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战略,高度重视民生发展,将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提升全区城乡困难群众幸福指数。2011年,全区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7.43亿元,并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提标、城乡医疗救助和贫困大学生救助等多项业务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群众办的“十二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创新社会救助机制、方法,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内蒙古社会救助一大特色。
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内蒙古自治区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施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一五”期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年提高。2011年末,自治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均排在全国第7位,在少数民族地区排名第一位。
2009年以来,自治区逐步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随自治区经济增长而逐年增加的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与补助水平之间的比例日趋合理。同时,自治区不断强化政策监督,出台了社会救助责任追究和督察工作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形成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良性工作机制。例如,2010年,扎兰屯市推行了城乡低保自然消减制度,建立“扎兰屯市听证成员库”,实行低保审批听证会制度,低保审批权限由民政局转交市政府授权听证会审批。全区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又迈进了一大步。
社会救助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2007年,包头市开始探索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成为自治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的代表之一。包头市依托市民政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对城乡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内容和流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上与自治区民政厅联通、横向接入市政府电子城域网,下与旗(县、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依托各级社区中心办事大厅,实现低保三级联审联批。
有了包头市先行的成功经验,2009年,自治区开始在全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以城乡低保业务为重点的民政部门网络平台和业务软件平台。2011年底全区实现城市低保网上审批并完成农村牧区低保信息数据录入工作,逐步实现对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的自动比对,严把城乡低保对象“入口关”。
大力度推进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
自治区现有农村牧区五保对象9.15万人,其中集中供养2.76万人,分散供养6.39万人。共有五保供养服务机构572所。全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集中和分散供养平均标准达到年人均4858元和2823元。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2011年,自治区下发彩票公益金资助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自治区补助一类地区、二类地区和三类地区新增床位每张5000元、7000元和9000元的标准进行分类分档补助。同时,根据各地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规范管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地方财力程度等因素设立以奖代补资金,加大对项目建设资金的资助力度。2011年,自治区共下拨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资金1.06亿元,新增床位1.66万张,使全区供养能力达到45%以上。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自治区注重发挥各项政策的合力,不断提升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自治区政府下发文件,建立了临时生活困难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物价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时,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