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抓住机遇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第一章 过去五年建设成就
一、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四、社会广泛参与赢得世人瞩目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第二章 今后五年发展环境
一、今后五年是北京社会建设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二、今后五年北京社会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
三、今后五年加强北京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第三章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坚持依法办事、发扬民主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坚持广泛动员、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
——社会管理更加科学
——社会动员更加广泛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第二篇 关注民生 完善社会服务
第四章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各类人群
二、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三、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四、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
第五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二、让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三、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四、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第六章 发展社会事业
一、让孩子们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让文化发展更好服务群众
三、努力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
四、倡导市民做“健康北京人”
第七章 健全社会福利体系
一、让社会福利适度普惠
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三、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
四、让每个特困家庭和人员都能得到救助
五、让慈善成为社会风尚
第三篇 以人为本 创新社会管理
第八章 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一、科学合理调控人口规模
二、加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四、完善特定人群管理和服务
第九章 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一、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格局
二、搭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三、全面实现城市社区建设规范化
四、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庄社区化管理
第十章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
一、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二、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四、完善应急防灾管理机制
第十一章 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
一、促进互联网新媒体发展
二、完善网上公共文化服务
三、加强网上宣传引导工作
四、依法加强互联网新媒体管理
第十二章 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试点工作
二、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
三、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四篇 激发活力 动员社会参与
第十三章 动员公众广泛参与
一、全面推进居民自治
二、不断推进村民自治
三、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四、切实加强社会监督
第十四章 激发社会组织创造活力
一、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
二、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
三、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第十五章 推动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一、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二、营造企业发展社会环境
三、实现商务楼宇服务管理全覆盖
第十六章 推进社会积极协同
一、基本实现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二、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三、完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
第五篇 优化环境 创建社会文明
第十七章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三、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十八章 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第十九章 倡导科学的方式方法
一、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二、持续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三、坚持反对迷信和邪教
第二十章 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注重社会舆论引导
二、加强社会心理关怀
三、完善心理援助服务
第六篇 共建共享 构建社会和谐
第二十一章 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
一、注重倾听群众呼声
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
三、切实保障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章 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
一、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二、加强改进信访工作
三、引导理性表达诉求
第二十三章 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
一、健全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
二、强化源头治理社会矛盾纠纷
三、依靠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第二十四章 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一、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调研
二、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三、实施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第二十五章 健全社会和谐创建机制
一、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二、深入开展和谐社区(村镇)创建活动
三、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创建活动
第七篇 完善措施 实现奋斗目标
第二十六章 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体制建设
二、不断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
三、不断加强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
第二十七章 健全工作保障制度
一、健全法制保障体系
二、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三、优化资金管理使用
第二十八章 健全实施保障机制
一、完善重点项目支撑体系
二、建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三、健全督促检查评估制度
序言
“十一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既面临许多重大战略机遇,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首都工作实际,系统设计、科学规划,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北京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制订,主要围绕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创建社会文明、构建社会和谐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抓住机遇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今后五年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巩固和发展已有工作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第一章 过去五年建设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使北京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实施“五无”目标动态管理,民生得到切实保障。率先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老一小”大病统筹等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43%和1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实施社保卡制度,累计发放社保卡825万张,177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实时结算。实施“大民政”工作思路,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应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服务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助残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全市完成4万多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基本实现残疾人在家无障碍。城乡老人同等享受老年优待、高龄津贴、居家养老(助残)券、老年医疗补助、无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等待遇,养老床位由“十五”期末的3万张增加到7万张。SOS儿童村建成使用,儿童福利床位由757张增加到1715张。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义务兵优待金实现城乡同标准、全覆盖。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了40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等服务资源人均拥有量和保障水平全国领先,有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基础教育入学率保持较高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60%,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35%,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切实保障,教育普及程度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广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质,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81岁。