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8-26

 

  江西省“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有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平安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应对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等有关规定,科学编制好“十二五”期间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对加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坚持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既体现规划的一般共性,更注重作为专项规划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运用系统的方法,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按照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及应急保障等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环节的不同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全省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第一章  加强体系建设环境分析  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客观分析我省应急体系建设环境,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合理确定“十二五”时期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任务和工作目标、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的重要前提。
 
  
 
  第一节  建设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应急体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实现较快发展,体现为应急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应急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应急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应急处置手段从相对落后到较为先进、应急工作重点从偏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应急协调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动的“六大”转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基本完成了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些部门还对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制定了相应的子预案或预案实施办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全省共制订各级各类预案近9万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98%以上,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重大活动等多层级、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初步成型。成立了省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25个省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委员会),省长担任省应急委员会主任,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等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分管副省长或省有关领导担任相应的专项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各市、县(区)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省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大多确定了专门处室承担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结合、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应急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全省应急管理机构职能得到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物资保障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正逐步建立。
 
  应急队伍力量不断壮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工作进展顺利,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基层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壮大,应急救援装备及手段不断改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志愿者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390多支共3.6万余人、专家2300余人、应急志愿者近50万人。
 
  应急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省政府应急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可行性方案经国务院应急办审查通过,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正抓紧组织实施。大部分设区市政府和15个省直单位的应急平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
 
  应急培训演练得到加强。各地、各部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世界环境保护日等活动,面向社会开展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宣教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进行培训,适时开展了各类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省应急委成功举办了“应急2008”江西省综合应急演练,得到了国务院及国务院应急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建成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共7000平方米,防汛抗旱、水利、林业、农业、粮食、卫生、铁路、交通、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各类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商务、民政等部门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建立应急商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加强了应急商品调运投放能力。
 
  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成功应对了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事件以及2010年特大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支援了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
 
  
 
  第二节  薄弱环节
 
  我省应急体系经过“十一五”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应急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投入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加之起步较晚,其建设规模及速度与形势发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应急预案修订不够全面。一些部门职能或者相关法规已变更,预案没有及时作相应的调整。部分预案内容不够全面,缺少防范应对次生、衍生灾害的内容。有些预案本地本部门的特色体现不够,造成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有些预案各部门之间职责不够明确,造成在应急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应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工作机构不同程度存在人员不足、职责不明、办公场所及设备缺乏、经费较少等问题,在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处置等过程中的归口管理权限不明确,难以有效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的职能。
 
  应急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治、信息不畅、主体单一等问题。属地管理、跨区域联防等实际难度大。人力、物力资源整合不够、分配不科学,造成决策迟缓、成本过高等问题。社会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信息报送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应急监测预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行业尚未建立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已经建立的,存在技术水平不够高、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各领域应急监测预警的准确率有待提高。应急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有待破解。
 
  应急平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应急管理综合应用、综合数据库和应急平台安全保障系统及移动应急平台尚未建设,部分设区市和省直部门专业应急平台功能亟待完善,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尚未启动,上下贯通、左右联接、功能完备的全省应急平台体系亟待健全。
 
  应急救援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偏少、装备相对落后,尤其是大型和特种专用装备缺乏,基层应急设施和装备不足,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生命搜救能力亟待提高,快速处置重大、特大事故能力与实战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总量不足,品种不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存在重复建设、布局不够合理、物资储备效率低、物资储备平战结合机制缺失等问题。应急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机制还未形成,难以实现各类应急物资资源共享和综合动态管理。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用、市场调控与调运以及征用补偿等机制不够完善。
 
  应急危机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突发事件危机意识不强,对苗头性、倾向性事件,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缺乏敏感性,未能及时有效把握预防、预警和先期处置的最佳时机。科普宣教覆盖面不够广,特别是对学校、社区、企业等重要群体的宣教力度还不够大。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相对薄弱,参与度不够。
 
  应急政策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应对法》等国家应急相关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有待制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演练管理办法、应急通行办法、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政策亟需制定。
 
  
 
  第三节  规划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财力、物力和人力保障;科技进步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和公众防灾避险意识的提高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为应急体系建设夯实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国内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加快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应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灾害方面。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省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暴雨、台风、雷电、暴雪、寒潮、冰雹、冰冻、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洪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诱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仍不完善,多数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堤防险工险段隐患较多。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森林火灾发生机率增加。外来物种入侵、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农林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我省具备发生6级左右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我省防震减灾工作不容松懈。
 
  事故灾难方面。受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企业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隐患较多。煤矿开采由浅部向深部过渡,地质条件趋于复杂,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因素增多。随着交通运输事业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与各类公共设施、设备老化并存,给城市供水排水、能源供应、道路畅通、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带来了严峻考验。
 
  公共卫生事件方面。鼠疫、霍乱等重大急性突发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增加,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等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发生率增加且危害较大,人畜(禽)共患病危害依然严重。食物、职业和化学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放射源的广泛应用使得有效监管难度增大,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几率增加。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的次生、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畜禽养殖群防群控基础薄弱。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隐患较多。
 
  社会安全事件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不断深入,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社会利益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各种矛盾、摩擦和冲突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群体访、重复访问题突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仍处于高位,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影响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的国内外因素仍然较多,金融突发事件极易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博客、微博迅猛发展,给网络和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能源及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不断试图颠覆、分裂,境内外“三股势力”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向内地发展蔓延,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四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应对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着力提高全省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重点解决应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省政府统一领导全省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省政府应急办具体负责综合指导和协调工作,省应急委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承担本规划确定的相关建设任务及工作,各市、县(区)政府承担本辖区内的应急体系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省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对全省应急体系建设做出总体部署,各地、省直各有关部门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先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场所、灾害易发区域及基层应急体系能力建设,重点解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突出问题。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存量,大力挖掘潜力,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各地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全面推进,分步实施。根据规划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应急体系各子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各要素功能的叠加综合效应。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和可承受能力,按照先进适用、量力而行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针对性分步组织实施。
 
  依靠科技,提升能力。及时跟踪国内外应急科技前沿动态,大胆采用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对先进适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应急管理科学性和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装备保障等技术先进性,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运用市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应急体系建设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第五节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促使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更加健全,应急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应急物资及装备更加完备,紧急运输更加快捷,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公众应急意识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及处置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围绕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以下分类目标:
 
