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打造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1

    前不久,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和国家863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联合评出的“2005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排行榜”中,国产服务器阵营首次以51%的微弱优势超过国外兵团,而去年国产厂商只占据了33%,2003年这一份额仅有27%。这一超越意味着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经过多年长足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发展拐点。曙光以25套曙光4000系列机群系统入选,稳居国产第一,综合第二,占据了国产阵营的半壁江山。

  种种迹象显示,曙光已经开始登上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的舞台,站在了与国际厂商直接竞争的最前沿。今年也是曙光公司的十周年,在此时获得诸多权威机构的认可,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曙光公司销售总监王成江表示,这一不同寻常的变化,是曙光专注高性能服务器研发的结果,是64位普及策略的市场反应,同时印证了曙光坚持走“技术创新”路线的成功。

  高性能服务器:十年磨剑成大器

  高性能服务器更是曙光的看家本领,从1993年的曙光一号到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研制成功并跻身全球HPC前十;从最初仅服务于少数科学工程计算用户到今天推动高性能计算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曙光已成为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旗帜代表。

  从1996年曙光推出我国第一款机群服务器曙光2000以来,国产机群产品已经过了十年发展历程,国产机群产品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曙光高性能服务器已连续9年稳居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第一,拥有国产高性能机90%以上的份额,并在高性能机群领域实现了国产机对进口产品的超越。2005年,曙光更是一举推出了基于机群服务器的十大标准化技术,为研发和应用树立了崭新的标准。

  在刚公布的TOP100排行榜中,曙光入选的25套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范围从3000亿次到11万亿次不等,包括11套基于AMD平台的曙光4000A、13套基于英特尔平台的曙光4000L和1套生物信息处理专用机曙光4000H,分布在电子政务、石油勘探、高校科研、生物基因、大气气象和工业应用等领域,上海超算国家网格、北京气象局、中山大学、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大基因等经典案例都榜上有名。“由于曙光10年来一直在耕耘这一领域,因此积累了2000多个成功案例。但由于许多在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等领域的项目因保密需要,不便对外透露,因此能入选TOP100的系统实际上大大超过这一数目。”

  目前,曙光正在全国30个城市开展“高性能计算普及万里行活动”,锁定电子政务,教育城域网、校园网与教育网格,高校及科研院所,石油、气象,税务、公安、网游、社保等行业信息中心以及广泛的企业信息化等重点领域。“2005年高性能计算机已经不是一个倍增式的增长,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应该是比去年同期有三到五倍的增长。在未来三年内我们将力争使机群进入80%的科学计算和商业计算领域以及60%以上的企业级核心数据库应用领域。”王成江表示,“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普及时机已经成熟,中国将迎来一个高性能计算的泛应用时代!”自主创新:国产服务器厂商的唯一出路

  技术是国产服务器厂商的命门,也是应用深化的基础。由于CPU、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厂商必须首先在其他零部件、软件、工艺设计、机群系统、应用方案等增值环节实现创新,把创新重心移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上来。另一方面,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初期设备采购阶段将让位于真正的应用阶段,而要用好服务器,更需要厂商进行应用系统和应用技术的创新。以曙光代表的主流国产服务器厂商在自主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集中在高性能服务器、监控管理软件、主板、安全、工艺设计、应用方案等方面,在CPU和操作系统领域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从第一台SMP并行计算机、第一台MPP大规模并行机到第一台机群超级服务器;从第一个中国服务器行业标准、第一套管理监控系统到第一家推广X8664位服务器,从国产第一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第一家与AMD合作到第一台1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第一台64位四路服务器,从第一家掌握服务器主板设计技术、第一台64位八路服务器到第一家与SUN合作……曙光凭借自主创新,从周边领域逐步逼近核心,趟出了国产服务器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

  技术创新是曙光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也是曙光能成就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的基础。但自主创新不排除开放式合作,曙光的创新模式表明,“产、学、研、用、政”合作是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体制基础。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与中科院计算所和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紧密合作、航天国防石油气象等关键行业用户的积极参与都是曙光技术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析认为,中国服务器市场竞争格局的背后是“技术创新”与“市场运作”两种运营模式之争,“IBM、曙光”和“DELL、联想、浪潮”分别成为两种模式的代表。“OEM带来的同质化和价格战必然会把国产厂商引入低水平竞争的深渊,限制了国产服务器厂商的技术发展空间。”王成江掷地有声,“基于‘产、学、研、用、政’合作的自主创新模式是国产服务器厂商绝地反击的唯一出路。而且,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初期设备采购阶段将让位于真正的应用阶段,在合作中创新会更为重要。这也是曙光过去、现在和将来会一直坚持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