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HOSPEQ)上,由英特尔携手合作伙伴成立的中国康体佳工作联盟再次就电信技术、移动互联等在建立高度互通的个人健康、医疗产品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发现,跨领域多层面的智慧集成对于搭建一个更加全面的医疗保健支持,重新定义基于医疗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医疗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业界的热议话题。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数字医疗中国区经理黄庆春表示:“为了让信息化在医疗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英特尔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同合作伙伴携手,创造一个基于开放架构的云计算平台,通过行业合作形成完整的卫生健康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及跨行业合作,来有效助力医疗行业的信息技术提升,从而广泛惠及民众。”
破解信息孤岛
记者了解到,“健康云”无论从技术还是应用上,都是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生态系统,医院、主管机构、专业协会、健康中心、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硬件提供商、医疗设备提供商、服务咨询商等各方参与其中。
目前,在国内类似的跨领域的智慧集成将研究方向转向医疗领域的也不在少数,东软、华为、易联众等企业已经尝试了一些模式,并在搭建“健康云”中积累经验的同时,亦实现自身业务的扩展或转型。
据悉,因应医疗信息建设的更高要求,国内信息集成商东软集团正积极转变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业务模式,从B2B模式向B2B2C商业模式转变,通过、、互联网构建形成一个感知健康、惠及民生“熙康健康云”平台与服务。据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卢朝霞透露,东软的“健康云”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集合了产业链各方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产生很多新的应用,也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创业者的平台。
一个健康的“健康云”生态系统,需要各参与方既相互依赖,又各自提供自身价值,这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据悉,基于“健康云”集成的巨大需求,包括英特尔公司在内的世界领先IT厂商,亦正在不遗余力地将IT技术部署至医疗服务领域,将云计算技术逐渐融入现代化医疗系统,从而开辟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途径和方式。在国际方面,许多类似的“健康云”研究项目正风生水起。
清华信息技术研究院副教授赵黎博士表示:“移动医疗+健康云”是清华信息技术研究院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而像国外,如像纽约大学那样跨学科投建的移动医疗研究所,他们有机会也要创建这样的实验室。
给未来留接口
在“移动医疗+健康云”正抓紧破解信息孤岛重塑产业维度的同时,如何使“云”化为“雨”惠及医患应用的现实,成为各地考虑未来打造“云服务”接口的关键环节。
“云服务是新概念,开始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太遥远,与己无关。
健康则是人人关心的重要问题,很现实,很具体,能增值。”华盛麓峰控股投资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监、长沙东西现代医院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牧樵表示,健康和云服务的结合、健康云服务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新时期健康医学知识的大范围普及和应用推广,有助于云服务的大众化认知和科技进步。
“健康云”如何惠及公众?我们将获得怎样的健康保障?从卫生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中可略窥一斑。
卫生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规划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负责人指出,推进卫生系统的信息化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建设好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好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自2010年6月推出的“海云工程”系统,即是将包括广东、江苏、青海、新疆等地辐射超过600万人口的农村医疗机构投入“健康云”的示范运营。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在深圳构建了一朵庞大的“健康云”,累计采集深圳市民近两年来的诊疗信息记录达10亿条,在技术上为医疗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信息共享铺平了道路。而在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也通过近1400部3G智能手机和WIFI、3G网络搭建的上海“健康云”,已经将闵行区中心医院打造成了一座“移动”的医院。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浙江省宁波市近年来亦在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健康示范城市,而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更是作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十大体系重中之重。根据该建设目标,2011年至2014年,宁波市将全面实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开展数字化医院、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信息化、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宁波全市智慧健康保障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初步完成智慧健康保障建设任务;到2015年,宁波拟建成较为完善、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全省领先,成为全国智慧健康示范城市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慧健康研发和产业发展基地。
“目前的中国,医疗保健系统正在变革中,还需要比较长的时期才会稳定。这就给医疗信息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信息建设必须要有预见性,给未来留下接口。”刘牧樵认为,医疗信息化介入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已经存在一个稳定的、科学的、系统的医疗保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