  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得到有效控制,人员伤亡较“十一五”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灾群众在灾后8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设区市、县(市、区)分别按上年度本级财政收入的2‰-3‰、3‰-5‰比例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2.0级地震监控能力覆盖全省,地震速报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20分钟内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大中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受损建筑物应急救援及评估队伍6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开展工作。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同等洪水标准内,洪涝灾害损失较“十一五”期间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20%,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减少30%.农业病虫灾害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到80%、90%和95%,损失率一般发生区稳定控制在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林业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区林火监测覆盖率达到96%,生物防火林带密度达到13米/公顷,重点林区通信覆盖率达到95%,一般区域达到85%以上。
 
  事故灾难类。以2010年实际为基数,到2015年全省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2%以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铁路交通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杜绝民航飞行事故,企业排污造成的重特大环境事件降低20%.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显著减少,事故灾难得到有效遏制。应对各类核与辐射事故能力得到提升。
 
  公共卫生事件类。设区市级和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硬件基础设施建成率均达到100%,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在疾控机构和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达到100%.全省市、县(区)突发动物疫情报告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应急处置队伍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到位率提高到98%以上。食品药品重大事故及时报告率和处置率达100%.
 
  社会安全事件类。突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安全发展,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信息网络安全畅通,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
 
  第二章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防范应对能力
 
  采用先进适用设备与技术,建设一批监测预警关键性基础设施,扩大监测覆盖面,增加监测点密度,改进监测手段,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及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的科技水平。强化基层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健全监控预警、收集、研判制度,规范综合预警信息发布程序,提高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节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
 
  ——建立省级卫星减灾监测体系,完善全省各类自然灾害遥感监测网络。研发集地理信息系统、灾害隐患分布、灾情历史资料、灾情监测预警、灾情上报管理、灾情分析评估于一体,并综合运用图像、文字、表格等多种方式的全省灾情管理软件系统,逐步向市、县、乡镇推广使用。
 
  ——建立综合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新建110个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升级25个测震台站为测震、烈度速报综合观测台站,新建一个区域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新建南昌、九江、宜春、上饶和会昌GPS(全球定位系统,下同)连续观测站和省级地震GPS数据中心。建设“两核两控”(“两核”指彭泽核电站、万安核电站:“两控”指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和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建立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完善全省天气雷达网,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移动观测、中尺度数值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等系统。更新升级中尺度区域气象自动站网,增补建设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11部X波段移动雷达系统,缩小雷达探测盲区。对现有自动气象站网进行加密和技术升级改造,使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达到4219个。完善各类气象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平台。强化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中小河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加密气象站网监测系统和防御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建立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建立大气、水圈、陆面、生物圈等气候观测系统和气候变化信息处理、加工、诊断、评估系统,建设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全面提高我省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
 
  ——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成覆盖全省五大河流、重要饮用水源地、重点水利工程的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点网络系统,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能力,实现5分钟内将雨水情信息送至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10分钟内送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完善水库雨水情监测系统,在所有大中型水库及部分重点小一型水库建立遥测雨量站、水位站,对入库洪水进行预测预报,遥测数据自动传输到水库接收站和县防汛指挥部(县中心站),并接入全省防汛计算机网络,实现水库水情测报信息实时查询检索。全面完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山洪灾害防治县区域内的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并辅以人工测报,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建立省、市两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机构和网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和预警装置,建立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中心。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全省地质灾害远程会商。选择50个不稳定斜坡或滑坡隐患,安装仪器实施自动化专业监测,选择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400处,安装滑坡预警伸缩仪、无线远程报警系统等,实施简易监测。完成全部84个山区丘陵区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加大森林火险监测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布设密度,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点林区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和森林防火林带建设,新建三清山、明月山、三百山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中心,林火视频监控系统400套,全省重点区域林火视频监控达到90%.
 
  ——加强各级森防检疫机构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完成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建设。建立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遥感监测系统,配置11套航空、遥感监测设备及相应软件。选择36个重点县,配备诱捕器、GPS、遥感监测等先进测报设备,推广应用信息素诱集、PDA(掌上电脑)、灯光诱集、电子勾绘、远程监控等先进技术,规范化开展监测调查和监测技术示范工作,加强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检疫检查站、区域性检疫除害设施等功能性设施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作物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省级农作物病虫灾害预警防控指挥中心,完善100个县级农作物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区域站,建立2000个乡级农作物病虫灾害观测点,补充基层农作物病虫灾害监测、调查等仪器设备,加强水稻、棉花、果树等主要农作物病虫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
 
  
 
  第二节  事故灾难监测预警
 
  ——完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生产场(区)的远程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安全管理功能,对各地区、各行业(领域)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监管。
 
  ——建立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控系统,在全省各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套数据采集平台及传输系统、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风险源在线监控系统、事故应急处理及响应系统等。加快市、县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在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网络中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在线监控设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监控中心。
 
  ——完善辖区水域现场监督站点布设,建成较为完善的覆盖整个辖区水域的防止船舶污染系统。对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视频监控进行加密,建设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对公路、水路危险路段(河道)、事故多发频发路段(河道)的安全隐患监控。
 
  ——加强核安全与辐射监测监控,配备监测车、应急搜源车、应急废物专用运输车、γ辐射剂量率仪、便携式气溶胶监测仪、表面污染仪、中子测量仪、便携式γ能谱仪、便携式气象仪、个人剂量报警仪、防护用品及器材、通信设施、箱式搜源系统、行人放射性检测系统和食物放射性检测仪,对放射源进行现场追踪,加强放射性强度监测和种类甄别及污染分布环境状况监测。
 
  ——强化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场所监测监控,核电站、重点水利水电工程、重大油气输送管道和储运设施、油库、重点监测加油站、加气站、重要水上航道、输配电工程、城市集中供水工程、城镇燃气工程、高速公路、铁路设施、大型桥梁、重要通信枢纽、银行清算系统、特种设备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单位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各地、各有关部门定期进行风险分析、脆弱性评估,实施保护措施,提高设施抗风险能力。
 
  
 
