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一种重要类型,微博已经成为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信息和舆论聚集的又一主要载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比2010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伴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它在社会公众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效应突显,成为推动突然事件、公共议题乃至社会运动的重要力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官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官员开通微博,将其作为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的重要窗口和手段。
1 政务微博的概念和特点
政务微博,顾名思义,是指以传递政务信息之名开通的官方微博平台,是网络问政在微博领域的延伸和补充。从开设微博的主体来看,既有公安、交通等政府机构及官员,也有党委、人大、政协等部门。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它所承载的功能和使命与其他微博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政务微博具有官方性质
政务微博的定位与一般微博不同,它是政府机构或者官员为了提升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与公众互动交流、展示地方或部门特色而在互联网上建立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政务微博发布信息、表达意见和处理问题的情况,将直接代表该单位、该部门在具体事务中的作为和态度。这是政务微博与一般微博最大的不同之处,政府机构和官员在应用政务微博时不能情绪化,要注意言辞和态度。
1.2政务微博的互动性要求更高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这也是政务微博与政府一般信息发布的不同之处。与政府网站、报纸等信息发布方式相比,政务微博更具有“面对面”的亲民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要担负起跟网民情感沟通、交流互动的责任。民众满意不满意更多的是体现在坦诚交流、充分表达、倾听谅解的互动过程中。成功的政务微博,往往是在充分发挥微博“短平快”传播优势的同时,借助微博回复、关注、转发等功能,打造成的交流活泼、互动活跃的党群、政群对话平台。
1.3政务微博的时效性要求更高
互联网的便捷体现在及时性上。政务微博作为党政部门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部分,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或回复,错过黄金处理期,官方准确信息出现真空,就容易导致谣言四起,一旦舆论格局形成一面倒的情势,就很难再改变。因此在有突发事件或重大问题出现时,切忌拖拉等待,唯有正确及时应对,才能引导舆论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2 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政务微博应用现状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32358个,党政干部微博18203个。从地域分布来看,政务微博已经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其中,浙江、广东、江苏三省的党政机构微博数量居前三位,占总量的35%;黑龙江、北京、江苏三省(市)党政干部微博数量居前三位,占总量的37%;从部门分布来看,政务微博已扩展到政府和党委系统的各个部门,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公安系统微博,其次是党委系统微博。
与政务微博蓬勃兴起相呼应的,是公众对政务微博的热情关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初,经过新浪网注册认证的政务微博中就有17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了百万。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务和群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2.2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微博的重要性并开设了微博,但微博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政府对于这一网络新媒体的认识、运作以及官员的新媒体素养都还远远不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命名不规范,缺乏必要的认证手段
目前,微博账户名称申请都是开放式的,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和个别敏感、特殊词汇外,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以任何名称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命名,有的以机构名称全称命名,有的以简称命名、有的以地方名称加地方特点命名,有的政务微博名称与机构名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政务微博缺乏统一的认证标识,增加了用户识别的难度,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不利于政务微博的推广和宣传。
2.2.2定位不清,与政府网站同质化
政务微博与政府网站同为政府信息化的一种手段,但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紧密配合形成系统整体性作用,存在政务微博与政府网站“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现象。有些政务微博没有发挥微博特有的互动性,只是把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在微博上重复发布,把微博当做政府网站的缩减版。
2.2.3信息发布不及时,互动性差
有相当一部分政府机构开通微博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并没有把微博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对待,信息发布不及时、没有规律,有的微博开通以后就没有发言,有的微博是一天发几条,接着几天甚至几周没有信息发布。还有一部分政府机构把微博当作例行公事,一般每天发布几条信息,而对网民留言不闻不问,缺乏与公众的有效互动,影响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2.2.4言辞不当,造成不良影响
语言文风问题也是政务微博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一旦在微博出现“雷语”、“悍语”或者“官话套话”容易引起公众的消极反馈,给政府带来负面影响。例如,2011年广州交警在回应记者关于车祸处理失当的提问时,一句“真相都没搞清楚,就乱吠?”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给本部门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2.2.5内部机制不完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
一些政府机构对微博的日常使用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例如对信息内容、发布时间、审批流程等进行规范。但在利用微博应对突发事件时,由于经验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经常存在反应迟缓、应对技巧匮乏等问题,对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缺乏翔实可信的材料,回应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使得公众对事件了解不足,更无法有效回应舆论质疑。
3 政务微博应用面临的挑战
