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者”到“服务员”(跨越·十年)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10-23

 2011年5月7日,湖北省保康县地税局流动办税服务车正式开通运行,并在该县龙坪镇成功开具出首张流动税票。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中国社会管理创新迅速升温,各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着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明显加快。

  从依靠管理到立足服务

  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服务增强社会管理效果

  “一到我们村,张支书就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还跟我们一起下地劳动。这样的干部我们当然信任。”让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扁山村村民李光琴赞不绝口的“张支书”,就是白云区纪委驻该村的干部张光铭。

  张光铭刚到村里,就召开村组大会收集情况,可大家都不愿意说实话,只是一个劲地说没什么问题也没什么困难。“这肯定不是村民的真实想法。”张光铭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当听到有村民反映没有活动场地时,张光铭马上将情况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协调来20吨水泥,硬化场地750平方米,修复和硬化串户路269米……一件件实事办下来,张光铭不仅赢取了村民们的信任,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心。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贵州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帮县联乡驻村”工作,2万多名像张光铭一样的机关干部纷纷深入农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用真情感受基层冷暖。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无论形式手段如何创新、机制如何创新,根本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予流动人口以“新市民”待遇、在农村和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创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中,各级政府不断实践着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服务减少社会管理压力、增强社会管理效果。

  从管理到服务,体现的是政府角色的巨大转变,政府不再以单纯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主要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各级政府不断加快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了由防范、控制型向人性化、服务型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主要依靠管、控、压、罚等方式实施社会管理,向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为各地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拓宽了眼界。中央和地方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举措: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内在需求的强力推动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脚步在逐渐加速。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体两面,既要强调公共管理角色,也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这几年,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老百姓有什么麻烦事,都知道上网问问,政府和部门的网络发言人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发布回应。”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凤山村村民陈华说。2011年,凤山村因为规划需要拆迁,当时许多村民有抵触情绪。后来,海安县委宣传部通过微博,全程发布了拆迁的相关政策内容,记录动迁实况、发布拆迁信息、听取网民意见,开辟了与群众交流对话的新平台,老百姓的提问都及时得到了解答。

  “如今在海安,"海安发布"的微博已经成为老百姓反映诉求、了解发展的重要平台。”海安县委书单晓鸣介绍,通过“海安发布”微博,城市建设有哪些问题、百姓日常遇到什么困难、街坊邻里谁家有烦心事、揪心事,都能及时进行互动。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会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予以解答。

  通过这一平台,人民群众知道了政府在计划什么、发展什么、建设什么,领导干部知道了群众在关注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通过网上交流,极大地密切了干群关系,既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扩大了群众参与度,也节约了行政资源。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只有放低身段去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和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以服务促进管理。怀揣着“为民之心”、不断转变执政理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以改善民生、完善服务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大拉近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政府部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吸引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构建起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的畅通渠道。打造“阳光政府”的努力,使得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都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运行,这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社会基础。

  科学的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行政效率不断提高,行政成本不断降低。

  从管理到服务,并不意味着管理与服务此消彼长,而是两者互为补充,达成平衡。建设服务型政府,既要强调政府的公共管理角色,也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管理中蕴含服务,服务中体现管理,只有将管理与服务合为一体,我们的政府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