  第三节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动态监测。在全省开展传染病自动预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众媒体监测,开展农村地区传染病综合监测,构建包括症状监测、药房销量监测、学生缺课监测在内的综合传染病监测体系,为早期发现和预警传染病疫情提供信息。
 
  ——完善鼠疫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网络。选择12个县开展鼠疫宿主动物监测、媒介监测、血清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下同)、RS(遥感)和GPS集成技术,建立可视开发界面的鼠疫疫源地预测预报数学模型,进行鼠疫疫情和鼠情的前瞻性预测,指导鼠疫监测及防治工作。选择27个县开展活禽市场人禽流感监测,建立高暴露人群健康档案,进行健康随访,排查疑似病例。
 
  ——构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以省、市、县、乡四级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监测、预警平台。完成省食品药品监测检验中心、设区市和樟树市食品药品监测检验中心的改(扩)建、新建,完成县级食品药品快速检验室建设,在已有基础上,延伸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的建设。完成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赋码、核注核销工作;在全省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县城以上药品零售企业、药品连锁企业安装远程动态监管系统,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建立食品药品预警、应急、召回、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加大人畜(禽)共患病病原的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及时作出早期预测预警。建立省、市、县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网络,完善省和设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功能。加强环鄱阳湖候鸟和水禽监测点建设。
 
  ——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立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中心,建设100个省级监测站,强化鄱阳湖区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和迁徙通道的监测防控,逐步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防技术水平。
 
  第四节  社会安全监测预警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监控平台、基层信息员等渠道,对社会安全信息进行监测,重点加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大型活动举办地等人员密集的重要公共场所的监测系统建设,积极做好群体性上访的预警工作,对重要上访信息进行跟踪排查,建立社会安全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安全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掌握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改造升级公安要情系统,完善全省要情信息网络,达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实现县(分)局——市局——省厅双向信息流转、声像提示、查询统计、数据存储等功能,为信息处理和研判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同时,在有效保密的前提下,与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
 
  ——依托学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信息收集传输主渠道,建立省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接收及发布中心,完善预警信息接收、发布程序,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教育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和商务预报平台,增加信息监测节点,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手段,使信息数据采集更全面、传输送达更快捷、分析研判更准确。适时调整样本企业和监测品种,及时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
 
  ——完善电煤进耗存和发用电情况日报制度、成品油市场周(月)报制度、管道天然气日(周)报制度,探索成品油库存实时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全省电力运行、管道天然气运行、统调火电厂电煤库存和成品油市场供应情况。
 
  ——依托省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和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完善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逐步建立省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系统,提升金融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防止发生风险金融机构的挤兑事件。
 
  
 
  第五节  综合预警信息发布
 
  ——健全各级政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报送、部门之间横向信息交流和基层信息员信息报送机制,加强上、下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预警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实现预警信息资源共享。
 
  ——依托气象部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
 
  ——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大众媒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预报信息快速播发体系,拓宽信息传输渠道。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村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作用,结合鸣锣、吹哨、村级广播站等传统方式,减少信息覆盖“盲区”,切实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到“十二五”末,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等制度,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客观、准确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稳定公众情绪,维护社会安定,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个别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主动权,为突发事件妥善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章  加强平台支撑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指挥决策能力
 
  加快省、市、县三级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部门专业应急平台,构建以省政府应急平台为枢纽,以各设区市政府应急平台和省直有关部门专业应急平台为节点,以县(市、区)政府应急平台为端点,以公用通信平台为辅助手段,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完备、资源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全省应急平台体系(见图1),实现值守应急、信息汇总与发布、指挥调度、综合研判、视频会商和辅助决策等基本功能,为有效预防和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第一节  省政府应急平台
 
  整合现有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系统资源,在省政府应急平台一期工程支撑系统基础上,加快安全保障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功能完备、要素齐全、安全畅通的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
 
  ——按照国家应急平台安全及保密要求,建立具有通信加密、身份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功能可靠的安全保障子系统,为省政府应急平台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2012年底前,完成省政府应急平台通信加密、内外网安全保障、移动应急平台安全保障等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建立有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加密系统,建立广域网传输安全、密码支撑、网络信任、综合安全防护等内网安全体系,建立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外网安全体系。到“十二五”末,完成关键系统及数据的容灾备份建设,加强应急平台的供配电、空调、防火等安全防护,完善应急平台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常态下值守应急管理、工作动态管理、资源管理、资料管理、监测预警及模拟演练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为应急日常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夯实基础。建立非常态下突发事件的预测、危险等级评估、应急处置优化方案动态生成、决策指挥等智能辅助综合应用系统,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将常态与非常态下的各应用系统有机结合,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先进辅助支撑手段。
 
  ——按照“共建共享、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等,整合各市、县(区)及省直有关部门数据库资源,建立数据采集、交换、查阅、统计、更新、维护管理等信息资源数据准备、共享与交换系统,为危机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危机处置、指挥决策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持。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省级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预案库、案例库、文档库、应急队伍数据库、应急处置资源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废弃物数据库、综合管线数据库以及各类城市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应急资源信息综合数据库的信息录入工作。2013年,基本完成省直部门专业信息数据库资源互联互通和设区市综合应急数据库建设。到“十二五”末,完成覆盖到县、乡镇的数据库网络建设。
 
  ——利用3G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及现有应急固定平台等,建设移动应急平台3G专用网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基于3G专用网络的便携式基站,配备专用移动终端和移动应急指挥车,建立应急调度和移动通信指挥平台,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决策能力。
 
  
 
  第二节  市县政府应急平台
 
  完成设区市政府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并与省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对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异地会商和现场图像采集等主要功能。逐步建设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选择2个县(市、区)进行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试点,然后逐步向全省推广,到“十二五”末,全省县级政府应急平台基本建成。同时,推动市、县(区)移动应急平台建设。
 
  
 
  第三节  部门专业应急平台
 
  ——建设省、市、县三级救灾减灾指挥中心,完善集灾害信息采集、监测预警、应急通信、远程会商和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平台,构建“天——地——现场”一体化救灾减灾信息系统,增强灾害应急救助的组织指挥、应急调度能力。
 