政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务民众,用不好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政府机构或官员开通政务微博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3.1微博信息传播的简洁性、随意性影响信息的准确表达
不少政务信息包含内容较多,但是微博的字数限制,很难一次把信息发布完整,这使得政府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缺失或不确定性,也影响了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从而造成歧义。这与政府机构信息公开必须权威、准确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3.2微博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快速性容易引起政府信息的泄密
微博传播的便捷性,使得任何信息一旦发布,即有可能被大量转发,政府机构倘若在发布某些信息时候,分寸把握不当,则很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3.3政务微博的运营主体非官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政务微博都是开通运行在新浪、腾讯等外部平台上,而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由各公司独立负责,政府无法有效掌控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一旦出现黑客攻击、平台瘫痪等突发性状况,处理过程主要依赖于相关企业自身,很难直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4政务微博主体的身份真假难辨,公众易遭蒙蔽
目前,微博账户名称申请都是开放式的,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和个别敏感、特殊词汇外,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以任何名称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命名。这就导致冠以政府机构名称的微博数量众多,但实际上有些账户并未经过审核。而这些未经审核的微博主体可能是真正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也可能是不具有对应身份的普通网民,甚至是潜在的危险人员。
4 加强政务微博应用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政务微博应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务微博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对政府工作的辅助作用。
4.1规范命名,提高政务微博的识别度
不规范的政务微博名称,不仅影响其可信度,同时不利于用户搜索加入,更谈不上为用户提供服务。对政务微博名称进行规范,可以采用如下格式:某某省某某市(厅)某某县(区)某某局(科);或者采用机构全称+二级机构+三级机构命名。如果是政务人员的私人微博,可采取在上述命名规则后加姓名的方式。
4.2准确定位,发挥微博的网络问政作用
作为Web2.0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微博具有其他应用无法比拟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公众的特性,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在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功能上并不能取代政府网站。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将政务微博应用与政府网站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将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新渠道,加强与民众的有效沟通,从而推动和改进工作,迅速、有力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难题,努力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4.3规范管理,建立微博发布机制
政务微博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信息发布不及时或不恰当都会对政府形象造成影响,因此建议规范信息发布管理的规则和流程,把政务微博运营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项日常工作来对待,注重发布时间和发布内容的要求,严格禁止随意发布未经证实与许可的信息。例如,英国政府2009年发布的《政府部门Twitter使用指南》中就根据政务微博特点,从多样化、人性化、发布频率、时效性、可信度等多个方面,对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的机制提出了建议。在国内,南京市率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中也对政务微博的时效性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
4.4强化认证,确保政务微博安全可靠
政府可通过加强与新浪、搜狐、腾讯等微博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严格的政府微博申请流程及认证标准。可以参考党政机关网站设置专有标志的做法,统一政府微博认证标识,方便广大网民辨认。加强对政务微博账户安全性的检查。例如,美国政府针对微博账户的安全性就对微博运营商提出了一些要求。在奥巴马Twitter账户被盗之后,美国政府就要求Twitter要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性,并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此外,美国国防部也制定了互联网应用的使用要求,列出了国防部各级机构及雇员在使用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等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4.5注重推广,提倡“微博经营”的理念
如何能够通过微博更好地汇聚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生是政务微博需要关注的地方。政府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当下比较流行的“微博营销”的做法,建立一支专职负责政府微博“营销”工作的团队,通过门户网站、页面索引、社交媒体、关注“意见领袖”、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来宣传推广政府微博。
4.6整合资源,实现政务微博用户的一站式访问
建立政务微博群,整合各个部门的政务微博,方便用户进行访问。例如“北京微博发布厅”和“上海发布”就将城市的公安、交通、旅游等多个重要职能部门进行了整合规划,为政务办公服务提供了一种高效、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利用微博可以连接用户的博客、网站、邮箱、交往社区等的功能,整合政府网站、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扬长避短,协调发挥各种网络工具的功能,实现政务微博用户的一站式访问,更好地为政府服务。
4.7讲究实效,建立效果评估机制
既然政府机构开通微博是一个普遍趋势,那就应当把政府微博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并进行绩效考核,来评估其使用效果。可以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和权威媒体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和新闻发布,注重微博信息的传播效果。
4.8加强培训,提高公务人员素质
加强对公务人员新媒体技巧和媒介素养的培养,引导公务人员加强对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关注,提高学习意识和能力,以更加开放、自信和积极地心态迎接新媒体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