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对已经完成的投入所得到的效益进行测评,找出进一步提高效益或进一步追加投入的方向,使效益最大化;二是对于信息化规划项目,模拟分析不同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以便筛选最佳方案。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最早从建设学生计算机房开始,主要是满足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课程上机实验需要。到1998年左右,高校开始建设校园网,将已有学生机房和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从这时开始,高校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先后经历了从教师计算机的配备,普通教室到多媒体教室的改建,学生寝室网络接入,数字图书馆,一卡通系统,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等一系列过程。由于各个高校管理体制不同,这些投入都来源于不同部门的支出,所以各高校在统计信息化投入时统计口径不尽相同。然而,即便如此,投入仍在千万元以上,少数高校甚至已经过亿,而且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信息化投入也在不断持续增长。
虽然高校信息化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总是与师生的期望值有相当距离。这一点从高校教育教学中暴露的很多问题中可见一斑。诸多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课堂多媒体教学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多媒体教室的大笔投入并没有产生好的效益;以精品课程为代表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轰轰烈烈,但点击量和师生交互情况都不是很好;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不少学校的不同院系、本科生、研究生、网络教育、继续教育使用不同的系统,重复投入,功能雷同,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教师也要重复建设课件,应用效果却不佳。高校师生对于高校信息化应用效果的此类质疑声不绝于耳。如何才能让信息化成果真正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提高高校信息化的教育效益,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高校信息化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从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为主,转变到围绕应用和服务进行建设。在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开展深入的成本与效益分析至关重要,借助成本与效益分析,发现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来源,能够为高校信息化的进一步投入确定方向,保证高校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析的层次
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测评已经完成的投入所得到的效益,以便于找出进一步提高效益或进一步追加投入的方向,使其效益最大化;二是对于信息化规划项目,模拟分析不同方案的投入产出比,以便于筛选出最佳的方案。
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都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电教馆或教育装备站来规划和实施。与基础教育不同,高校信息化投入一般由高校自主决策和规划,经费来源也更为多样。根据项目资金的不同,相关部门及学校内部都建立了相应的管控程序来保障投入的效益,如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除了程序保障,我们更需要对信息化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更加具体和量化的分析,以取得投入的价值最大化。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层次可考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经费投入的主体和最终的应用模式来进行,可分为三个层次。
学校宏观层面
分析一段时期内整个学校信息化投入的总量,包括软硬件、人员等各个方面,考察全校范围内由此投入所带来的显性和隐性效益。这个层次上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了解高校信息化投入产出情况。
信息化应用服务
无论是涉及硬件、软件还是人员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最后都将以信息化服务的形式来呈现,都将表现为具体的应用,服务于广大师生。基于具体的信息化应用服务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针对某一项信息化服务,比如无线接入服务、期刊数据库查询服务等,将期初到期末的所有投入进行汇总,考察服务对象的使用情况和用户体验,评估服务水平,综合测评其效益情况,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对投入产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该服务的水平,增加效益。
信息化建设项目
高校信息化建设大多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来完成。在项目申报之初,要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评估,这就要求基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比如,某专业申报了三维动画开发实验室,须基于现状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服务对象、服务频度等效益情况。此类分析一般来说时间跨度较短,投入情况非常清晰,项目建设完成后其效益可以初步显现,但对于后续投入和效益情况需要进行预测分析。
分析评估方法
成本分析
高校信息化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可见的货币化成本,隐性成本是指难以货币化的投入。高校信息化建设可能的成本构成参见表。成本分析须清晰地列出显性成本及其硬件、软件、人员等的费用构成,充分分析可能的隐性成本,并给予明确的阐述说明。成本分析要考虑到信息化设施生命周期全过程,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成本分析。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不同,有的高校采用自建模式,有的高校以外包为主,而通常在统计高校信息化投入时,自建模式的人力资本投入未能计算在内。此外,信息化投入的区域差异在网络出口费用层面表现明显,同样的网络带宽,在不同地区的投入差异可能相差数倍以上。目前国内尚没有对高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化服务种类进行规定,因此各高校提供给师生的信息化服务类型各异。例如,对于师生的网络接入服务,有的高校免费,但大多数高校收费,收费标准也不一样。这些因素降低了不同高校的信息化投入的可比性。
效益评估
高校信息化效益是高校办学成果的一部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教育效益的量化和评估有其独特性。高校信息化的效益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可量化的部分,而更多的是不可量化的,可针对教育信息化服务形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量和评估。
1. 可量化的效益评估
无论硬件、软件还是队伍建设,高校信息化最终都表现为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服务。对效益的考察,首要考察的是信息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减少闲置和浪费是提高投入产出比的基础。对此可采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定量的方法可应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时间
