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科技改变生活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9-04

 
   “智慧医疗”走进市民生活

   “又有病人叫服务了。”值夜班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护士陈敏娅刚查房回来,就听到口袋里的PDA(个人数字助理系统)传出紧急呼叫的提示音。

   呼叫的病人是38号病房的李大爷,PDA上的信息显示,这位病人已年近八旬,前不久由于突发高血压住进医院。陈敏娅推着一辆装有计算机的移动查房车,来到李大爷身边。她仔细询问了李大爷的身体状态,同时将反馈输入计算机,又敲了几个键,查看了李大爷入院以来的医生查房记录和巡视记录。看过之后发现,原来李大爷每次用药之前都会呼叫,于是陈敏娅拿出PDA扫了一下老人手上的腕带,又扫了一下病人床头的药包,PDA随即传出患者与用药相匹配的提示音。待李大爷服过药,陈敏娅回到值班室,继续等待PDA的呼唤。

   这是陈敏娅目前日常工作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个片段。实施信息化之前,她只能靠插纸片来核对患者的姓名和药品名称。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护士们只要手持PDA扫描器便可完成核对,同时还能对患者的各种检查信息及用药情况一览无余。

   这只不过是宁波智慧医疗建设的一个缩影。现在,市民手持健康卡,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查询就诊信息;医生拿着手机,在家就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智慧医疗”正逐步走进宁波市民的生活。

   “宁波城市化比例已经达到68%,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谢月娣表示,“‘智慧医疗’已成为宁波政府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金钥匙。”

   “智慧宁波”着力服务民生

   “智慧医疗”只是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着力服务民生的一个侧面。

   最近,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的王阿姨逢人便夸“智慧社区”的好处。原来,她家的下水道堵了,她在家政信息服务平台上发了个求助信息,当天就有人上门帮她解决了问题。

   所谓“智慧社区”,是指综合运用无线网络、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建立社区公共数据资源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社区管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宁波“智慧社区”建设侧重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通过研发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停车场管理、社区安防等系列特色应用,同时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家政服务,以及在线支付等基于网络的社区服务业。在“智慧社区”里,综合服务平台将使居民的生活更现代,不仅可实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网络和实体相结合,通过服务平台,还有望突破传统机制,实现直接与政府职能机构的互动对话,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

   宁波是我国“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去年全市GDP突破6000亿元。城市化发展新高度必然呼唤信息化的同步发展。2010年,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谢月娣说,“今年宁波将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主线,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速‘智慧城市’建设。”

   按此设想,宁波未来“智慧城市”生活的愿景是:走在街头,通过“无线智能叫车服务”就能即刻把出租车叫到身边;想租房买房,只需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对着小区,详细的租售信息立即显示在四维地图上;“智慧医疗”——让人们在家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和传感系统轻松地看病;“智慧家居”——家里安装一个大屏幕,想购物或订机票,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智慧导航”——除了带路,还能播报天气、路况等。

   “智慧应用”愿景化为现实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民生,服务百姓,这就要求智慧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应用,追求实效。今年以来,宁波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核心,全面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斥资逾50亿元建设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以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

   谢月娣说,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包括智慧物流、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等10个方面。目前,先行试点的智慧物流与智慧健康保障项目已被列入“智慧浙江”首批试点项目,成效初显。智慧物流方面,宁波电子口岸和第四方物流市场两大平台日益完善;智慧健康保障方面,网上预约挂号、诊疗信息查询、网上转诊、联网会诊等功能相继实现;智慧社会管理系统进入系统实际操作、全面运行阶段,“一市六区智慧城管”运行大平台进一步形成。

   “智慧”的引入给宁波百姓生活带来了蜕变。如今,宁波“警务e超市”、“81890市民服务平台”等相继推出。而作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未来5年,宁波先进的信息网络设施将基本形成,无线城市和网络融合建设水平将走在全国前列,互联网城域出口宽带在2000G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在96%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在98%以上,全市有线广电网络(7.34,0.07,0.96%)将基本完成双向数字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