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救治和大型活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医疗机构实有床位92871张,较2005年增长了17.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高,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9.1%,达到国际化城市水平。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70%以上的城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以上,城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96156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完成336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和配置,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市社区(村)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市、区(县)成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社会建设工作机构,141个街道、120个乡镇建立社会工作党委,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70%的城市社区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初步形成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先后认定两批共2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并开展社会组织党建“3+1”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全部建立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基本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村庄社区化管理等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各类人群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出台《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实施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等20多项惠民政策,建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初步形成社会建设政策体系框架。
四、社会广泛参与赢得世人瞩目
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中,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动员机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世人称赞,群防群治成果显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及时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转化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重大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与此同时,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加快推进志愿服务经常化、科学化,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建设成效明显。不断扩大各类人群服务管理覆盖面,着力加强流动人口和特定人群服务管理,加快推进“温馨家园”、“新居民互助服务站”、“阳光中途之家”建设步伐,完善和推广劳动纠纷调解“六方联动”机制、“人民调解进派出所”、“信访代理制”等,不断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首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第二章 今后五年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社会建设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挑战。紧抓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今后五年是北京社会建设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国家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制订和实施全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首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型,为全市社会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和强大动力。近年来全市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为今后五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格局创造了有利契机。“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首都社会建设机遇难得、大有可为。
二、今后五年北京社会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社会建设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凸显,社会矛盾纠纷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各类人群和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艰巨复杂,信息网络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迫切、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今后五年加强北京社会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新形势、加快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大战略行动。科学谋划、系统设计,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社会建设,是“十二五”时期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而紧迫任务。
第三章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科学体系,为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完善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首都人口结构新变化、群众需求多样化实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完善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普惠公平,让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依法办事、发扬民主。把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立法工作,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社会服务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充分运用民主方式、群众工作方式、说服教育方式研究解决问题,努力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把体制创新、制度建设作为推动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积极适应社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基础性、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不断创新理念、健全体制、完善机制,不断推动社会建设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把综合协调、全面推进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工作原则。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社会建设。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坚持综合施策,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坚持广泛动员、共建共享。把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动员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体制,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体系,使北京社会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居全国前列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积极促进充分就业,五年提供100万套政策性保障住房,城乡居民年均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接近82岁,文化教育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使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突出人文关怀,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注重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注重管理项目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积极推动社会协同,广泛动员公众参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强化各类经济组织社会责任,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使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形成文明有礼、守法诚信、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营造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社会氛围,创建生产安全、生活安宁、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促进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劳动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专栏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主要指标 | ||||
类别 |
序号 |
指标 |
目标 |
属性 |
社会服务 |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8 |
预期性 |
2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
8 |
预期性 | |
3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
预期性 | |
4 |
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率(%) |
98 |
约束性 | |
5 |
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
约束性 | |
6 |
提供各类政策性保障住房(万套) |
100 |
约束性 | |
7 |
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2 |
预期性 | |
8 |
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岁) |
1 |
预期性 | |
9 |
全市养老床位达到(万张) |
12 |
预期性 | |
10 |
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
4 |