网络接入的时间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统计。网络机房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获取相关数据或通过服务学生的规模和课程计划估算。
(2)频度、次数
对于网站、网络课程平台等访问量,数字图书馆中数据库的检索量、数据下载量,可以通过网站流量统计软件获取相应数据。
(3)速度
网络接入的速度、网站访问速度、计算机运算速度、软件运行速度等,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抽样实测。
(4)稳定性和兼容性
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情况,可通过错误报告的次数来测定。
2. 难以量化的效益评估
(1)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具体的评估项目或教育信息化服务类型,可制定一套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估。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若干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二级指标项,对每一指标项设置几个等级和本指标项的权重,每个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根据所有指标项得分情况和权重可统计出最终的效益情况。
(2)满意度测评量表
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对客观存在的考察和评级,态度量表更多的是用于测定人的主观态度,比如对于某项信息化服务的满足度测评,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测评。设计此类满意度测评量表,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以诱导用户填写,保证客观和科学。
(3)定性描述
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可采用完全定性描述的方法,以说明其效益情况。比如通过对某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受益学生在相关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形式,某教师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通过信息化培训和信息化教学研讨,教师发表的论文情况。诸如此类都可以通过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效益评估。
成本与效益评估参考方法
高校信息化成本与效益分析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通过对高校信息化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成本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调研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来源,采用有效的措施,让高校信息化效益最大化。从成本与效益分析模式来讲,可以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或成本可行性分析[2]。具体分析的套路可参考选用以下成熟的评估分析方法,这几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
1. 绩效评估法
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程学思想和方法,它强调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它始终努力寻找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最佳成本——效益之比的解决方法[3]。绩效技术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系统的评估分析方法,高校信息化的效益评估,可充分借鉴绩效技术成熟的理论与操作方法。ISPI绩效技术过程模型是一种绩效技术解决问题的操作性过程模型,该模型将其分为五个主要环节:绩效分析、原因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变革和评价[ 4 ]。
绩效技术从最初提出时,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或设备。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一直以来更关注硬件设施,对使用者或者作为信息化服务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关注太少,或许这也正是其教育效益低下的原因所在。通过借鉴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信息化应用状况进行评估,有利于更好地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改进高校信息化的效益状况。
2. StaR教育信息化评估工具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工具StaR (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由美国CEO论坛提出,在美国多个州被采用。StaR从两个维度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评估: 一是教育信息化效益所体现的5个方面,包括教育收益、硬件和连接、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学生绩效和评估; 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个阶段,包括起步阶段、应用阶段、融合阶段、变革阶段。
3.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于1978年由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首先提出。从生产函数角度看,这一模型是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5]。诸多研究者使用DEA方法进行教育信息化投入产出分析,将投入项和产出项进行量化处理,通过DEA决策分析,找出投入产出最优化方案,其研究思路为教育信息化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定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6][7]。
4. ROI计算模型
Moonen(2003)提出了ROI精简算法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应用决策的工具。ROI(return-on-investment)是经济学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工业和商业活动决策。ROI的计算公式是:ROI=净收益/成本,净收益=总收益-成本。ROI计算模型很简单,但在教育领域应用时,收益很难量化,存在局限性。在具体计算时,对于难以量化的部分可以使用相对数据进行计算,用假设的区间量表给定性的数据赋值。[8]
高校信息化已进入全新的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对于发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迫切。要正视一切的问题,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扩展阅读:
[1]邱昭良.量信息化之体裁IT之衣-信息技术(IT)价值度量[J].咨询与管理,2002,(6).
[2]郭莉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6).
[3 ]梁林梅.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 ] .现代教育技术,2003,(2).
[4]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5]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 DEA),科学通报[J],2000,(17).
[6]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7]唐闻捷,熊晶晶,王波.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7,(7).
[8]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