  ——建设一个覆盖全省的地震信息网络中心技术系统,完善地震信息共享与发布系统,新建一个集灾害采集、集成评估、联动发布于一体的灾情速报系统,建设地震紧急响应与应急救援联动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全省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
 
  ——以119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为基础,通过增建设施、完善功能、充实内容等措施,建设集指挥决策、科技研发、信息管理、装备管理、教育培训、信息发布等于一体,与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三级综合应急救援平台。
 
  ——通过采集、整合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元数据和目录数据等建立省综合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并联省直相关部门,建成数据管理系统、门户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和运行维护系统,建立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统一、标准、权威的地理信息应急服务平台。
 
  ——加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和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水库及市水文局的通信计算机广域网络系统,提高防汛抗旱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完善省级气象应急指挥中心和设区市分中心功能,建立移动应急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提高气象灾害移动应急保障能力。
 
  ——建成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与省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推动设区市、重点县(市)地质灾害应急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省农业重大病虫灾害及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完善省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指挥中心和设区市分中心功能,实现全省范围内林业生物灾情可视化管理。
 
  ——完善省森林防火应急平台体系,依托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数据库。加强森林超短波基础通信网络、扑火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提高全省林区通信覆盖率,确保森林防火通信顺畅。推动市、县森林防火应急平台建设,全面完成设区市和林区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达标建设。
 
  ——依托卫星地面站资源和已投入运行的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卫星车载移动站。加快省煤矿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及设区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整合相关行业(领域)信息系统资源,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基础资源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系统。
 
  ——整合交通信息资源,依托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全省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全省交通运输GIS电子地图系统、水上监控与通信系统、公路客运与危货GPS安全监控系统、国省道治超站视频监控系统、路政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和便携式单兵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成高效统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三网融合的交通应急指挥平台系统。
 
  ——建设以信息高度共享为基础,以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应用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集交通流采集、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发布、交通电视监视、公路车辆监测记录等子系统为一体的省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并向市、县交警支队、大队延伸,构建全省交警系统指挥调度体系。
 
  ——以核电厂建设时间节点为控制点,加快核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昌建设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在彭泽县和万安县建设核应急指挥分中心。
 
  ——加快省、市、县三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平台系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与环境“天地一体化”应急平台建设。以信息运行管理体系、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依托,建立基础支撑平台、移动应急平台、环境应急数据中心、应急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生态监测与健康诊断系统、环境应急响应系统和事后评估系统。
 
  ——完善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平台,基本建成设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平台。到“十二五”末,完成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实现对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中毒等的统一应急协调指挥。
 
  ——完成省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逐步建设设区市和樟树市分指挥中心及其他县(区、市)支指挥中心,形成省指挥中心为龙头,分、支指挥中心为支撑的应急平台体系。构建以“应急呼叫中心”、“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预警处置系统”为核心的省、市、县应急联动信息综合指挥平台。
 
  ——进一步完善物价、能源、生活必需品等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功能。建立生活必需品应急数据中心、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及门户系统,建设省、市、县三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健全成品油市场监管和应急平台功能。
 
  ——加强电力应急指挥与协调,实现省电力公司应急平台与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平台信息共享。完成省、市、县三级电力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以各级基本指挥所、机动指挥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室)为依托,完善全省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与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对接,建成指挥、控制、情报、通信、警报、监视一体化的防空防灾指挥信息平台。国家级人防重点城市按片区建设完成无人机图像采集系统。到“十二五”末,按1.5小时内到达事发地的要求,合理布局县级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在鄱阳县组织“动中通”卫星指挥艇建设,构建统一高效的全省人防网络化信息传输体系。
 
  ——升级改造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平台,更新技术,优化配置,以实战应用为出发点,以扁平化指挥为落脚点,突出数据整合、视频指挥和信息处理三大功能,提高公安机关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加强省、市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大规模群体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劫机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
 
  ——对武警总队指挥中心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取“分批划片”方式,建设武警超短波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与省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互联互通,提高反恐处突和抢险救灾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推进预备役步兵师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设区市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并向预备役步兵师应急值班分队延伸。
 
  ——逐步完成省、市、县三级教育系统应急指挥机构及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初步实现综合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省教育系统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加强铁路、机场应急平台建设,尽快使其与所在地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系统业务、安全保障平台及容灾备份系统建设,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实现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应急平台的资源共享。
 
  第四节  公用应急通信平台
 
  ——在现有应急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级各类集群通信等资源,强化配置、完善功能、增加容量、扩大覆盖面,实现对省应急通信平台的升级改造,到“十二五”末,建成上与国家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平台及省政府应急平台对接,横与省直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下与各设区市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相联的省应急通信平台,实现全省应急通信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标,提升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能力。
 
  ——实施乡村应急通信系统完善工程。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现有的乡村通信系统进行完善改造,并将其作为农村区域通信应急保障系统,储备对应的应急通信终端,保证应急所需。
 
  ——强化公用通信安全保障,提升网络抗毁能力。到“十二五”末,实现网间关口局100%备份,骨干线路100%双路由,本地业务100%可迂回,3G网络覆盖到乡镇,光纤进入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行政村。
 
  ——各市、县(区)要充分利用各种现有公用通信网络资源,加强与各通信运营商合作,建立相应应急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应急所需,能迅速搭建应急通信平台。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VHF(甚高频,下同)通信网和水上交通安全信息播发系统,并按照内河船舶监管要求,逐步建立适合不同水域特点的内河通信系统,到“十二五”末,建成高风险水域(赣江樟树以下及鄱阳湖区航道,万安库区等)的VHF通信系统,实现与长江干线VHF通信系统的联网,基本实现对赣江中下游、鄱阳湖水域重点航段的全面覆盖。
 
  ——强化公安、人防、防汛抗旱、高速公路等专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形成多方位通信紧急保障体系。通信管理、公安等部门利用微波、卫星等通信手段重点加强图像动态采集、移动传输能力建设。
 
  ——利用公用3G网络和卫星技术,建立应急3G专网,2011年底前完成省级移动应急平台基站建设,2013年底前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移动应急平台3G专网基站,为构建高效、便捷、快速的移动应急平台提供网络支持。
 
  
 