预期性 | |
11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
2.1 |
预期性 | |
12 |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覆盖率(%) |
≥97 |
预期性 | |
社会管理 |
13 |
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
100 |
约束性 |
14 |
城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覆盖率(%) |
>90 |
约束性 | |
15 |
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网络覆盖率(%) |
>90 |
约束性 | |
社会参与 |
16 |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个) |
20 |
预期性 |
17 |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人才(万人) |
36/2 |
预期性 | |
18 |
注册志愿者(万人) |
200 |
预期性 | |
19 |
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居(村)民参与率(%) |
90 |
预期性 | |
社会环境 |
20 |
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
≥83 |
预期性 |
21 |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 |
>38 |
约束性 | |
22 |
重点食品安全检测抽查合格率(%) |
>98 |
约束性 | |
23 |
药品抽验合格率(%) |
≥98 |
约束性 | |
24 |
群众安全感指数(%) |
≥90 |
预期性 | |
社会关系 |
25 |
和谐社区(村镇)创建率(%) |
90 |
预期性 |
26 |
和谐企业创建率(%) |
>80 |
预期性 | |
27 |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率(%) |
≥95 |
预期性 | |
28 |
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 |
≥95 |
预期性 | |
备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速度。 |
第二篇 关注民生 完善社会服务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服务,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专栏2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得到保障而建立的,由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由政府负最终责任;第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其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不断调整。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基本生存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
◆基本发展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
◆基本环境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居住服务等
◆基本安全服务,包括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
第四章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民生优先,健全覆盖各类人群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服务提供方式,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一、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各类人群
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覆盖各类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投向基础薄弱地区,缩小城乡和区域间差距,推进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专栏3 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 | |
服务类型(10类) |
服务项目(60项) |
社区就业服务 |
社区劳动就业咨询服务、社区职业介绍服务、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服务、社区“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服务、社区自主创业就业服务。 |
社区社会保障服务 |
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就餐送餐服务、出行服务、精神关怀服务、电子辅助服务、优待服务,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服务、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服务,社区老年人信息档案服务、社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社区托老(残)服务。 |
社区社会救助服务 |
社区低保人员救助服务、社区特殊群体帮扶服务、社区临时救助服务。 |
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 |
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社区居民转诊服务、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社区独生子女家庭服务、社区急救和保健服务。 |
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
社区群众文化服务、社区教育培训服务、社区早教服务、社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科普服务、社区居民阅览服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服务、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建设服务、社区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社区居民体质测试服务、社区健身宣传培训服务。 |
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 |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社区出租房屋相关服务。 |
社区安全服务 |
社区治安状况告知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社区矫正服务、社区帮教安置服务、社区禁毒宣传服务、社区青少年保护和不良青少年帮教服务、社区法律服务、社区消防安全服务、社区安全稳定服务、社区应急服务、社区警务设施和警力配备服务、社区物技防设施建设服务。 |
社区环境美化服务 |
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社区绿化美化服务、社区环境保护服务(绿色社区创建)、社区节能服务、社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服务。 |
社区便利服务 |
社区便民商业服务、社区家政服务、社区代收代缴服务。 |
其他服务 |
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社区网络信息服务。 |
二、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创建干净社区、安全社区、服务社区、规范社区、健康社区、文化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更美好。完善96156社区信息服务平台,落实《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逐步实现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十二五”时期努力使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整合利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活动设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利用人防工程等资源设施,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业余时间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内部服务设施,让更多的公共服务场所和内部服务设施更好地服务居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广大居民出行。
专栏4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是指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之内,能够享受到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医疗卫生、社区养老助残、社区安全、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社区环境美化以及社区便利购物、餐饮、缴费、理发、日常修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使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三、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按照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原则,创新社会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健全和规范项目化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多种有效措施,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多元化。完善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制度,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
四、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
完善社会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扶持社会企业发展,鼓励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社会服务业。拓展社会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大政府扶持和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围绕居民服务需求,整合社区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鼓励和扶持发展家政等社会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专栏5 北京市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政策(“家七条”)
◆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实行员工制管理
◆建立家政服务员输入基地
◆加强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各类人员在家政服务业创业就业
◆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维护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规范家政服务业的管理和服务
