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计算产业化面临标准缺失等挑战
来源:中国冶金报 更新时间:2012-09-14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梳理了国际标准组织及协会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总结出云计算的主要支撑技术。

  《白皮书》指出,云计算是一种标准化的 IT 能力,可以将软件、应用平台或基础设施通过因特网以按需使用、自助服务和按量计费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国际IT市场调查及研究企业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13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将增至 15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5%;到 2012年,80%的财富1000强企业将购买云计算服务,30%的财富1000强企业将购买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

  《白皮书》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进云计算技术研发的产业化,组织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示范,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我国已将云计算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给予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云计算技术研发的产业化、组织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示范和着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等。

  《白皮书》强调,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是推动云计算技术、产业及应用发展,以及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云计算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也成为当前国际标准组织及协会的关注热点。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等国际标准组织及协会纷纷启动了云计算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云计算实现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帮助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成本。不过,云计算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要实现云计算真正的产业化还面临以下挑战。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云计算的美好前景让传统IT厂商纷纷向云计算方向转型。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尤其是接口标准,各厂商在开发各自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各自为政,这为将来不同服务之间的互连互通带来严峻挑战。例如,用户将数据托管给某个云服务提供商,一旦该服务提供商破产,用户如何将数据快速迁移至另一个服务提供商?如果用户将数据同时托管给多个服务提供商,如何保证跨云的数据访问和数据交换?这是数据层的接口标准。此外,从互连互通的角度看,接口标准除了包含数据层的,还应包含资源层和应用层。

  缺乏统一的运营服务标准。如何对不同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服务进行统一的计量计费、如何定义和评价服务质量、如何对服务进行统一的部署,这些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服务的可用性问题。如何保证在出现网络故障、服务器故障、软件异常等情况下服务的可用性成为云服务提供商的头等大事。

  运营管理问题。云计算下,用户的干预少、工作负载变化幅度大、共享设备多种多样、数据量大且增长迅速,如何保证动态环境下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易管理性,对基于动态自调优的云管理提出很大挑战。

  能效管理问题。构建大型的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能耗高问题。如何有效地降低能耗,构建绿色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成为服务提供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安全问题。云安全包括数据的安全性、隐私问题、身份鉴别等方面。和传统应用不同,云计算下数据保存在云中,这对数据的访问控制、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和审计都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身份鉴别方面还须解决跨云的身份鉴别问题。

  此外,云计算的日益普及还给网络带宽带来了严峻考验。对此,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自身建设,另一方面,也对用户交互技术提出了挑战。

  国内云计算标准化工进入须切实推进阶段

  在我国,云计算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自 2008 年底开始被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关注,并成立了相关的联盟、协会及标准化工作组以开展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云计算专题组系统开展云计算基储互操作和可移植的标准研制,以及数据中心和设备等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多项标准草案的编制。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工作组开展云计算服务标准的研制。

  总体而言,我国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从起步阶段进入了需要切实推进的阶段。当前的工作首先对国际标准组织及协会的云标准进行梳理,对中国国内云计算商业应用进行调研,并基于此规划我国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及开展云计算标准制定;其次,本着“成熟先上、紧急先行”的原则,切实展开虚拟化、云数据存储和管理、计算资源管理、云计算安全架构、云计算服务交付模式等标准的研制工作。我国在积极开展国内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在 2012年JTC1/SC38 云计算工作组会议上,中国和美国提交的贡献物共同成为 SC38《云计算参考架构》 新工作项目的基础文档,并争取到该工作项目的联合编辑职位,中国成为推动该国际标准的主要贡献国之一。
背景资料 国际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分析

  目前,云计算国际标准化工作从前期的标准化需求收集分析,到案例和场景的归类分析,逐步深入,在基础标准、互操作和可移植标准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总的来说,目前云计算国际标准化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和国际电信联盟(I?鄄TU)纷纷展开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楷体)。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 和 ITU 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开展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已有的分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 SC7(软件和系统工程)、ISO/IEC JTC1 SC27(信息技术安全)在原有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渗透到云计算领域;另一类是新成立的分技术委员会如 ISO/IEC JTC1 SC38(分布式应用平台和服务)和 SC39(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ITU-T SG13(原 ITU-T FGCC 云计算焦点组),开展云计算热点领域的标准研制。

  数据中心能效的相关标准逐步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注热点。2011年11月 ISO/IEC JTC1全会上批准成立了一个新的分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 SC39(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SC39 在原有的数据中心能效研究组(SG-EEDC)的基础上,范围包含与资源利用效率和支持可持续发展、应用、操作和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相关的标准化。根据 JTC 1全体会议上的讨论,SC39打算建立“能源效率数据中心工作组”。该工作组的工作范围拟为制定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分类和词汇表;制定一套全面度量体系,支持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化的关键性能指标;制定能源效率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方法和制定为数据中心专门的能源管理系统标准。目前,已经有多项新工作项目提案处于投票阶段:包括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iciency,以下简称 PUE)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DCiE),绿色ICT技术和标准制定的最佳实践和属性等。

  此外,ITU-T SG5 也关注数据中心能效方面的标准。ITU-T SG5是ITU中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的电磁环境影响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的标准化工作组。在数据中心能效和环境影响方面,ITU-T SG5 致力于研究能效评价指标、最佳实践和测量方法。

  知名标准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云计算标准研制,初步形成标准化成果。知名标准化组织和协会,包括 DMTF、SNIA、云安全联盟(CSA) 等,正积极开展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其中,DMTF的OVF(开放虚拟化格式规范)已经通过PAS通道提交给 ISO/IEC JTC1,成为国际标准(ISO/IEC17203:2011)。SNIA 的 CDMI(云数据管理接口规范)也正在通过PAS通道提交给ISO/IEC JTC1,处于DIS(国际标准草案)投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