  第四章  加强队伍装备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管理救援能力
 
  按照统一领导、职责明确、一专多能、协同联动的原则,建立以各级应急管理队伍为龙头,以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公安特(巡)警、武警、军队等为骨干突击力量,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基层及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信息员队伍、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大力开展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及救援能力。
 
  
 
  第一节  管理队伍
 
  ——按照《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及办事机构,完成县级以上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建设,明确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处室,逐步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中小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确定机构组织形式、工作职责和行政运行程序等,构建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衔接、协调和配合,促使人员、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快速集成,形成统一指挥、应对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及经费,配置必要的设备,加强培训交流,提升人员素质,打造一支高效的应急工作管理队伍。
 
  
 
  第二节  骨干队伍
 
  ——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伍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专业及装备优势,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承担重大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抓紧建立省、市、县三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组织机构,完成3370名合同制队员征招任务及合同制应急救援队伍执勤用房、生活设施、器材装备达标建设,加强鹰潭、萍乡、新余、抚州市特勤消防站建设。新建37个普通消防站,完成24个普通消防站改造。
 
  ——在现有公安警力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基层一线警力,进一步壮大设区市特警队和县级巡警队力量,积极推进县(市)特警队建设,到“十二五”末,每个县(市)都建有公安特警大队。加强反恐处突及防汛、工化等抢险救灾能力建设,按照300人的标准建设武警反恐大队,与省地震局共同组建工化救援中队,及时补充配备反恐处突及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强化其专业操作培训。争取国家支持,加强森林武警部队建设,完善训练设施、增加扑火装备。支持驻赣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专业化重点分队建设,适当补充配发专业设备和工器具,提高其快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建立健全军地灾害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发挥军队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击队作用。根据需要,为遂行应急救援任务部队提供必要救援装备,补充省军区系统在洪涝、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区抢险专业应急分队及担负核辐射、生物、化学机动救援任务的预备役部(分)队的训练和救护装备,建设预备役部队防化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
 
  
 
  第三节  专业队伍
 
  ——建立省、市、县三级综合减灾专职工作队伍,强化各级民政减灾救灾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备标准化救灾技术装备,加快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重点提高乡镇、村灾害信息员的业务能力。
 
  ——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救援队伍快速配置系统,确保2小时内赶赴灾区救援。组建一支省、市、县三级地震受损房屋应急评估队伍,确保6小时内赶赴灾区开展地震受损房屋应急评估工作。
 
  ——完善已建的南昌、九江、抚州、吉安、赣州5个市防汛专业抢险队伍,建设宜春、景德镇、上饶、萍乡、新余、鹰潭6支市级防汛专业抢险队,各县(市)以民兵预备役和武警中队为基础组建50人以上的基本抢险队伍,配备冲锋舟、指挥艇和通信等抢险装备,重点完成69个一般县的应急救生队伍建设,配置救生装备,形成覆盖全省的防汛应急救生网络,全省1548个有防汛任务的乡镇防办和10541名安全管理员配备基本的防汛应急、抢险和通讯设施。
 
  ——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适当扩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规模,每个林区县(市、区)建立1支不少于3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强化乡镇半专业化扑火队伍建设,新建专业队营房、训练场地,配备通信装备,补充扑火装备和交通运输车辆,大幅提高专业防火水平和航空灭火技术。
 
  ——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建设,实行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运用飞机、高射程喷雾机等现代化防治手段,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到“有火防火,有虫防虫”,提升生物灾害应急能力。
 
  ——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应急观测、预报与服务队伍,配备移动自动气象站、移动雷达、移动预报系统和视频传输等装备,加强各级应急队伍的联动,提高气象灾害应急能力。
 
  ——加强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专业队伍,补充配备现场监测、救生、通信和运输装备,提高快速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
 
  ——加强全省矿山应急救援队伍质量标准化建设,完成17支专业矿山救护队建设及3个医疗救护分中心技术装备的配备和更新,专业骨干救护队综合管理水平、技术装备达到标准。加快矿山企业兼职救护队建设,使其达到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依托大中型化工企业或消防大队,在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景德镇市6个化工产业集中区域建立省级危险化学品骨干救援队伍。
 
  ——加快大型专业机械操作、抢险抢通、危险源检测分析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强化各类抢通抢险专业设备的配备,构建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路政管理部门、养护工程企业、清障施救单位为主体的公路应急抢险抢通队伍体系。依托省水上搜救中心和航道管理维护部门,加强搜救装备保障,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搜救、抢险打捞的作用,建立水上疏堵应急救援队伍。加快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专业管控队伍的培养。补充基层一线警力和相关工作人员,提高重特大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省、市两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机动队伍和应急处置中心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监测装备,提高突发事件现场环境应急监测、评估和处置能力。
 
  ——分级组建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由应急管理、各类专业技术和应急保障等人员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到“十二五”末,依托省直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组建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不明原因疾病、医疗卫生救援、健康教育与心理防护等七大类的16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
 
  ——加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建设,重点提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灾害专业防治队伍建设,重点扶持250个标准化专业防治组织,显著提升农业病虫灾害应急防控能力。
 
  ——依托各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工作人员,分级组建和完善省、市、县三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应急队伍。
 
  ——依托核设施营运单位、部队、消防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辐射环境监测站、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等力量,重点建设应急辐射监测、核应急医疗、洗消去污救援3支专业救援分队。
 
  ——优化人防专业编成结构,打造新型人防专业队伍,筹建民防应急志愿者队伍,突出平战一体化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区域协防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人防专业队日常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
 
  ——整合现有金融应急队伍资源,组建省、市、县三级由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金融专业人员组成的金融应急队伍,建立健全应急队伍管理机制。
 
  ——在每个设区市建立一支社会工作者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小分队由各设区市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人员组成,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担任督导。重点帮助受灾群众克服心理障碍,重建社会关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四节  基层队伍
 
  ——依托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整合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增配相应的物资装备,强化保障,充分发挥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依靠村(社区)基层干部群众,建立健全基层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切实发挥其在地震灾害、防汛抗旱、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作用。
 
  ——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森林、民航、交通运输、铁路、航运、水利、电力、电信、建设、学校、特种设备、核工业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专业及兼职救援人员和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和专业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应急自救、互助机制,发挥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在区域联防和救援互助中的关键作用。
 
  
 
