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微博持续2010年迅猛发展的势头,日益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微博问政更是蔚然成风,政务微博从2011年初的5700多个迅速发展到年底的5万多个,被专家学者们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在发展中已经日趋成熟,开始不断寻求模式上的创新,“微成都”开创城市微博模式,成为政府应用新媒体塑造地方城市形象的“代言者”,2012年初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首届政务发布微博模式探讨高峰论坛上,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经验走向全国。
在全国政务微博井喷式的增长中,“微成都”以其“微成都,无距离”的传播理念领跑城市微博,其作为代表一个城市的政府微博,“微成都”在微博中自称“小微”,从“小微有速度、小微有态度、小微有温度”这3个网络维度出发,不说官话、空话、套话,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发布,还积极传播成都特色城市文化,成为外界了解成都的又一张名片。截至2012年3月,粉丝数量已突破400万,当之无愧为“全国第一城市微博”。笔者将从微博的速度、温度及态度这三方面来剖析“微成都”的传播特色及如何发挥这“三度“在地方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微力量”。
一、微博有速度——体现微博即时性和活跃度
喻国明认为微博是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其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如今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迅速更新,为微博信息的及时发布、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和分享信息,速度成为微博致胜的关键之一。过去一年,政务微博数量增长迅速,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僵尸微博”,信息更新缓慢,互动性不强,政务微博没有发挥好其行政作用。城市微博“微成都”在信息传播中力求速度,充分发挥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成为全国政务微博的成功典范。
1、信息发布要迅速
政务微博作为官方政府的信息发布平台,要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成为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避免虚假信息的谣传。新出台了什么政策法规?城市发展有何新变化?有何最新道路交通信息?哪里有好吃的美食……“微成都”代表官方第一时间发布最新动态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通过“独家联播”、“这里是成都”两个栏目打造独家发现和新鲜资讯,其每天以“早安成都”开始,以“晚安成都”结束,微博更新时间从早晨7点半到晚上10点半,时间跨度长,更新频率高,微博活跃度高。
2、与受众互动要及时
微博及时互动的传播特性在当前政务微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官方政府通过微博积极与网民交流互动,架起政府和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城市微博代表一个城市的官方形象,要和网民平等的交流沟通,听取网民们的心声和呼声,并努力解决好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树立亲民的城市政府形象。201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长葛红林通过微成都和网民及时互动,积极听取广大市民的声音,为成都发展集聚群众建议,建立起成都市民与政府之间的新的网络桥梁。
3、对重大突发事件回应要及时
因为其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新闻发言人”作用日益突出,官方政府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事件给予权威回应或者表达官方态度,掌握信息的话语权和主动权,避免造成误会甚至谣言的滋生,破坏政府和城市形象。在对突发性事件的回应中,官方政府要坚持第一时间和态度诚恳的原则,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4.29四川成渝高速车祸”突发事件中,“微成都”及时行动,发布现场7死4伤的伤亡情况、事发原因及交通运行情况等官方权威信息,并且对其他车辆的绕行路线提出合理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为突发性事件的解决做了正确的舆论引导。
二、微博有温度——体现微博亲和力
政府官方通过微博以最贴近的方式发布信息及与受众平等对话交流,改变了过去政府“遥不可及”的印象,这是政府形象的一个巨大转变,也是人们了解城市的一个新平台,微博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应该告别严肃、正统的宣传式传播,走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多体现地方城市的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向浙江微博提出要求,号召向“微成都”学习,尤其在形式上要向微成都看齐,做到生动活泼。“微成都”从传播形式、内容及其他手段上不断尝新,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关注度极高。
1、传播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受众接受心理
微博140字的内容,要吸引受众眼球,必须要让文字易读、易懂或者是个性化,避免空话、套话,大话。据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的调查数据统计,微博用户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比例高达67%,基于微博用户年轻化的特征较为显著,口语、时尚化的语言风格更加符合他们的接受心理。“爱吃火锅,更爱喝茶,不爱没有阳光的天空;爱摆龙门阵,爱打望,不爱没有田园的水泥森林……我叫小微,在成都,爱成都!”这不是一个普通人的“凡客体”介绍,而是成都政府在腾讯微博上“微成都”自我简介。这样的一段自我介绍不仅凸显了成都这座城市悠闲宜居的生活方式和特色文化,在语言上更是给人亲切和温暖的感觉,仿佛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知心朋友,在日常的信息发布中,其语言大多延续这种生活活泼的话语风格。
