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我国信息化走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2-08-31

 【内容提要】 展望2012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将更加强劲,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产业将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将加速引领智慧新生活,移动互联网创新将更加活跃,移动电子商务将持续增长,标准规范滞后、顶层设计缺乏、普遍服务机制缺失等问题也愈加凸显。面对新形势,我国如何尽快破除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如何消除标准规范滞后对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制约?如何清除和弥补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基于对上述问题和形势的分析,赛迪智库提出了2012年下半年应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试点评估、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战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走势分析 预测

  2012年上半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宽带基础设施加速普及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各具特色,信息化与工业化走向深度融合,电子政务云进入实践应用阶段,移动互联网呈爆炸式增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展望下半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将更加强劲,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产业将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将加速建设,移动互联网创新将更加活跃,移动电子商务将持续增长,我国信息化建设总体形势依然良好。然而,随着深度应用的发展,标准规范滞后、顶层设计缺乏和普遍服务机制缺失等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对此,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给出了判断分析和政策措施建议。

  一、上半年信息化发展情况综述

  (一)基本特点

  1.信息网络加速,升级宽带、移动网络基础设施日渐普及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41亿,其中3G用户超过1.67亿1(图1);微博用户超过3亿,其中政务微博超过5万;微信用户超过1.2亿2。4G移动通信进入应用体验阶段,TD-LTE进入规模试验第二阶段。三网融合开始规模化推广,目前我国IPTV的用户超过1400万,基于有线电视的互联网用户超过600万3,2012年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将增加到54个。物联网技术标准取得新突破,“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审议,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专用芯片渝“芯”一号发布。应用示范工程投资力度加大,国家发改委投入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交通、公共安全、农林业、环保、医疗等十大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图1 2012年上半年我国3G用户情况

222

  数据来源:根据工业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数据整理

  2.智慧城市建设各具特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活动量不断增加,社会管理要素日趋增多,单靠传统手段难以进行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为此,各地政府纷纷加大信息化投资,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国有26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2012年工作计划,并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表1)。

  表1 部分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

  333

  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使信息化更好地惠及市民,全面构建以智慧运行、智慧管理、智慧产业、智慧生活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合肥

  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平台,加快建立全市地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数字化、动态化、实时化管理水平。

  深圳

  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光纤宽带网络为重点,打造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家庭宽带用户达到350万户,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85%以上。

  襄阳

  突破性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打造“数字襄阳”、“智慧城市”、“襄阳云谷”。

  株洲

  加快IDC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打造集“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逐步把政务服务、应急指挥、地下管网、智能交通、市民卡等信息化系统统一到中心平台上进行管理和展示。

  3.“两化”融合为企业带来更多实惠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等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两化”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出版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知识干部培训丛书》,举办了“两化”融合成果展览会和“两化”融合高层研讨会,召开了2012年工业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启动会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地政府指导下,“两化”融合效果显著。据统计,钢铁行业存货周转率从2008年的6.5提高到2012年的7.8;纯碱行业人均工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22.3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49.6万元;商用车行业每辆车平均耗电量从2008年的1225.6度下降到2012年的1100.2度4。

  4.电子政务云进入实践应用阶段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各地积极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北京市东城区采用建立了面向特殊人群的云计算电子政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网;无锡推出基于云计算的“感知民生”8个电子政务民生应用项目。2012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电子政务云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并开始试运行。山东省建设了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居民健康云物联感知平台、中小企业云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建设了面向社保、医疗等的“民生服务云”,我国云计算全面进入实践应用期。

  5.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达2937亿元,2011年产业规模达5566亿元,2012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5。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达4.3亿,增长率达到了49.2%6,2012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网民增长了约6000万。

  图2 2009-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亿人)

444

  数据来源:EnfoDesk,2011.11

  6.传统企业加速进军电子商务

  在国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41亿元,2011年达8019亿元7(图2),2012年上半年达5000亿元。传统企业积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天猫商城拥有7万个品牌、5万个商家,覆盖3C家电、服装鞋帽、家装等多个行业,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超过40家。传统渠道商也加快应用电子商务,国美开通电器商城并与当当网结盟,苏宁易购加速扩张母婴、化妆品、家居等业务,鞋类零售商百丽也快速进入电子商务。

  图3 2008-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测

555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3

  (二)主要问题

  1.标准规范滞后掣肘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我国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滞后、不一致的问题突出。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互相兼容、互操作性差。云计算缺乏统一的系统部署、迁移等标准,使得各厂商的解决方案无法实现互通8。电子政务缺乏相关标准规范,或对已有标准规范落实不力。据统计,2011年上海市40%的部门业务系统由于技术标准不同而难以与其它部门实现互联互通9。电子商务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同,导致交易过程出现障碍。“智慧城市”也缺乏成熟的体系架构、功能组件、指标体系等标准规范。

  2.顶层设计缺乏影响到信息化健康发展

  许多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仅仅关注信息技术和单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和实现路径、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够,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新一轮信息孤岛,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电子政务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建立,部门间业务协同难以实现。