  第五节  专家队伍
 
  ——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从中遴选一批专业精湛、经验丰富的专家,扩充省应急管理专家组及专家库,建立设区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及专家库,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
 
  ——制定应急专家的遴选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服务保障、信息共享、内外交流等专家队伍工作机制,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机制。
 
  ——积极组织专家参与应急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会商、研判、案例分析、培训演练和科学普及等活动,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第六节  志愿者队伍
 
  ——充分利用组织化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式,依托民政、共青团、红十字会、基层社区以及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
 
  ——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制订应急志愿行动纲要,构筑社会参与平台,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支持、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志愿长效服务机制。
 
  ——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科普宣教、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到“十二五”末,在交通、旅游、铁路、建筑、民航、矿业、电力等高危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社区、乡村成立50支红十字应急救护队。
 
  
 
  第五章  加强储备运输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网点布局优化、机制完善及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统筹安排等,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充分利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运输主力,发挥军队和社会各方面运输力量的作用,建立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紧急运输的快捷通道。
 
  
 
  第一节  物资储备
 
  ——扩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设区市、81个县(市)救灾物资储备库,使全省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达到93座。
 
  ——在南昌建设省级综合性救援应急物资储备库,在宜春、上饶、赣州建设区域性综合救援应急物资储备库,各设区市依托公安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建立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基地。
 
  ——在现有省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南昌、景德镇、宜春、赣州4个省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
 
  ——在南昌建立1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加强市、县(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建设1个省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物资储备中心和11个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进一步加强县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天敌资源繁育中心、生物制剂厂,建设区域性药剂药械库,为县级森防检疫站配置机动喷药机械设施。
 
  ——在高速公路重点区域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依托重点水域所在城市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点或水上救助基地,增加水上搜救和污染处置应急物资储备。
 
  ——在“十一五”建设基础上,依托安全生产救援队伍和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建立安全生产救援物资储备库点。
 
  ——完成省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在赣州市建设省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分库。加强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在南昌建设省级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完善我省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物资储备。
 
  ——建立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的疫苗、药品器械、防护用品和农作物病虫灾害防控等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按照每年应急防控500万亩农业病虫灾害的规模,建立省级农作物病虫灾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农药、施药器械和防护装备。在11个设区市建立区域性农作物病虫灾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库,加强病虫灾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
 
  ——完成南昌、赣东、赣西、赣南四个分片区的应急通信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科学编制应急通信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制订全省统一的应急通信物资储备计划,建立调配机制,保障通信物资在抢险救灾中的应急需要。
 
  ——开展城市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地规划及建设工作,建立大中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保障饮水安全。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以粮油、猪肉、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和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商品为重点的应急商品储备制度、指挥调度系统、投放网络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建立适量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调整优化省级储备粮油、猪肉等应急商品库点布局。
 
  ——完善省级成品油、煤炭、天然气、电力设施器材等储备,建立成品油应急商业储备数据库,优化成品油仓储布局,完善成品油仓储基础设施。力争转接中石化江西分公司九江瑞昌7105油库,建成能储存40万立方以上的成品油储备库。建成省级储煤基地和九江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将宜春二五六处、三七○处、六三二处、南昌九三三处、崇仁六七三处纳入全省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和布局中。
 
  ——建立健全金融应急储备和保障体系,加强计算机、电力网络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完善金融业务系统数据库备份制度,确保应急状态下金融各类核心系统和重要业务工作的稳定运行。
 
  ——建立应急物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用、调拨、配送及更新机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轮换的财政补偿政策和核销制度。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
 
  第二节  紧急运输
 
  ——发挥交通战备保障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运输保障的联运机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危险发源地的通达能力。以客货运输站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依托,合理布局应急运输队伍集结地和医疗救助站,逐步在全省建立运力集结、资源补给、医疗救助、车辆维修的交通应急救助网络。
 
  ——建立水路应急运输保障机制,以重点港航企业为依托,加强船舶应急运力储备,加强船员及操作人员的配备和训练,提高执行水路紧急运输任务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水上监管系统与现场监督站点、船艇、车辆等设施装备协调,形成信息接收、传递与反应快速化的立体搜救体系,提高海事系统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空中运输紧急协调、调用和补偿机制,简化调用程序。加强与空军、陆航部队、民航管理部门和航空运输企业的联系,建立联系密切、运转高效的空中紧急运输保障机制。配有直升机的地区、城市及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机场公安部门日常配套设备设施补充完善制度,有效提升空中紧急运输保障能力。
 
  ——根据我省铁路建设发展新形势,适时调整铁路紧急运输保障预案,完善铁路运力紧急调度机制,提高铁路应急装运保障能力。
 
  ——完善紧急运输保障的联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力量的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
 
  
 
  第六章  加强抗灾避难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快速处置能力
 
  加强抗灾避难场所基础设施及灾区现场恢复能力建设,增强第一时间生命快速搜救、灾民快速安置、生命线工程的快速修复等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灾区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尽快得到恢复。建立灾情调查评估机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标准,为开展灾区恢复重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节  抗灾避难设施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相关标准,根据本辖区的地理特点和人员空间分布状况,编制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专项规划。充分利用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公共资源,通过设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拓展其应急避难功能。
 
  ——加强政府规划的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和泄洪区等区域以及洪涝、地震、地质灾害、台风等多灾、易灾区域的应急转移通道、安全保护区及避难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南昌、赣州、九江等大中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能力。
 
  ——按照煤炭行业标准,完成全省所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并逐步在非煤矿山推广。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地点、标识、避难线路等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发生重大灾难时居民紧急疏散和临时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建造和加固新技术,着力提高城乡建筑物特别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和质量,增强其抗震、防火、防洪涝、防大风等抗灾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维持水、电、煤气、道路、桥梁、通讯、医院、学校、消防等生活基本功能。
 
  
 
  第二节  现场恢复能力
 
  ——强化救援队伍专业培训,运用先进技术及装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高第一时间生命快速搜救能力,尽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供电、供水、供气、交通和通信枢纽等生命线工程的快速应急修复能力,为灾后紧急救援和灾民基本生活秩序恢复提供保障。
 
  ——设立基本生活保障救助点和临时安置点,配备生活必需品,满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安装大众传播设备,让群众及时了解灾情和抢险救灾信息,稳定灾民情绪。
 
