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成就智慧的成长,从城市开始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11-16

 现在的城市管理者们拥有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能力,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他们变得更加智慧;今天的城市,可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监测、衡量和管理复杂的系统;管理者们能够了解、分析交通、水和能源等系统之间的相关互作用,并单独或整体优化它们的运转方式;他们还可以预测各系统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包括如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等,来制定更为明智的决策。

IBM副总裁、IBM大中华区政府与公众事业部总经理 范宇

出于对经济、教育和商机等因素的考虑,人口将持续向城市转移,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超过70%。在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随着城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方式,需要进行科学化转型,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外,民生建设由于能够成为对中国经济实现调结构、稳增长的最重要抓手,而被高度重视。由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建立在一系列不同的系统之上,主要包括:组织(人)、商业、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这些系统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决定着一个城市是否能够良好运作,并获得成功的发展。
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科学化城市管理,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时,首先要有能力维持六个系统之间的内部关联,并可以针对要达成的目标,采取有效行动。
幸运的是,现在的城市管理者们拥有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能力,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他们变得更加智慧:今天的城市,可以收集和分析巨量数据,以监测、衡量和管理复杂的系统;管理者们能够了解、分析交通、水和能源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单独或整体优化它们的运转方式;他们还可以预测各系统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包括如教育系统、医疗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等,来制定更为明智的决策。这些借由信息科技而产生的新方式、新手段,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食品安全:北京市工商局在奥运期间启动的奥运食品追溯系统,创造了“食品安全零事故”的成功。运动员食品的原料,包括主料、辅料、调味品,从种养植到配送的各个环节,都在视频结合电子地图的监控之下,所产生的数据也都被收集整理用以安全追溯。
举个简单的例子,IBM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配送环节,奥运生鲜食品的运输车辆全部采用GPS监控,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车厢里加装温控设备,温度一旦高于既定阀值,系统自动启动报警,运送车辆将不得进入奥运村。在奥运会结束以后,这样的食品安全监控/追溯体系被广泛推广,信息科技帮助城市居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食品。
医疗:原本大量分散的医疗数据,正在被分析优化技术转化为解决各种疑难病症的重要推动力。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IBM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在临床与转化研究分析平台上,收集挖掘临床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化,不仅提升了整体的诊疗水平,还能够减少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和费用。
环保:空气污染指数成为了近期受热议的话题,更全面而准确地对空气污染程度进行测量非常重要,在美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里包括对PM2.5和PMl0的监测,其中仅针对这两项的监测站点就分别高达1028个和702个。

此外,在发现问题之后,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主要污染源影响、地区交通、地理环境等。
人口管理与社会保障:城市人口数量大、流动性高,采用传统方式,信息难于统计,不便管理。北京市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利用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系统不仅能够整合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统计年鉴等各类统计数据,将人口信息与建筑物绑定,对人口信息进行灵活条件查询、基本信息汇总、多重分组分类汇总、统计数据空间展现;还能提供北京市人口100×100米、1公里×1公里网格,帮助人口信息与其分布的地理区域进行有机结合。该系统不仅能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还能为医疗卫生、教育、救援等公共服务机构及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地域广阔,各区域发展并不均衡,通过资源优化分配让每个地区的每个人都能享受较好的社会保障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云计算技术可以在其中很好的发挥作用。贵州移动云平台项目的成功上线,让贵州农民凭借一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就可以实现在线补偿结算,实现了农民看病开药报销的一站式流程,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城市应急系统:市民和企业的安全,是永恒的重要话题。当威胁性事件发生时,政府应有能力迅速了解并有效展开救援,合理安排生产恢复;在事件发生之前,政府还应有能力提供不同级别预警,并控制事发后损失到最小。在巴西,一名市长就与IBM研究团队一起,运用气象模型,对48小时内的地区降水进行准确预报,整合警力、医疗急救等城市服务资源,提前为暴雨的到来做好应对措施;并在了解特定水流对建筑物影响的前提下,加固或重建建筑物,实现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从而解决了城市每年由于降雨所造成的滑坡和200人左右的死亡事件等不良后果。
水资源管理:去年四月,北京市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方面,确立了控制红线,以结果为导向,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用水进行协同管理。而信息技术也将在这种科学的方式中,起到很大作用:围绕控制指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科学指导(如一旦到了红线附近,首先应该解IBM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决什么问题等),甚至可以将数据可视化,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场景,为决策者提供支持。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软件服务园区的创新建设:两大园区的创新建设,一直是我国城市发展向服务业转型的发展战略之一。为更好完成这一战略,政府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投入,而一些创新业务模式能够节省更多的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甚至大幅提高获得回报的效率。例如,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利用桌面云,取代了原先传统的IT系统架构,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苏州云计算中心在投入建设过程中,首先由政府外包给当地电信运营商来规划建造,而由电信运营商面向企业进行融资租赁,当园区建设完成之后,再由政府投入运营费用,支持整体循环健康发展,这样高效创新的业务模式,让政府的投入,更快、更多地获得了回报。

前不久,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与IBM公司下属的国际商业机器租赁有限公司签署的,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相信会成为又一个这样的成功案例。
社会管理:南京江宁区的数字城管项目启动建设并收效良好,是信息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典范。该项目帮助江宁区各部门信息得到了有效共享,规范了业务流程,提升了城管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反应能力。举例来讲,城市巡查员可以手持PDA移动终端,通过电子地图上的标记,确认自身的职责范围,发现异常情况直接在PDA上标注,并传回到系统,系统会自动启动异常事件处理流程。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过去总是被我们独立看待,各成体系,各自为政。
然而,大规模城镇化下的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体系建设,需要管理者从更整合的视角,系统化理解城市不同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例证: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设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希望延长纽约市民的平均寿命,于是他综合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城市系统,从而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整合改进医疗系统、减少犯罪、促进公共服务、改良交通系统、建造智能建筑以提高安全性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纽约市民人均寿命增长了18个月。
这样的成功,除了需要管理者的眼界和经验,还需要适当应用诸如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这样的信息化平台,支持城市各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统一的运营管理。
居民对所居住的城市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他们希望过高品质的生活,有高效的交通和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来满足经济发展及健康就业市场的需求;他们希望参与到公共话语中,并希望城市管理者卓有见地。满足这些期待并不容易,需要城市管理者完成深刻的思维转变,以构建智慧的城市为起点,建立一个积极可行的发展战略,借助信息科技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可以为人们所产生的价值,最终成就智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