第五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服务均等、管理精细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完善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面覆盖、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功能完备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体系,实现生育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建立社会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待遇、福利养老金、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将各项社会保障业务纳入社保卡统一管理,加快建设覆盖全市、联通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加强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所建设,将社区(村)社保工作纳入社区(村)服务站服务范围,加快实现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让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充分就业新格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乡就业200万人左右。推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实施精细化就业援助,帮助14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或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三、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促进低收入职工收入增加。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待遇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别,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四、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市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保障住房100万套,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家庭应保尽保。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建立符合首都实际的多元化住房租赁体系。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强投入和监管力度,实施保障性住房阳光工程。
第六章 发展社会事业
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让孩子们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更高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投入力度,推进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学校托管等多种办学形式创新,建立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769所幼儿园,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做好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让文化发展更好服务群众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精品工程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规划和建设街道(乡镇)、社区(村)公共文化设施,切实加强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着力加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新建社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总结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验,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专栏6 公共文化服务十大工程 | |
名称 |
主要内容 |
设施提升工程 |
重点推进设施服务覆盖不到的超大型社区、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形成设施网点化并提高设施达标率。 |
服务达标工程 |
2012年启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达标、服务达标、活动达标、经费达标和管理达标五项评审,每3年评审一次。 |
示范先行工程 |
支持朝阳区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扶持东城和大兴区示范项目建设,命名北京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扶持10个北京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争创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群众文化组织员 |
为全市社区和行政村文化室配齐7000名群众文化组织员。 |
“万人培训”工程 |
用5年时间,对市、区(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专职文化队伍、街道(乡镇)文化站和社区(行政村)文化室兼职文化队伍共33000人进行系统化培训。 |
来京务工人员文化权益均等化工程 |
来京务工人员与首都市民平等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扩大“社区一家亲”活动、来京务工人员才艺大赛和“首都是我快乐的家”卡拉OK大赛等来京务工人员主题活动范围。 |
文化志愿服务工程 |
力争3年后,本市注册文化志愿者总数不少于2万人,文化志愿者每人每年提供志愿时间不少于30小时。针对大型活动、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 |
社区数字化工程 |
率先在全国建设数字化文化社区。创建多媒体、跨平台、多终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文化北京”频道,打造融信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于一体的数字化“北京数字文化社区网”。 |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工程 |
用3年时间,在本市主要街区、城区社区部署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 |
文化活动品牌化 |
从2012年开始,推出北京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作为市级统领性、代表性的重要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
三、努力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
三、努力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
大力宣传《北京人健康指引》,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解决重点功能区、大型居住区、边远山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增加医疗服务资源。加快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形成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改善医疗服务,方便市民就医。整合公共卫生、医疗、医疗保险等资源,建立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预防干预机制。“十二五”期末,努力使城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比“十一五”末增长1岁,接近82岁。
四、倡导市民做“健康北京人”
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增强城乡居民健身意识,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长期保持不低于49%。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基层体育设施,实现每个区(县)拥有一个多功能全民健身体育中心,50%具备条件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建有健身场地设施,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到70%。开展“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创建活动,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和健身辅导站,基本实现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专栏7 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标准 | |
组织体系社会化 |
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协会,把所有能参加健身活动的人纳入其中开展活动,达到群众体育社会化、组织体系社会化。 |
健身器材家庭化 |
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挖掘适合家庭、门院使用的健身器材,实现体育走进千家万户,倡导器材进入家庭。 |
健身活动多元化 |
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交流,年年有展示,实现人人在组织中、组织有活动、活动有特色。 |
健身服务科学化 |
开展体质测定,举办健身大讲堂,培训体育骨干,让居民掌握科学健身方法,有针对性地安全有效开展体育活动。 |
第七章 健全社会福利体系
树立“大民政”理念,按照覆盖全民、保障重点、层次有别、水平适中的原则,构建和完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一、让社会福利适度普惠
整合社会福利政策和资源,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以养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在丰富传统福利项目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市民福利水平。加强孤儿特别是残疾孤儿福利服务。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和扶持社会福利领域专业中介机构和组织发展。建立社会福利统筹机制,建立财政投入、社会投资和慈善捐赠等社会福利多元保障机制。
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围绕构建“9064”养老服务格局,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服务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九养政策”,扩大高龄老人医疗补助享受范围。进一步完善政策,使低保等特殊困难家庭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得到补助。依托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6000个社区(村)托老(残)所,发展1万个养老(助残)餐桌。调整和完善机构养老服务结构,重点加强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专业护理员50人。资助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平均每年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十二五”期末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护养型养老床位占50%,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
专栏8 “9064”养老服务格局
2008年底,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养老服务“全面关怀、重点照顾”的理念,努力实现“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到2020年逐步建立起集中照料服务与社区居家服务互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年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9064”即:
◆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
◆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
◆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三、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
