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革命:谁会是下一个巨头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南婷 更新时间:2012-11-12

 

  当下,中国正在加快“大互联网”时代进程。移动互联网分别与互联网、物联网融合,成为推动新兴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LT E、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被列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技术变革孕育着变革重组、意味着优胜劣汰,在这场革命中,谁会是下一个商业巨头?
 
  昔日巨头潮起潮落
 
  “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连接在一起,并凭借数十亿的用户规模,正在开辟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份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1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写道,移动互联网带来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并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
 
  与互联网用户缓慢增长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发展速度堪称飞速,与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接近。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5.2亿人次。2013年左右,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也将完成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迁移。
 
  目前,世界巨头纷纷抢滩移动互联网产业,逐渐形成美国崛起、欧洲衰落、亚洲等新兴国家追赶的竞争格局,产业争夺的重点则集中在移动终端硬件、软件和网络、应用服务等四个维度。
 
  在开放的市场中,没有一以贯之的商业巨头,创新往往是破除垄断的最佳利器,所以也就有了微软与谷歌的短兵相接、苹果的后来者居上、Facebook的不可小觑,这样的“接龙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教授、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赵友健说,互联网细分为网络设备供应商、网络系统集成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等诸多领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通吃,移动互联网时代亦是如此。
 
  资深电信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说,十年前全球互联网老大是雅虎,控制着入口,但2005年谷歌就超越了雅虎。今天移动互联网就相当于十年前的互联网,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未来还将由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来主导,当新的潮水泛起,就会快速转变主导权,而且移动互联网的新贵公司体量还会越来越大。
 
  纵向垄断已成态势
 
  然而,中国移动互联网最缺失的恰恰是创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直是在迎合市场的需求,而忽视了这一行业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创造市场需求。乔布斯曾说,“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在于立异”,立异的精神成了苹果成功的核心动力。但在中国,较为严重的剽窃和理念差异,让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立异环境恶化。
 
  据了解,由于缺乏相应的竞争规则,相关司法惩处又不严厉,导致国内互联网领域恶意侵犯他人利益的事件频发。掌控大量资源的一些大企业,创新原动力明显不足,处于草创期小规模企业却拿不到牌照、跨不进门槛,或是被大企业利用市场地位欺负,既有的部分互联网巨头企业对未来新兴公司的出现俨然已形成阻力。
 
  现在国内剽窃的成本远低于创新的成本,致使初创企业辛苦投入的精力与金钱,可能在数日内被人剽窃。D C C 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指出,iO S6功 能 大 幅 纵 向 扩 展 驱 逐 底 层 第 三 方 核 心 应 用 ,Facebook面临被迫越狱……现在巨头平台化发展态势反映出互联网已到反纵向垄断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布局多支持整个产业链从芯片、终端到操作系统的垂直整合,打破工业化时代产业分工明确的既有模式,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支持垂直整合,苹果、谷歌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吸引其他企业参与进来做配套,形成自身拥有主导权的阵营,确立了霸主地位。
 
  “千人计划”专家、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洪呼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竞争规范,对垄断、恶意竞争作出明确界定,违者重罚,建立起良性市场秩序。
 
  谁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巨擘?
 
  谁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巨擘?投资者寻寻觅觅、创业团队翘首以盼。
 
  “在应用领域里才有可能。”赵友健说,设备供应商、运营商领域与政策性因素密切相关,此外,基于一些行业细分领域需要多年积累的特点,只有在应用领域才可能快速创新,才有出现新兴公司的可能。
 
  “很难说具体哪一家公司能够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巨头。但我们能够在当今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大的三家公司苹果、微软、谷歌看出未来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指出,苹果公司的优势在于技术先进且人性化,将人文与科技结合;谷歌则在营利、满足消费者诉求方面具有优势,着眼于人的基本需求。
 
  成为互联网巨擘,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领导者尤其要懂得如何发展新技术、创造新需求。金兼斌说,当市场上有新需求的时候,就需要企业舍弃已有的东西、拥抱并迎接新需求。典型的反面案例则是诺基亚和微软的落后,他们未能适应新变化并在决策层面上出现判断失误。
 
  其次,技术功能要日趋人性化,产品要与大众的基本需求对接。金兼斌说,追溯人类和技术的关系,人类社会早期,人与技术是初级的完全结合;在工业革命时代,技术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是一种异化的工具;在现代,人与技术重新回归一体,人与技术越来越接近。这也就要求了新的技术产品要更加贴心,更加人性化,使产品与自然行为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