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2-08-28

   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不仅是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政治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腐败现象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滋生了新的腐败形式;另一方面,腐败行为正从个体向集团化蔓延,传统反腐败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推进反腐倡廉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2010年1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指出:“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今年1月10日闭幕的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再次指出:“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纪委全会公报两次强调利用互联网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说明互联网在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下面,笔者就信息化条件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浅谈几点陋见。
  
  (一)宣传形式“彩信”化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一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传统的教育往往是通过上党课、集中观看反腐案例等形式来进行,容易受到工作时间、经费、场地等因素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时期,对反腐倡廉宣传手段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占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阵地、新形式,将反腐倡廉教育课堂设进领导干部的腰间、口袋,改变过去党纪教育的“冷面孔”,才能全面营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氛围,满足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需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彩信这种形式方便快捷、内容丰富,而且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将大量宣传教育资源整合,通过网络、彩信、微博等形式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查阅,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警醒、时刻自律,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可大大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效果,实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全天候、零距离、常态化”。近年来,不少地区开通的反腐倡廉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彩信这一形式,使廉洁之花如一股春风、一缕阳光、一滴雨露,常开不败。
  
  (二)反腐倡廉“微博”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正日益成为信息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一批官员因“博”落马,微博也已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工具。如:2011年7月31日,一条题为:“捡到U盘,疑似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视频”的帖子,在网上热传,随即在各大论坛和微博上被疯狂转载。8月3日,昆明市纪委决定,对当事人成建军予以党纪政纪立案调查。而去年4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胡集中心所原所长周文彬,在微博上“直播”到纪委自首的过程,更引来众多网民的集体“围观”。微博反腐,对党委政府而言,多了一个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平台;对腐败分子而言,多了一种威慑力量;对公众来说,多了一道快速便捷监督官员、举报腐败的途径;对党员干部而言,多了一项警示和约束自己的机制;对纪检监察部门而言,则多了一条获取腐败信息和线索的渠道。所以,微博虽“微”,但反腐的作用不可低估。比如,去年重庆某县检察院开设了全国首个官方反腐微博,并将当时侦结的一个案例在微博上公布,一位网友对该消息发了一条只有33个字的评论,正是这条评论,引出了受贿百万的贪官落马。所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党政干部要加强网络学习,善用网络,积极利用微博等新媒体与普通群众进行交流,把微博作为一把反腐利剑,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反腐工作,和谐社会环境。
  
  (三)网络举报实名化网络反腐是对我国以往反腐机制与方法的一种创新,也是在信息时代的必要形式。2011年以来,湖北巡视组天价公款花费、中石化天价酒、毕节官员强奸女教师等一系列的热点事件,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涉案当事人被立案查处,受到了党纪、政纪乃至法律的处分。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尽管网络、微博能使包括反腐线索在内的诸多信息以更加迅捷的速度传播,但如果管理不善,也会成为谣言生成、扩散的源头。不久前,一个自称是成都市计生委办公室主任李琢的微博账号,发布多条记录自身生活细节、曝光当地多名官员贪腐问题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当地调查后称,系李琢同事冒用其名义在微博发表言论,引发了对网络举报实名制的种种热议。这一事件表明,只有把网络举报监督制度依法纳入科学举报的轨道,加快实现网络举报实名化,才能有效保证网络反腐的真实性并有利于纪检部门深入调查核实。如果发布内容严重失实,相关部门可按照法律法规对造谣人员进行惩处;如果发布内容属实,则应对反映问题严肃调查。运用信息化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对此,应放下思想包袱,认清形势,加强思想认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信息化的挑战。使信息化有效的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贯通,增强我党干部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现代化,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沿。
  
  (作者单位:中共洞口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