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11-13

 一、中国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1、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2011年,除了有色金属行业以外,其他制造行业的增速都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和环境成本飙升,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消失和中国制造业整体增速放缓。

  2012年8月,中国制造业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指数为49.2%,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50%,创9个月以来的新低。另外,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且增速非常快。在过去的一年里面,物流的总费用占比GDP达17.8,比发达国家高出了将近一倍的水平。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出口景气程度的汇丰银行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上个月的49.3降到了47.8。另外,今年的制造企业的用电量普遍下降,港口出现了大量煤炭积压,上半年汽车行业产量增长了4%,销量增长了3%,总体的增长非常小。曾经风光一时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光伏行业,LED照明、风电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产品价值下滑的情况。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在总体亏损。

  2、中国制造业的转型途径

  中国的制造业在面对这样的态势下,必须考虑转型来应对未知的风险。e-works和IBM曾经针对制造业进行过一项调研,并归纳总结出了制造业三个方面的转型方式。

  a)产业转型:相关产业多元化、拓展品牌价值与服务、从出口为主转向以内销为主、进入新的蓝海。

  b)盈利模式转型:由卖产品到卖服务、由提供单一产品转向提供成套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从销售自主产品,转向建立行业产品的贸易枢纽、从销售产品转变为租赁产品。

  c)运营模式转型:由单一工厂变为多地点、多工厂运作、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制造外包、由涉足多种产业转向归核化、由主要依靠自主发展转向并购与行业整合、开展电子商务、由单一组织变为集团架构。

  3、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趋势

  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趋势,在今年于天津举行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专家提出了以下观点:中国制造业要努力做到既保持低端优势不丢,又实现向高端转化;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制造企业需要耐心和毅力承受住转型中的阵痛,才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巩固优势地位;中国制造业将迎来全新的创造力时代,通过转型升级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品牌并健全产业链和制造服务业;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将劳动力越来越多的从生产一线,延伸到整条供应链中,如管理、物流、营销等领域。

  二、供应链管理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美国的竞争优势理论,已经使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击跨了自己的供应链,将北美乃至全球的汽车市场拱手让给了注重供应商关系的德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日本任天堂由于关系管理失败使自己尝到苦果。 BYD金牌店退网给比亚迪带来了不小损失,等等。各种案例无不揭示着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哈佛商业论坛曾提出,在增长停止甚至萎缩的市场中,与其销售收入增长10%,不如供应链成本降低10%。并且只需要遵循一条简单的原则,倾听供应商的声音,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战略。

  1、制造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共性需求

  我们经过对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总结出了这样一些企业的共性需求:敏捷、透明的寻源与采购;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实现双方信息的交互;订单的实时可视化;与物料、订单同步的生产计划与排程;库存优化;高效的运输与配送中心管理;精确的需求预测;网络设计与优化;制造业各行业管理特点突出,在供应链管理上呈现行业管理差异。

  2、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涵盖领域

  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企业的价值体现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质量三个方面。e—works对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涵盖的领域进行了归纳(见图1),包括供应链协同、供应链执行和供应链计划。包括EDI、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分销与配送、订单管理、供应链计划与优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智能决策等组成要素。

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图1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涵盖领域

三、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用与市场分析

  1、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a)应用了部分信息系统,但还没有覆盖整个供应链。应用了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部分信息系统,但还没有实现从客户到供应商、到发货与回收的全供应链。

  b)孤岛林立,相关数据无法有效的传递。如客户、供应商、质量等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无法进行有效的集成与共享。

  c)亟待解决SCM与ERP系统的紧密集成问题。如:采购订单需要与运输管理紧密集成,能够对采购物料的状态进行管控,对采购物料的费用进行管控。

  d)应用侧重于解决执行,在预测与分析方面的应用层次较低。如能够支持销售接单的全面评估(物料能够及时供应、生产能力是否足够),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等。

  e)合规需求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满足环保法规规定进行物料回收,再制造等。

  2、不同行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需求差异明显

  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差异非常大。有些行业需要冷链和追溯系统。食品和医药行业对运输环节就有强制性的追溯要求。另外,有的行业比较关注分销。在汽车行业中,VMI虚拟的供应商库存管理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3、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分析

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图2 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

  我们对中国市场上的供应链管理厂商做了一个分类。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注于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的厂商,另外一类是相对综合类的管理软件厂商。又或者称他们为水平厂商和垂直厂商。随着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重视度的提高,这些供应链管理的主流厂商逐步通过并购来扩充和发展自己的解决方案(见图3)。

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图3 供应链管理主流厂商的并购与演进

  最近,e-works从两个纬度对整个供应链管理市场进行了分析(见图4、图5),企业针对供应链选型的时候可以参考我们的分析结果。

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图4 主流供应链行业解决方案一览表

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趋势
▲图5 主流供应链软件各功能一览表

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

  1、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

  这里提出的供应链协同平台不是我们企业建立的供应商门户的概。这种协同是双方的,不仅是制造商与供应商间的协同,也包括与下游的分销商的协同,甚至与物流合作伙伴的协同,与最终用户的协同。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趋势,我们也建议企业的未来要考虑建立这样一种供应链的协同平台。它将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就是事务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立集成的协同管理门户、统一的安装部署、统一的基础数据、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待办事项、统一的消息平台、支持不同决策的统一登陆。有效沟通,提高效率。

  2、选择物流与配送服务提供商

  企业在选择优秀的物流服务商时,需要根据有效的评估原则来评判。需要考虑物流服务商的物流网络、流程的优化水平,考虑其信息系统和在供应链的计划与控制方面的能力。

  3、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组织

  企业在整体构建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建议采用分层的方式来逐步建立供应链整体框架。另外,企业需要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组织,根据供应链管理策略,整体考虑供应链相关软件应用,打通企业内外部供应链,充分体现企业的个性以及在供应链上所处的地位。

  4、推进EDI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EDI技术,在海关、运输、制造企业以及银行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数据交互,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协同机制建立。

  5、建立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型与流程

  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型与流程,包括供应链准入、供应链分类、供应链绩效的评估,以及供应商动态分类模型的建立。

  6、供应链数据的智能挖掘

  随着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迈向高阶水平,企业需要依靠数据分析系统对供应链整体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与挖掘,使供应链上海量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分析。

  7、新兴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RFID、射频技术、GPS、自动立体化仓库等新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为供应链信息化基础水平带来质的飞跃。中国目前在供应链基础信息化、标准化的应用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新技术应用,中国的制造业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8、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移动应用

  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如今越来越热门,这种移动的互联方式,将打破时间和空间上对物理静态设备操作的显示。手持订单处理终端、移动化的流程审批等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加速信息流高效流通。未来供应链信息化对此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