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激活人力资源大棋局 服务转型跨越新发展
来源:甘肃日报 更新时间:2012-10-23

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省而言,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意味着对有限的人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

我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省政协主席冯健身,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等领导先后深入省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对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

可喜的是,经过努力,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扎实有效的工作,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吕宝林

激活人力资源大棋局服务转型跨越新发展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建设纪实引题题一题二

如果你在夜晚穿过灯光璀璨的兰州东方红广场,就会看到广场南侧夜空里几个巨大的红字: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它连同它所在的大厦矗立在省城“会客厅”的一侧,就像是熠熠闪光的灯塔,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一个象征,装点着这个城市美丽的夜空,见证着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的飞速发展。

激活市场

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的现实选择

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甘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甘肃历来十分珍视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近年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启动实施了专项人才配置计划和领军人才工程,在着力稳定、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是:人才短缺与积压浪费、特别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存在!

据统计,全省13个重点发展领域的5300多个重大项目急缺各类人才11.7万人。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城乡就业压力长期存在,特别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一个困局!正像是一盘扑朔迷离的棋,需要大智慧去破解、去激活!

基于对甘肃人才省情的深刻体察,2008年,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的庞波大胆地提出了“人才循环经济”理念,通过输出积压的长线专业人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让人才在循环流动中填平缺口、转化盈余,实现一个动态平衡。

但是,如何才能让人才循环流动起来呢?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借助市场之手,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因此,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了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促进充分就业的现实选择。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2008年,国务院在推进机构改革中明确要求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统筹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要加快推进人才流动载体建设,以省级人才市场为主体,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健全专业性人才市场,完善区域性人才市场,开辟农村人才市场,构建辐射全省的人才市场体系。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推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对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

“零的突破”

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市场

甘肃发展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需要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但现实是:2009年以前,即使是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这样的省级市场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家”,一直是租场地办招聘会。因为场地狭小,遇到大型招聘会,市场工作人员不得不搬办公室为招聘单位腾地方;为避免出现意外,市场不得不限制进入招聘会现场的人数,一些服务项目也因为场地限制而难以开展。

省人力资源市场硬件条件的现状,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极不适应,建设高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时间走到了2008年,这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根据省人事厅的请示报告,经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要求积极筹措资金,抢抓机遇,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充分就业。规划同时明确了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的建设标准。

2009年6月24日,在原省人事厅、省劳动厅基础上,合并组建的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揭牌成立。新厅成立伊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庞波就提出,加快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步伐,并将建设省级人力资源市场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全厅十大重点工作。

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大幕随即拉开

2009年,我省投资4000万元,重点建设张掖、临夏、甘南、天水四个市场。其中临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当年建成,当年投入使用。

2010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安排4000万元,支持定西、平凉、酒泉、武威四个市级市场建设。同年10月,秦安、古浪、民乐、灵台、庆城、渭源、永靖等第一批7个试点县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开工建设。

2011年8月,岷县、甘谷、民勤、高台、广河、镇原、会宁、泾川等第二批8个试点县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开工。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个省级市场、6个市级市场、7个县级市场建成使用;有8个市级市场中心和9个县级市场中心,有望在今年全部建成使用;另有15个县级市场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面积近24万平方米,其中省级9500平方米,市州13万平方米,县区10万平方米。

作为龙头,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批示,省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亿元专门用于项目建设,国家人社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9年7月,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的刘永富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会上同意了省人社厅的建议,决定购买兰州市东方红广场附近的商住综合楼建设市场。同年10月,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正式立项。2010年4月5日,开始装修施工;同年6月24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揭牌,正式投入运行。

从政府决策到建成投运,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一建设速度全国罕见,因此被誉为“深圳速度”。

新建成的省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中心共五层,总面积9500多平方米。一楼为综合政务大厅,共设立了包括人事代理、社保办理、学历认证、展位登记、人才中介机构审批、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等30多个对外综合服务窗口;二楼为人力资源市场,设有招聘展位150个,大客户接待室5个;三楼为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四楼为多功能培训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培训教室和会议室;地下负一层为档案室。市场门前广场外墙上装有全彩LED大屏幕,一楼大厅内安装有双色LED显示屏,用于发布各类政策信息。

新市场为全省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就业,以及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崭新的、高规格的、切实有效的服务平台,为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省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建设,颁布实施了《甘肃省人才市场条例》《甘肃省劳务派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

促进就业

发挥市场调节配置主渠道作用

回顾今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市场举办过的招聘会,办会频率之高、之密令人惊叹

2月4日,“甘肃省春季招聘周”开幕;2月5日,专门针对中高级人才的“甘肃省第五届中高级人才精品招聘会”举行;2月11日至12日,“2012年甘肃省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2月18日至19日,“第四十一届西部开发全国人才智力交流大会”;2月25日至26日,“甘肃省第十七届民营企业大型人才招聘会”。

进入3月,3月3日至4日,“‘赢在2012,精英汇聚’大型人才招聘会”;3月17日至18日,“2012年甘肃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西部技能、实用与创新型人才交流大会”;3月31日至4月1日,“甘肃省第十八届民营企业人才招聘大会”……