  3.普遍服务机制缺乏引起数字鸿沟持续扩大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面向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的信息服务体系。在西部落后地区和偏远地区,电信运营商缺乏动力去改善信息基础设施,也没有相关法规确保解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面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政府和企业普遍缺乏为其提供专用信息的服务意识,信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相当滞后。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了对特殊群体在信息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无障碍的难度,数字鸿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会继续扩大。

  二、下半年信息化走势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需求将取代政策引导驱动云计算物联网发展

  我国物联网技术标准走在国际前列,在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领域也具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需求将迅速膨胀。2011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500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25%10;2012年上半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达到2300亿元,预计下半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被列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城市。企业的积极投入和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将使市场成为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在搜索引擎、数字内容、电子政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应用领域云计算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据赛迪顾问预测,2011-2013年,我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67.3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5%11。预计2012年下半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

  (二)智慧城市将加速引领便捷舒适的智慧新生活

  从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来看,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交融发展正在构建无所不在、物人共享的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将覆盖所有城市要素,并延伸到社区、家庭和个人。下半年,随着信息网络设施的普及和提升、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突破,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政府、企业和公众将从中受益。居家上班、远程服务将逐渐流行,交通压力将逐步减轻,绿色、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逐渐普及。

  (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将更加活跃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前景喜人。下半年,将会有更多具有移动社交特点的应用走向市场;社交、评论、购物网站将紧密结合,逐渐演化成“社交+本地+移动”的模式;移动视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清网络视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移动搜索将成为搜索引擎行业竞争的焦点,智能性、精准性和实时性将成为主流;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免费即时通讯工具将发展迅速,跨平台的软件开发和搜索引擎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移动网络游戏将会继续稳定增长,跨平台、跨终端发展将是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移动电子商务将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市场逐渐成熟,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手机银行卡、商易通、手机订票、手机缴款和“手机乘公交”等移动业务将得到快速发展。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66.7亿元,同比增长530.1%;移动电子商务占移动互联网比重达42%,首次超过移动增值业务。预计到2012年底,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达到2.5亿,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

  图4 2008-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用户规模及预测

666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2012.6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我国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全新的挑战。2011年12月,开发者社区CSDN遭到黑客攻击,部分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遭到泄露;2012年6月,黑客团体Team Ghost Shell攻破了数十家中国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网站,15万以上的用户数据泄露。据统计,我国企业遭到攻击的IP地址,65%来自国外;涉及国家机密和资金安全的机构遭黑客攻击的技术含量和攻击频率远高于普通企业。

  在工控领域,物联网的普及应用给数据采集监控、分布式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工控系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我国工控系统在安全领域缺乏底层解决方案,工控系统信息安全评估和认证还处于起步阶段。核设施、钢铁、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水利枢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工控系统,一旦这些系统出现信息安全漏洞,将给工业生产运行和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三、政策措施建议

  (一)推进“两化”融合试点评估

  一是加快制定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工作。二是组织实施重点企业信息化、重点行业供应链协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度融合样板工程,组织实施制造企业服务新业态培育工程。三是加强“两化”融合公共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四是做好评估结果的利用,开展评估排名、奖励和表彰工作,推广宣传典型案例,指导“两化”融合具体实施方法。

  (二)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一是要加快研究制定具有行业特点的“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规范,指导企业实施“两化”融合。二是进一步开展物联网框架体系和标准规范的研究。三是积极研制云安全、云服务能力与质量、云开放接口、云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标准规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标准。四是积极参加国际移动支付行业标准制定,加快移动支付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修订和推广应用。五是积极研究制定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研究和采用成熟的国际信息安全标准。

  (三)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

  一是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全盘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提出符合城市发展远景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IT治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安全。二是出台规范智慧城市建设的行政法规和制度规范,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统筹协调、共建共享。三是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指导,将地方电子政务机制纳入顶层设计范畴,探索建立符合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四是指导地方制定电子政务法规,在统筹规划下,不断完善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四)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一是研究建立国家电子政务云计算技术服务体系,制定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和应用规划,推动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云平台迁移。二是指导搭建省部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公共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基础架构服务。三是加强政府部门重要业务系统的建设,实现政府决策服务及履职业务的全流程、全覆盖。四是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质量。

  (五)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战略

  一是加强对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将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作为新时期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明确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二是制定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实施方案,全方位指导我国网络安全建设,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明确提出鼓励网络安全产业在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的措施,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做大做强,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链。四是跟踪研究西方大国网络空间战略态势,重点关注网络空间军事联盟、网络战部队、多国联合网络演习等重大动向。

  本文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信息化走势预测课题组

  联系方式:18601152947

  电子邮件:songyu@ccidthinktank.com

  1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通信业运行状况》。

  2 艾媒咨询:《中国移动应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2年6月。

  3 通信产业网,http://www.ccidcom.com,2012年3月。

  4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赛迪顾问数据整理。

  5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2年6月。

  6 数据来源:EnfoDesk:《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元》,2012年3月。

  8 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我国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对策研究”,《信息化研究》,2012年第2期。

  9《上海市部门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10 北京,物联网与新一代网游发展论坛,2012年6月6日。

  11《赛迪顾问云计算战略研究系列》,201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