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样本
来源:楚天金报 更新时间:2012-09-03

 

  本报记者胡彩丽 通讯员沈宣

  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几十个部门,121个社区,1100个网格……100多万人口的宜昌城区,将各种繁杂的社会管理事务,全部汇集于全新的“网格管理”模式之中。“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自2010年底,“网格化管理”就如一个加速器,推动了宜昌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变革。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管理的变革,正在引发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

  千名“格格”上线 多项服务上门入户

  昨天,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大碑巷8号的33岁的锁延巧,陪着孩子去大公桥小学报上名之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下。这,就要感谢力行街5号网格员俗称“格格”的金燕了。

  半年前和丈夫从河南洛阳一起来宜昌打工的锁延巧,想把孩子从老家接来上学。可让她失望的是,她连着找了三所学校,竟然都拒收外来流动人口的孩子。眼看着儿子要失学了,她眼泪汪汪地找到了社区里大家经常说的帮人解决各种困难的“格格”金燕。不想,金燕在几次走访和电话联系之后,上学的问题只花了一天,就轻易解决了。

  为外来人口办理居住证,上门照看空巢老人,给新生儿办独生子女证……在社区里,凡是你需要办理的各种行政事务,“格格”们都能帮你搞定。

  宜昌城区的121个社区,被划分成了1110个网格,平均每200-300户居民,就配备有这样一名“格格”。每天两次,“格格”们必须在网格内巡查,或上门入户调查。

  宜昌各街道、公安、人社、民政、计生、城管、消防、食品安全等市直34个部门,区直25个部门,已在市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上,联成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而“格格”们,只需手持一个被称为“社区E通”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和这些部门实现信息上传,从而成为部门深入千家万户的一个个触角末端,大大缩短了办事的时间差。“零距离”“全天候”是“格格”服务的特色。以往是居民主动找社区办事,如今实施网格化管理之后,变成“格格”们主动找居民办事。在各个网格内,十分钟或一刻钟的“便民服务圈”正在形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宜昌城区发现社会矛盾1.6万起,化解率为93.8%。不仅发现量同比增长了32%,化解率也同比提高了5.4%。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说:“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网格化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把力量下沉到基层,真正做到直管到人、服务到位。”

  构建详实信息网 小“网格”稳定大社会

  “我叫余燕,我所住的房子发生火灾……”火灾报警者此话一出,她所住的具体位置、建筑物楼层常住人口,以及四方各处的位置,可在一分钟内从网格中查询出来。就像美国科幻大片中的情节一样,消防员可立即借助GPS系统,用最快最直接的路径,配备最准确的消防工具奔赴火灾地点。这是记者在宜昌市消防支队所看到的演示场景。

  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统一的网络办事平台,是宜昌网格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这些信息包括13个大类、119个子项,汇集近4亿条信息数据,可以实现对每个人从出生、入园、入学、就业、结婚、生育、养老,一直到去世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服务。

  记者看到,只要轻点鼠标,宜昌城区1110个网格清晰地出现在监测屏幕上,每个网格员的所有联系方式、文化程度等情况也会立即显示;再深入点进网格之后,辖区内的“人、房、物”等信息都会在电子地图上显现,包括公共照明系统、下水道井盖和消防栓都一个个都有信息标号。这些信息的采集,都来自于网格员。每天,网格员平均要收集至少2000条人口变动信息。

  一个孩子在医院呱呱坠地,网格员手中的社区E通就会出现孩子母亲各种信息,包括其年龄、住址、职业等;一个外来人口在社区里租住,网格员就会上门拜访,将其相关身份信息录入进网络,并进入全国人口比对,看是否有在逃人员或有犯罪前科的特殊人员;一个居民只要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其住所、职业、房产情况,养老金账户、甚至医保就医买药的情况,也会一目了然。通过网络系统,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程服务和管理信息,形成了一个密实的信息网。

  去年8月,一名潜逃了20多年的公安部通缉的杀人犯,刚到宜昌居住了17天,就被宜昌市公安机关通过人口关联比对而抓获。而线索就是网格员从一个民宅的信息调查中发现的。

  一年多时间里,公安部门通过这种上下联动的方式,发现外来违法犯罪人员690人,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179人。此外,通过核对人口信息,该市还纠正了143例死亡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问题,并追回了60多万元。

  在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中,宜昌得分名列各市州第一名,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