  ——加强灾民心理救助和安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以卫生、红十字机构及志愿者为主的心理救助和安抚服务队伍,及时安抚灾民情绪,为灾区群众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帮助其树立恢复重建信心。
 
  ——加强防止各种次生衍生灾害发生能力建设,提高灾后疾病防疫控制、废弃物、污染物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在设区市和部分县(市)的市郊固定场所建设危险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所。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恢复重建资金保障机制。以各级民政部门和红十字机构为主,大力推进社会捐助网点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设1个社会捐助中心,每个乡镇和城市社区设立1个社会捐助点,为灾后重建募集财物。
 
  ——完善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制度及机制,建立健全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及恢复重建资金监管制度。
 
  ——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提高金融体系资金、现金调运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网络和重要业务系统的恢复能力。
 
  
 
  第三节  灾后调查评估
 
  ——加强灾情调查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情调查评估队伍,完善灾情评估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
 
  ——依托有关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对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公共建筑物及民宅因灾受损情况的普查,在科学评估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的基础上,界定受损程度,设立相关标识,确定危险区段,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
 
  ——开展地震、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突发环境事件、核事故等调查评估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七章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技术研发能力
 
  加快应急专业科研人才培养,健全应急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应急科研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应对突发事件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应急产业发展,推广先进适用应急技术,研究制定应急管理标准,形成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第一节  支撑条件
 
  ——发挥高校和各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建立应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有关院校设立应急相关专业,培养适应我省需要的应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健全应急领域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应急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学术研究。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应急领域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应急产业健康发展。
 
  ——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专业检测检验机构,装备一批具备应急快速检测检验、科学实验、有效评估及计算模拟仿真等重点实验室。
 
  ——建设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加快矿山安全、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等三个实验室及34个专业实验室建设。
 
  ——分层次建设省、市、县三级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针对农、林业有害生物开展监测预警应急、防治、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依托现有省、市、县三级卫生实验室,建立以省级实验室为骨干,以市县级实验室为基础的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加快省、市职业病防治机构层流病房和省级核辐射应急检测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的标准方法和质量管理系统,增强病因快速调查和有毒物质的检测能力。加强省、市、县传染病定点医院(科)特别是负压病房建设。
 
  ——建设辐射监测监控与分析实验室、移动式辐射监测监控实验室,进行核素鉴定与样品分析,开展辐射监测监控技术方法研究。
 
  
 
  第二节  研究应用
 
  ——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预测预报技术方法,以及应急防御、救援等关键技术和高危行业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技术研究,为科学预测、重点防范和应急救援提供科技支撑。
 
  ——开展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防治技术和装备。开展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防火树种在生物防火林带中的应用等技术研究,提高科技防火支撑能力。加强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新药械和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强绿色植保和专业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
 
  ——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智能化处理应用系统研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类别、等级等要素及相关报告制度要求,研发相应的信息自动处理流程,对信息进行自动汇集、研判和报送。
 
  ——开展移动应急平台无线视频监控、卫星通信、信息交互、3G专网、系统应用软件、安全信任体系等技术的集成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为移动应急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应急综合数据库数据准备、数据存储、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安全保护等应用系统的研究,加快应急综合资源数据库建设。
 
  ——开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检测、防治技术研究,增强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鉴定技术储备,为公共卫生、疾病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条件下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加大自然灾害灾后快速卫生需求评估与决策研究,筛选出优先工作顺序,保证救灾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调度,避免反应过度或不足。开展洪涝灾害后农村饮用水水质动态监测及应对措施研究,分析水质卫生变化和不同水源水质消毒及卫生监测效果。
 
  ——开展药品、食品、非食用物质添加、饮用水安全检测方法、技术和评估体系研究,以病原微生物、化学和食物中毒为重点,开展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高卫生预防及救治水平。
 
  ——开展对历年重大灾害灾情评估研究,摸清我省灾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总结历年应对重大灾害的经验和教训,为减灾救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开展工业安全保障与重大风险防范技术研究,研发保障生产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应急装备和防护系列产品,为安全生产监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保障。
 
  ——开展对我省应急产业发展方向、扶持政策、金融支持、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研究,为我省应急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资金及智力支持。
 
  ——开展社会安全事件控制及处置、社会治安管理与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建立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三节  标准体系
 
  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规范制定工作,建立应急管理的标准体系。完善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各类应急人员管理与培训考核等管理标准规范制定工作。逐步完成应急通信互联、信息交互和共享、应急资源分类及配置等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工作。
 
  第八章  加强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实战协同能力
 
  依托现有各类培训资源,加强专业培训与演练基地建设,开展各类应急培训和演练,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非常态指挥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干部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利用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和大众媒体等资源,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第一节  培训与演练
 
  ——依托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和部分高校,增加应急培训相关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建设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全省应急管理培训班,对全省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干部、政府新闻发言人等进行应急管理培训。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远程教育渠道,对重点企业、街道、乡村、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
 
  ——抓紧完成省级和各设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各县(市、区)根据日常灭火救援训练需要,建设相应的应急救援模拟训练设施。省、市、县三级适时组织综合性应急救援联合演练,提高综合应急救援实战协同能力。
 
  ——建设省矿山救援基地、省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和省矿山抢险排水基地。
 
  ——结合省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建设一个兼有防汛抢险救援、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等多功能的防汛救灾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汛应急培训与演练体系。
 
  ——依托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培训中心资源,并添置必要设备,建立省地震等灾害受损房屋应急评估队伍训练基地,对应急评估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现场处置水平。
 
  ——建设省森林防火集训中心和森林航空消防训练基地,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对全省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长、专业森林防火队及航空护林飞行观察员、地面调度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森林防火专业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森林火灾处置能力。
 
  ——建设省人防专业训练基地,到“十二五”末,建成集网络、模拟、水陆、室内外训练和综合演练功能于一体的全省人防专业训练基地,满足人防机关、保障分队、专业队及志愿者队伍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培训演练需要。
 
  ——依托省武警总队训练基地等重点军事训练资源,建立省反恐处突应急处置训练基地,对全省反恐处突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反恐处突演习和反劫机演习,检验训练效果和组织指挥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救援队伍的现场处置水平。
 