健全覆盖城乡全体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建立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落实医疗、康复、就学、住房等专项救助措施。加大就业扶持和服务力度,大力扶持发展福利企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健全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夯实社区康复基础,着力做好职业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等特色服务。拓展机构托养服务、社区温馨家园综合服务和居家助残服务,使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得到妥善照料。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培育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大力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全面推进城市“无障碍”化建设,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专栏9 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
北京市出台《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制度
◆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老人补助医疗制度
◆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
◆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
◆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
◆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
◆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
四、让每个特困家庭和人员都能得到救助
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低保分类救助政策,实施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推进城乡一体的医疗、教育、住房、采暖等专项救助制度建设,做好自然灾害和临时救助工作,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落实征地超转人员社会保障,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完善优抚安置保障政策,做好优抚服务工作。
五、让慈善成为社会风尚
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打造“善行天下”系列慈善公益品牌,增强全民慈善意识与参与自觉。加快慈善组织培育发展,推进慈善组织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创新慈善项目运作机制,加强慈善捐助全程监管,增强社会公信度。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法规,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扶持作用,建立政府向慈善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完善慈善捐赠优惠政策。拓展慈善募捐渠道,建立覆盖全市的经常性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逐步形成遍布城乡、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慈善捐助体系。
第三篇 以人为本 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第八章 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不断提高各类人群服务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各类人群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一、科学合理调控人口规模
加强人口调控综合协调工作,健全人口规模调控机制,落实人口总量调控区(县)属地责任,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分管、属地负责的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持续深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增加向更多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转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二、加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
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覆盖城乡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加强流动人口、人户分离基础信息采集,完善实有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护儿童优先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人口政策协调制度,坚持人口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及公共资源配置人口评估机制。
专栏10 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
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全员人口数据库为基础,围绕城镇化、教育素质、健康保障、收入分配以及老龄化等主题,形成人口统筹管理信息采集、人口统筹管理统计分析、人口统筹管理决策支持、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四大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包含人口数量控制类、人口素质提升类、人口结构优化类、人口分布引导类和内部综合管理类等内容。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家人口计生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项目参建单位,国务院相关部委为项目参与协作单位。该系统是《国家“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重要项目,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掌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现状及趋势,科学分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内在关系,为科学决策、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和综合服务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北京市将在“十二五”时期完成市级建设项目。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施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动态信息与服务管理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人口流动区域协作机制,完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落实出租房屋管理规定,依法治理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总结推广出租房屋集中管理经验模式,切实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青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为其在京创业和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和改善进京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解决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外籍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开展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在京居住外籍人员服务管理。
专栏11 青年流动人口服务项目 | |
服务项目 |
服务内容 |
就业促进项目 |
整合各方资源,引进就业指导师,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 |
创业帮扶项目 |
建立创业导师队伍,开展创业青年培训,推进小额贷款工作,举办青年创业大赛,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 |
职业规划项目 |
开展职业规划辅导,帮助青年明确发展目标,加强与青年流动人口流入地团组织的联系合作,引导该群体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
安全教育项目 |
组织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健康婚育教育等普及讲座;开展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星光自护教育等,提高青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法制教育项目 |
编发法律知识手册,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宣讲劳动协议、房屋租赁、社会治安等政策,引导和帮助青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
心理辅导项目 |
采取心理咨询、实践活动、体验教育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帮助青年化解心理困惑,健康面对生活。 |
爱心公益项目 |
联系社会团体和青年组织,发挥社会救助体系作用,深化“100365首善行动”,救助和帮助有特殊困难的青年。 |
网络服务项目 |
开展网上思想引导工作,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青年生活服务信息和活动信息。 |
文体娱乐项目 |
举办文化讲座、歌咏比赛、桌游竞技、体育比赛等活动,联合社区团组织和青年所在单位团组织共同开展工作,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
志愿服务项目 |
组织相关专业志愿者队伍,从生活信息服务、专业知识咨询、技能教育培训、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参与社区建设。 |
四、完善特定人群管理和服务
加强和创新特定人群的教育、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服务管理,各区县全部建立“阳光中途之家”,有效提供释前辅导、法制教育、社会认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临时救助等服务。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社会闲散人员、不良青少年服务管理,做好教育、帮扶、矫治等工作。建立健全精神病患者服务管理制度,使之得到及时救助、治疗和康复。加强流浪少年儿童救助工作,使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专栏12 阳光中途之家
为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和服务,加大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朝阳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全市率先建立“阳光中途之家”,主要为社区刑满释放“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生活来源)提供过渡性食宿、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
第九章 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打牢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根基,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
专栏13 社区建设“一分三定两目标” | |
“一分” |
实行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职能分开。 |
“三定” |
定事(社区工作职能)、定人(社区专职工作者职数)、定钱(社区工作经费)。 |
“两目标” |
努力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 |
一、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格局