其实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年春节过后的二三月份,正是各类求职人员应聘和企业用人的高峰期。针对这一特点,省人力资源市场每年都会提早谋划,与我省人力资源重点输出区域相关部门和单位联系,向省内外知名企业发邀请函,每次都能得到用人单位的积极响应。因此每年这一阶段招聘会的密度最高,参会的单位数和提供的岗位数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58场次,累计参加招聘会的企事业单位达4420多家,提供各类招聘岗位21万个,有30多万人次参会求职,5.73万人次通过市场找到了工作。

通过努力,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已经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的人社部门、重点企业及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许多省外用人单位常常把兰州作为每年人才招聘的第一站。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等地区许多极具增长潜力的城市已经成为我省毕业生稳定的输转基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省级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省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尝试与市州、县区以及高校等联办招聘会,让市场用人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实现有效对接。

2011年2月11日至12日,由省人社厅主办,省人力资源市场、省政府劳务办、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与天水市、定西市有关政府部门承办的“人勤春早”甘肃大型用工洽谈会暨劳务输转对接会,先后在秦安县和陇西县举行。主办方优选了省内外100余家规模大、信誉好、无不良用工记录的用工单位参会,共提供各类岗位3.5万个,为我省县区求职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择岗就业机会。

省人力资源市场还积极探索“市场+网络+报刊”三位一体的人才招聘模式,通过旗下西北人才网站、《人才周刊》,多渠道发布人才供求信息,打破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受到了求职人员的肯定和好评。据统计,《人才周刊》每期免费赠阅达5万多份;西北人才网日均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网上注册的简历达200万份,会员单位30万家。市场在促进充分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优质服务

做“社会的人事部”“员工的好娘家”

有了一流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一流的服务。

省人力资源市场在积极举办招聘会的同时,不断延伸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使市场真正成了“社会的人事部”“员工的好娘家”。

走进省人力资源市场一楼,宽敞的大厅内,两列工作台相对排开。工作台的高度就是普通办公桌的高度,工作台上没有挡板,坐下来就可以和工作人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大厅内设有等候区,电子呼叫系统会随时提醒等候的客户到指定窗口办理业务。每一个工作台都能办理所有的业务,改变了过去办一个业务、换一个窗口、再排一次队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人事代理服务。省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开展人事档案、户籍、党组织关系管理,办理人事调动、代发工资、代缴“五险一金”、代评职称等众多业务,完全承担了用人单位“人事部”的职责,解除了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市场还建立了QQ群,随时回复客户问题;成立了人才服务小分队,实行上门服务。目前,市场已为通用电器、联想等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万多名员工提供了人事代理服务。

人事档案托管。省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人事档案数据库和人事档案省、市、县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灵活就业人员档案在全省范围内互联互认。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将存放在市场的档案进行处理并转变成数据资料,使人事档案的查阅、归档、统计等工作实现了全程数字化,用人单位和存档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查阅所需要的资料。2011年底,市场投资100多万元先后引进和开发了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人事代理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各项服务更加优化。档案存量由前两年的3万多份跃至6.5万多份,10万多名流动人才享受了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务。

涉外人才服务。省人力资源市场是中国对外服务行业协会成员单位。截至目前,已为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000多名外企员工提供了人事代理服务;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等单位的3000多名员工提供人才派遣并办理各项福利保险。

人才测评公益服务。成立了甘肃省人才测评推荐服务中心,引进了北森人才测评体系,启动了人才测评公益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电力公司等180多家单位的1.8万人提供了人才测评选拔服务,为6812名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免费提供了人才测评服务。

猎头服务。市场成立了“飞天猎头”,建立了中高级人才动态信息库,涉及建筑房地产、机械电子、财经金融等10多个主要行业,目前已帮助数以万计的中高级人才实现了职业梦想,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人力资源协会

变“办”为“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1年3月25日,甘肃省人力资源行业协会隆重成立。这是西部地区第一家省级人力资源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后,积极推进政府职能从“办市场”向“管市场”转变,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学术研究、会员培训等服务,努力维护和谋求行业及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服务人才强省战略,促进了全省人力资源行业的科学、规范、健康发展。

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截至目前,协会在兰州已经举办了3期全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班,共有15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600人参加了培训,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开展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以省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合作,开展中国职业经理人认证培训,到目前共培训认证150名职业经理人。

举办就业指导讲座。2011年12月7日,协会在甘肃政法学院举办“甘肃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型公益讲座”,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16所高校的5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举办公益培训。协会先后举办了“企业领导力与营销创新”“现代企业经营新趋势”“商务投资与管理咨询”等大型公益培训活动,承办了“全国民族文化振兴与促进旅游业发展”“云物联与数据中心建设”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社会反响良好。

开办了“甘肃人力资源大讲堂”。邀请省内外专家名师每季度举办一次大型公益讲座,尝试举办“走进会员单位送培训”等活动,受到了会员单位及各单位人事部门的欢迎和好评。

市场配置人才

助力甘肃转型跨越发展

人才市场的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充分就业。据统计,省人力资源市场(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累计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近2000场,先后吸引近10万家单位参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80多万个,累计参会人数达500多万人次,超过100万人次通过市场找到了工作。


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省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适应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对人才旺盛需求,不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和流动风险,促进人力资源向非公经济的流动,有效支撑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省人社厅综合运用市场手段、行政手段和各种社会化服务手段,采取短期服务、承担项目、业余兼职等柔性引才方式,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向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流动、转移和集聚,为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