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要进一步丰富五大基础信息库数据内容,理顺数据采集渠道,加强数据的更新维护,并要逐步实现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共享共用,以此带动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重点抓好政务信息共享应用。启动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共享信息的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完成经济发展分析系统暨政务基础信息共享库建设,初步实现易于扩展的、基于数字证书应用的部门数据交换与共享应用。以科技防腐为突破口,建设电子政务服务、行政权力监察、公共资金监察等六大电子平台,创新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方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大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力度,实现各级空间地理信息的互连互通与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间的人口信息共享,扩大进出口领域企业电子口岸通关信息交换范围,尽快启动卫生领域的医疗信息共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失业再就业的信息共享、公检司法联网等。
(三)继续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成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平台(二期工程),继续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密钥管理和数字认证中心,建立起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与公安厅、保密局等部门加强配合,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积极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四)扎实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效促进广电、电信的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一些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提高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网络资源,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投入资金。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范围。
四、几点要求
最后,我就规划编制及标准宣贯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一)积极配合,做好我省电子政务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按照电子政务调研大纲的要求,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各部门、各行业电子政务规划。统筹规划是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最大限度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益的必要手段,是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希望各部门在编制本部门、行业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时要注重以下方面:一是要提出本部门、本地区的综合性规划,要更多关注于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更多关注于业务协同,尽量避免再增加新的信息孤岛;二是把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作为编制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三是注重提高电子政务建设质量,深化和拓展电子政务应用;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编制的保障工作。
(二)提高认识,严格参照电子政务标准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从我省电子政务的现状来看,各行业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需求日益增加,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目前只能依靠多边协调才能实现信息共享,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开放性较差,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为此,由省信息办牵头,山东省标准化院承担编制完成了山东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以满足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需要。该标准体系共制订了“标准体系表”、“数据交换”、“数据元目录”、“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管理规范”、“山东省行政区划代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接入规范”等18项标准,对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标准、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标准体系中包含了“法人”、“空间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地方标准,对于推动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展基于五大基础数据库上的应用提供了保证。希望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促进电子政务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当前,省里部门机构改革已经完成,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今年的工作任务,希望各部门要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注重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扎实推进部门内部和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推动我省信息化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批评,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积极针对大家的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
同志们,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十二五”全省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大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为提高全省信息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