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半年工夫,上海的普通百姓也能请来网格技术为出行当“参谋”。
昨天,中英两国20多名网格技术专家汇聚沪上,参加中英科研信息化(e-Science)研讨。会上,上海网格项目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网格计算中心主任李明禄教授透露,一项名为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的应用网格研究即将走出实验室。
整合计算机资源
网格技术,对许多人而言还是个新名词。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张巨网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资源整合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共享,原本靠单个机构无法实现的大规模计算、模拟实验,就会变得更便捷、更精确。
城市瞬息万变的交通信息纷繁复杂,想去一个地方,怎么走不塞车,网格技术会帮你仔细谋划。
据李明禄教授介绍,目前已有3000多辆出租车、100多辆公交车参与了交通信息网格试验,车上的GPS终端增加了一项新任务——采集即时交通信息。根据车辆提供的位置、车速等数据,参与网格试验的多台电脑会“联手”进行海量计算,便能精确地算出道路畅通情况,并用红、黄、绿3种颜色标识动态路况。
规划出行方案
其实,网格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在上海街头悄悄“露脸”。矗立于71路等公交车站点的4块电子站牌,能显示下一班公交车的抵达时间和距离,这就是交通信息网格技术的一个方面。在未来5年内,电子站牌将推广到各公交车站。
此外,网格技术还能为你规划出行方案,比如从A点到B点在不同路况下走什么路线最快捷。明年上半年,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将在上海城市交通网上与广大市民见面,今后,还会向手机、PDA等手持终端及车载终端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
交通信息网格仅是上海网格的一项应用,作为中国五大网格之一的上海网格,目前整合了上海市已有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海量存储能力,连接了上海主要的网格计算研究机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复旦大学)和华东计算所、上海城市交通信息中心等应用单位,形成了聚合计算能力6000亿次/秒、聚合存储能力4TB的上海网格试验床。
据悉,今后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旅游甚至网络游戏等领域,网格技术均有不错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