其次,传播内容要充分结合文字、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在这个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无图不真相,单一的传播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多种传播形式的结合更有真实性和说服性,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2、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城市生活,突出地方城市的特色
随着地方政务微博不断增多,同质化现象也开始出现,微博不应该是简单的数量增长,更应该要重质的提高,内容创新和多样化是关键。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求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同样突出内容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政府官方政策、法规等硬新闻的发布,还要深入到城市市民生活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打造出丰盛的“城市大餐”。“微成都”在内容打造上,坚持多样而不杂乱的原则,根据不同分工,设置成都小微、独家联播、成都好吃、小微帮忙、小微曝光、小微有态度、你好成都及成都摄友八个栏目,涉及城市建设、饮食、、交通、经济、政治、公益、新闻及旅游等,将城市各个方面呈现出来,服务市民,也树立了地方城市的对外形象。
在内容丰富多样的条件下,同时还要注意城市地方特色的凸显。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特色各不相同,城市微博在形象塑造中要以地方特色为主线,打造与地方城市风格和特色相适应的内容。微成都于2012年初开设“百姓故事会”栏目,发动成都老百姓讲述成都故事,有关新老成都风土人情、名人历史、文化传奇、街巷典故等,突显出很强的地方城市特色。
3、多方微博平台互通,形成“微博群体”聚合力
随着地方政务微博数量的增多,政务微博的职能也逐渐细化,不同的政务微博有着不同的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为了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效果,地方政务微博之间开始相互借力,积极合作和互动,“微博群”的传播力将日益突显。“微成都”独创城市微博的营运模式,吸引众多本地政府类、机构类、媒体类的官方微博互动,如“微成都”与成都市残联一起推动关爱残疾人的“橙丝带行动”,在微博上率先发起并不遗余力地参与推广“橙丝带行动”,帮助城市这一弱势群体,集聚社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微博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平台,更是温暖的汇聚地,微博群形成的传播效力不仅有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同时也能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关注“微成都”,就可以在其微博上发现一大批与成都城市生活、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政府、机构类官方微博,它们在“微成都”的带领下形成成都“生动活泼”的城市微博群。
三、微博有态度——体现微博传播引导力
微博的自媒体特性和草根性使得它在很多时候成为人们情绪和情感的发泄地,驱使了“舆论趋势”和“众意”的产生。这种“舆论趋势”通过微博核裂变式的过度放大传播后,往往会模糊事件背后的真实,有时还会走向极端,引发“舆论风暴”,政务微博代表官方政府,承担着社会监管的职责,有着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应该及时引导公众舆论,避免“舆论风暴”的扩散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不和谐。作为代表成都政府的官方城市微博“微成都”在舆论引导中坚持中立、客观的态度,适时进行议程设置,吸引受众注意力,担当好意见领袖,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1、发挥议程设置作用,引导受众注意力
微博时代带来的海量信息,使得受众在信息的海洋里是个“过客”,信息只形成了瞬间印象,没有在大脑中发挥持续影响,微博要提高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就应该适时对传播信息进行议程设置,主动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微成都”在议程设置中,重点突出,以城市形象宣传和塑造为中心,形成了风格定位鲜明的“城市微博”。2011年成都西博会期间,微成都以聚焦西博会为议题,对西博会的相关动态新闻进行直播,引导受众积极关注西博会,关注成都,树立了成都良好的对外城市形象。
2、充当好意见领袖,积极引导舆论
政务微博作为官方、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在信息传播中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具有在微博空间充当“意见领袖”的优势。随着微博中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及谣言的充斥,政务微博应充当好“意见领袖”的职责,在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及敏感话题中,积极引导舆论正确走向。“微成都”中的“小微有态度”栏目结合当前热点新闻或者社会现象即时表达自己的态度,针对最近吵得很火的“占领男厕所”运动,小微表达观点:女性如厕难最终要靠增加蹲位来解决,把男人关在外头,不是解决的办法。两会期间,对于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各种议案,如“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小微及时表达态度“赞,叫停评三好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引导网民积极交流和讨论。
3、创新运营模式,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政务微博作为官方的一个宣传窗口、工作阵地、服务平台,要想充分发挥其行政功能,需要加强对其维护和管理,现在政务微博的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都设有专人负责微博的运行和监管,保证信息发布和反馈的即时性、有效性及安全性。“微成都”在运营模式上开拓创新,成都政府和腾讯微博成立了联合团队,成都政府方面派出了6个专职人员进行运营,与企业共同运营地方政府官方微博,结合良好的信息渠道与专业的企业信息服务,积极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