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贵溪讯(何仁辉 陈全太 报道)办税服务厅的主要功能是受理纳税人上门办理的各项涉税业务,主要有发票申购、缴销,税款申报征收,发票认证、报税,各类涉税申请的受理等。近年来,各级国税机关遵照“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宗旨,以“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四化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纳税服务工作,作为纳税服务工作主要平台的办税服务厅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江西省国家税务局2010年起在全省启动了“星级办税服务厅”评选工作,努力将办税服务厅打造成为优化税收服务的综合平台、展示国税形象的重要窗口、密切征纳关系的沟通桥梁、培养一线干部的主要阵地。
一、办税服务厅建设情况
为了打造一个一流的办税服务平台,各级国税机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服务标识、规范窗口设置,对办税服务厅的功能区域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划分,整个办税服务厅分为办税服务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等候休息区等四大区域,添购了一机双屏、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实行透明化办税,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咨询辅导区设置了导税咨询台,选派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辅导人员,引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开展纳税辅导,为纳税人解惑释疑,同时备有纳税人办理申报纳税所需的笔、纸和各种表格,为纳税人提供各类涉税事项的规范化表证单书文本样式;自助办税区配备了3台计算机、1台扫描仪及1台打印机,供纳税人自助办理网上申报、网上认证及相关涉税表证单书的下载。
软件建设方面,为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我们一是精简办税资料,优化涉税事项办理,有效解决涉税信息多头采集和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二是优化税收服务方式。大力倡导文明征税,诚信服务,对所有涉税事宜按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分别提供即时受理、即时办结服务或即时受理、限时办结服务。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同岗替代制、一次告知制、延时服务制、提醒服务制、上门服务制、承诺服务制、预约服务制,不断提高办税服务质量。
二、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办税服务厅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观念转变的不到位及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办税服务厅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的形式、内容、深度、广度距各级领导的期望,距纳税人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1、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未真正普及,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任重道远。长期以来形成的税务机关是执法部门,是对纳税人的涉税行为进行管理的部门,征纳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打击与被打击的关系的观念还大有市场,管理与服务被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对立起来。
2、纳税服务相关法律有待完善。近年来,在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修订中,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基本原则初步得到体现,但一些配套的法律急待完善,如推动在政务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技术,涉税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未明确,造成目前实行的多元申报等方式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纳税人仍需要定期来国税机关报送纸质资料,办税服务厅在这方面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
3、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化有待规范。目前来看,办税服务厅硬件建设标准化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软件建设方面的标准化还有欠缺,如工作流程的落实各地可谓是五花八门,一方面是制订的流程不尽合理,另一方面征、管、查各环节中,“征”的弱势地位明显,各地在调整流程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有利于加强管理、强化稽查,忽略了纳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三、相关建议
1、进一步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有效性,树立服务也是管理,公平管理是最好服务的理念。
2、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尽快出台相关绩效考评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如激励机制、岗责流程、考核办法等等,使向大厅“适当倾斜”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到实处。
3、加强人员、经费保障。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主体目前在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相关的人、财、物的支持急需改善,领导为从事纳税服务工作的基层人员服好务,从事纳税服务工作的基层人员为纳税人服好务的心态、激情自然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