  ——依托东华理工大学、部队、公安、卫生等部门和核电厂,建立核应急人才培训基地。到“十二五”末,完成对民用核设施所有的应急联络员、各应急专业组和应急分队进行一次轮训,开展一次单项应急演练。相关核电厂装载核燃料前,组织一次由核应急管理机构和核电厂共同参与的场内综合应急演练。
 
  ——依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我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培训基地。依托省职业病防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我省职业中毒与核辐射事故医疗救治培训基地。依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我省紧急医疗救援基地,主要承担全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职业病防控及紧急医疗救援的培训、演练及保障工作。每年进行2次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演练。依托省红十字会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培训与演练基地。
 
  ——完成省电力公司、各设区市供电公司专业培训和演练基地建设。省电力公司建设具有应急培训功能的安全实训室,各设区市供电公司建设应急知识宣教场所,开展综合性培训演练。
 
  ——依托省内金融机构培训中心,建立省级金融应急处置培训基地,满足应急管理队伍培训和演练需要。
 
  ——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管理人员中遴选一批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教学骨干和兼职老师,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培训指导纲要,参照国家应急培训教材,结合我省实际,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干部需要和不同岗位工作要求的应急管理培训辅导教材。
 
  ——建立应急管理国内外培训交流与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国内外应急管理方面知名专家学者来赣讲学,定期安排应急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学习考察,加强与毗邻、泛珠三角、中部省份在监测预防、信息通报、协同应对、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经验,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第二节  宣教及普及
 
  ——大力开展防灾救灾应急科普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宣教活动,力争每年应急科普知识普及率达10%。县(市、区)选择一个基础设施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教育培训单位作为应急科普宣教基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做好适合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等不同层次的公共安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将应急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应急演练,让公共安全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应急知识作为职工在职培训和就业对象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应急知识宣传和安全教育。发挥乡镇(街道)、各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作用,对基层干部、职工、村(居)民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设区市及多灾、易灾县(市)依托现有科技馆、灾害纪念馆和灾害遗址,建立应急科普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立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火灾、地震、危险化学品、核辐射及城镇燃气泄漏等防灾减灾仿真宣传教育观摩活动室,为青少年和公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知识普及平台。
 
  ——依托红十字会开展群众性防病(灾)避险和救护知识普及,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金融机构组织开展金融应急知识宣传、投资者风险教育、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等金融科普宣教活动。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和电信、移动、联通等短信平台传输快捷、受众面广等优势,刊播应急科普知识,到“十二五”末,全省公众应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利用各种科普活动月、宣传周(日)和灾害纪念日等,采取举办讲座、布设展板、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形式,开展防灾救灾等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第九章  加强示范项目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工作指导能力
 
  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应急管理示范项目,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以示范促整体,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第一节  综合项目
 
  ——选择若干个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建成一批各层次、各领域的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单位,并逐步向全省推广。
 
  ——在南昌县、丰城市开展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机构、应急救援响应和指挥机制、保障和支撑体系建设试点,探索统一领导、协调有序、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结合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城市社区、农民新村综合防灾减灾示范项目,创建3900个国家、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善社区防灾减灾设施,开展灾害应急准备论证,强化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推动防灾减灾在城乡的不断普及。
 
  ——每个县(市、区)在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和医院等人口集中场所,至少各建设1个紧急疏散避难场所示范项目。
 
  
 
  第二节  专业项目
 
  ——构建全省地震安全民居技术信息服务网络,编制民居类型的地震安全技术图集,对5000名农村工匠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建设50000户地震安全民居。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推进生物防火林带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投入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全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按照先重点后普及的顺序,推进预防和处置瓦斯和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突发环境、地压及尾矿库溃坝等事故(件)示范项目建设。
 
  ——选择昌九城际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城市交通与燃气系统、梯级水电站、输供电网络等重要民生基础设施,开展防震、防洪、防泥石流等紧急自动应对示范工程建设。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中心,加强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建设。到“十二五”末,完成18个县(市)和11个市辖区的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建设,启动卫生应急示范乡镇(街道)建设。
 
  ——推动省政府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开展示范创建和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合理的保障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每年选择3-5个设区市、20个县(市、区)进行饮食用药安全应急管理试点,每年创建一批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示范街、示范单位。到“十二五”末,完成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任务。
 
  ——选择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学校,建设以隐患监控、信息发布、志愿服务、科普宣教、自救互救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教育示范工程,推动校园应急知识宣教全面普及,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第十章  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增强规划目标实施动力
 
  加强领导,健全法规,完善机制,落实措施,强化协调,注重督查,确保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第一节  政策法规
 
  ——根据《应对法》等一系列国家应急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抓紧制定完善与其相配套我省地方性应急法规。加紧做好江西省实施《应对法》办法或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立项申请、立法调研及草案起草等准备工作,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尽早出台此法规。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应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地方性应急法规规章立法建议,并抓紧组织实施。
 
  ——适时修订《总体预案》,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本地、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构建覆盖全省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衔接工作。加强预案动态管理,严格预案审查,狠抓预案落实,实行预案备案管理,开展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抓紧制定与《应对法》、《总体预案》相配套的应急队伍管理与协调、应急资金保障、应急财产征用与补偿、应急物资储备与调运、社会捐赠、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应急基础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应急管理政策及制度,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本规划的有效实施。
 
  
 
  第二节  机制措施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经费政府投入机制。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各级政府要将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上级财政应加大补助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应急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应急项目和资金支持。
 
  ——拓宽应急管理经费社会融资渠道。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及应急处置经费长效投入机制。鼓励社会为应急工作提供资源、资金支持。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捐赠提供方便。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作用,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保险服务。
 
  ——加大应急科研经费投入。通过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及基金等,对应急关键技术开发及基础理论研究给予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发应急产品,加快应急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培训、交流、考察、锻炼等方式,加快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应急专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地各部门根据本规划的总体要求、建设任务及所确定的项目建设责任主体,编制好本地本部门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规划实施中,要强化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强化规划协调管理。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协调、衔接与配合,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相关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加强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规划审批管理。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基本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综合评估,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年度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省政府,在规划实施的中期,由省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根据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保障规划建设目标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