按照“一分、三定、两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功能,发挥社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动员驻区单位支持社区建设,构建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等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以社区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载体、驻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和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格局。
专栏14 社区工作主要职责 | |
社区党组织 |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 |
社区居委会 |
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居民遵守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召集社区居民会议,执行居民会议的决定,办理本社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群防群治,调解民间纠纷,组织动员居民参与民主自治,实现共驻共建;管理社区居委会经费、印章和财产,推行居务公开;及时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
社区服务站 |
1.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本社区内各种公共服务事项,把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实现政府职能重心下移。 |
二、搭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公共服务职能。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为依托,规范基层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政府委托事项,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城管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改造和提升96156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
专栏15 96156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 |
服务类型 |
服务项目 |
社区建设与管理 |
社区信息管理、社区人口管理、社区智能服务管理、社区信息终端发布管理、社区志愿者管理与服务、社区服务中心设施服务。 |
信息查询 |
办事办证、养老机构、民政工作指南、单位基本信息、便利服务信息、生活信息指南。 |
公益服务 |
法律咨询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姐妹驿站热线、婚姻家庭咨询热线、慈善公益服务热线、殡葬公益服务热线、社区大课堂,其他社会组织合作项目。 |
便利服务 |
家政服务、家电维修、居室维修、酒后代驾、送水、送粮油、送餐,水电、燃气、电话缴费。 |
公共服务 |
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旅游,其他委办局委托合作项目。 |
养老(助残)服务 |
生活照料、居家维护、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交流、老人生活辅助用品租售、小帮手电子服务器服务。 |
三、全面实现城市社区建设规范化
继续围绕社区服务站建设、社区工作职能、社区运行机制、
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工作者管理、社区基础设施配置、社区经费投入等七个方面,加快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城市社区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和服务管理职能完善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向老旧小区、新建住宅小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延伸,探索切合不同社区实际特点的社区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专栏16 社区规范化建设主要任务目标 | |
规范化内容 |
任务目标 |
社区服务站建设 |
1.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综合性服务平台,统一命名为社区服务站。 |
2.规范社区服务站的工作关系。 | |
3.明确社区服务站各个岗位与街道相关部门的对应关系和各自职责。 | |
4.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 | |
5.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站业务管理制度。 | |
社区工作职能 |
6.合理划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职责任务。 |
7.细化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 |
8.细化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 | |
9.细化社区服务站的主要职责。 | |
社区运行机制 |
10.明确和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之间的关系。 |
11.建立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紧密对接、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 |
12.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会议的作用。 | |
13.规范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组织的工作制度。 | |
社区志愿服务 |
14.以社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发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
15.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 | |
16.完善社区志愿者招募管理制度。 | |
社区工作者管理 |
17.充实社区工作力量。 |
18.对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录。 | |
19.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 |
20.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社区协管员、社区事务助理纳入社区工作者规范化管理。 | |
社区基础设施 |
21.采取新建、改扩建、购买等多种方式,使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350平方米以上标准。 |
22.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内外部环境整洁、形象良好。 | |
23.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
社区经费投入 |
24.将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县政府承担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项目建设主体责任。 |
25.落实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加大对社区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 | |
26.社区办公经费按照不少于每户50元的标准核定。 | |
27.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社区信息网络建设及管理、运营、维护等经费全部纳入区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管理,并足额拨付。 |
四、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庄社区化管理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向农村社区延伸。加强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强化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推进96156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向农村社区延伸,不断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村庄社区化试点工作,研究出台《北京市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服务管理职能,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健全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推进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创新。2011年底,全市13个区(县)城乡结合部地区的668个村庄普遍开展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试点。“十二五”期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村庄社区化覆盖面,逐步实现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让具备社区化条件的村庄更多更好地共享城市化发展成果。
专栏17 村庄社区化试点
把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理念推广到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庄,通过加强和创新村庄社会服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村庄城市化程度和社区化服务管理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村民自治 ◆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整合资源力量,提升服务管理 ◆实施综合治理,实现动态防控
第十章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
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努力营造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生活安宁的社会环境。
一、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完善动态监测和处置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迅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置食品药品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
二、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预警预测、应急处置和救援、社会监督、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改善安全生产设施和装备,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责任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充分发挥工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加强居家安全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努力防止居家安全事故发生,为安全生产和日常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发挥街道(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北京”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完善应急防灾管理机制
