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国内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和PLM系统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提出设计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概念、总体架构、建设内容和建设方略,简要介绍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1 国内勘察设计行业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简要回顾
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走过了十年坎坷之路,先行的设计企业前赴后继,围绕主营业务——设计项目管理展开一轮又一轮冲击,从财务、人事、文件、图档管理应用起步,逐渐深入到经营、设计过程管理;概念也由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发展到PDM(产品数据管理)、设计流程管理……;其初衷是控制设计任务下达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规范设计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科学计酬分配,以及有效收集、归档、利用设计图纸。最终目标是加强内部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赢利能力。
初期建设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多以失败告终,大量项目搁浅,能用起来的非常少;有些即使当时能用,但适应不了设计企业的发展变化,也只好推翻重来,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勘察设计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清,经验不足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只重局部,忽视了上下游各环节的内在联系,管理形不成闭环,数据相互割裂,并且受到不同部门、人员不同使用习惯与方式的干扰,难以应用。
盲目追求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忽视了国内设计企业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上存在的较大差别,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现实条件无法适应国外的项目管理软件。
过于理想化,企望通过设计管理系统,一举实现“设计全过程自动化”,自然而然地提高设计管理水平。
(2)软件开发商心浮气燥,急功近利
只顾争抢市场和客户,却舍不得投入,只会模仿、低水平开发、竞争,没有能力创新,更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提供单一产品,技术架构不合理,遇到变化就只能推翻重来。
开发人员年轻,技术思维,缺少设计院背景,不了解客户的业务管理模式和现实条件,听不懂客户的管理目的,也不可能合理地判断客户的需求,合理地组织技术方案。
2 PLM系统在国内勘察设计企业应用难
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意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际上,PLM涉及“PLM领域”、“PLM理念”和“PLM软件产品”3个层面。按照CIMdata给出的定义,PLM是一种战略性的企业应用,它通过一组解决方案,支持产品定义信息的协同创建、管理、传播和使用。这种协同超越企业边界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了人、流程、业务系统和信息。
PLM包含以下内容:
基础技术和标准(如XML、可视化、协同和企业应用集成)
信息创建和分析的工具(如CAD、CAM、CAE、CASE、信息发布工具等)
核心功能(如数据仓库、文档和内容管理、工作流和任务管理等)
应用功能(如配置管理)
面向业务/行业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如汽车和高科技行业)
PLM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是为了满足各大制造企业产品开发需求而提出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系统,希望通过培育期研发成本最小化和成长期至结束期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目标。
PLM系统引入国内设计企业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一些大型的专业设计企业开始尝试,从请外部公司咨询、考察、选型、采购、安装、部署、改造,到培训、试用,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国内设计企业要推行PLM系统并在几年内实现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确实面临巨大阻力和挑战,最大的困难是国内外环境差异:
(1)PLM系统产生于国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工程建设市场成熟、规范
项目建设周期比较合理
生产组织模式相对稳定,管理关系单纯,人员结构分工合理
人员管理水平高、专业素质高,配合默契
标准化程度高,制度健全,作业流程规范,照章办事,执行力强
项目、人员的考核分配机制相对成熟
(2)国内设计企业普遍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设计企业大都处于人少活多,加班加点的“赶工”状态
工程建设市场不够成熟,竞争激烈
业主要求的工期、报价不合理,业主变更多,设计企业难以按部就班地组织生产
设计企业仍处于深化改革期,组织、经营、生产模式尚不定型,变化非常快
设计企业仍在不断摸索更加合理的考核分配制度
由于国外公司开发的PLM系统没有考虑中国的独特国情,基本上都会遇到“水土不服”境遇,很难推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