健全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机构,形成科学完善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和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为主导,健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应急联动机制。统筹全市资源,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和灾害预警能力。普及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预防避险等知识,切实加强各级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和应急救灾培训,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演练,不断加大城市防灾技术研发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
第十一章 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在加强和完善传统媒体管理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管理,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服务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
一、促进互联网新媒体发展
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推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和“三网融合”。加强市属媒体网站建设,积极为中央媒体网站做好服务工作,在新闻发布、信息采集、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加强首都之窗等政府网站建设,鼓励街道、社区开辟服务型网站,发挥地区商业网站积极作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互联网登记备案管理,严格落实域名注册管理规定,确保域名注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和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服务社会、弘扬主旋律。
二、完善网上公共文化服务
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对网民心理和需求研究,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等开办功能实用、服务便捷的专业频道,丰富网上文化内容,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公益性上网向社区和农村延伸,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网络文化单位开展网上公共服务。提高运用网络开展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推进社区工作者上网服务工程,充分运用网络开展社区工作。
三、加强网上宣传引导工作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动态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建立健全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主动应对、重点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商业网站积极配合的宣传、引导、管理相结合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积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以建立全市网络发言工作制度为契机,完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与公众沟通的能力,准确掌握网上舆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有效掌握主动权,努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四、依法加强互联网新媒体管理
健全党委政府加强领导、专业部门担当主力、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互联网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坚持依法管网,落实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责任制。研究制订试行办法,逐步推进网站主办者和手机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流动。加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落实电信运营企业和用户法律责任,促进互联网业界行业自律,引导网民诚信守法。加强举报热线、“妈妈评审团”和网站自律专员等机制建设,构建文明办网、文明上网长效机制。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依法治理网络虚假、色情、诈骗等不良信息,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
第十二章 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按照“城市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精细化”的要求,在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一、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试点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综治委《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加快推进东城、朝阳、顺义三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和各区(县)专项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经验,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全市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
充分运用网络地图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划分网格单元,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把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制定并落实《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导意见》,建设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健全监督检查考评体系,构建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基本实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专栏18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城市管理网格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充分运用网络地图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社会服务管理的新探索。一般把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服务管理,从而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使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以便更清晰地掌握情况、更及时地发现问题、更迅速地处置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
三、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围绕社会服务集约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社会动员快速化、社会生活智能化的要求,以“四网六库”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信息化体系构建,着力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逐步实现各级各类社会服务管理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第四篇 激发活力 动员社会参与
积极推进社会协同,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不断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不断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第十三章 动员公众广泛参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保证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自治能力,推动公众有序参与、依法管理和监督公共事务。
一、全面推进居民自治
制定和实施《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治,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加大社区事务公开力度,提升社区居委会民主自治功能,完善社区居民会议、议事协商会议、民主听证、居务公开制度,推进居民会议常态化。总结推广东城区社区居民会议常务会经验,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小区业主大会建设,探索社区居委会对业主大会指导监督的工作机制,引导业主大会依法规范运行。
二、不断推进村民自治
进一步加强村民民主自治,完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规则,健全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会议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完善新型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将现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整合提升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好地发挥村民群众在村级民主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和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和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政策法规,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序运行。全面启动“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实践活动”,推动农村民主自治创新发展。
三、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完善公共政策听证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社区接待日、居民代表定期入户等制度,运用居民会议、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形式,为居民提供顺畅便捷的诉求表达渠道。逐步扩大基层自治组织换届直接选举比例,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引导驻区单位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探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选举、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在社区建设和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有序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切实加强社会监督
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信息公开。坚持社会监督与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建立健全特邀监督员队伍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职能,发挥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广泛听取无党派人士监督意见和建议,确保政府公共决策、社会公共事务置于公众民主监督之中。强化社区民主监督功能,健全社区民主监督制度,加强对社区日常工作的监督,强化社区居民对街道(乡镇)、政府部门派驻社区工作人员和市政服务单位评议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