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对省军区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的趋势,使得提高战争动员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战争动员的速度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因素,初战即意谓决战,交战双方都力图以最高的速度夺取战争初期的战略主动权,只有在战争爆发之前的短暂时间内,迅速而有秩序地完成武装力量的动员扩编和战略展开,使国家或局部地区在最快的时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轨道,才有可能争取主动,免遭失利。因此,如何发挥好省军区部队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动员的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雄厚的动员基础
为了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快速地进行战争动员,必须在和平时期不断积累和提高战争潜力。一是提高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增强战争的物质潜力。现代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支撑现代战争,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综合国力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世界范围看,军事大国多是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才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二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增强战争的精神潜力。精神潜力主要包括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对战争意义的认识及支持程度、对战争残酷性和长期性的承受力、各阶层群众的团结和民族关系状况等方面。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是战争精神潜力最深厚的源泉。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坚忍不拔精神、勇于吃苦耐劳品质的人民和军队,可以创造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必须在人民群众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不断健全国防教育制度,采取适应新体制的国防教育新形式,充实国防教育的内容,把政治教育、革命历史教育、光荣传统教育、国防科技教育统一起来,使公民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战备意识和危机意识,自觉履行国防动员义务。
二、建立快速高效的动员机制
要实现动员的快速高效,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动员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战争征候,迅速实现平战转换。一是建立反应快速的情报系统。要充分运用卫星侦察、空中侦察等现代化的侦察手段,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加快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反馈流程,及时掌握战争爆发的征候,预测战争发起的时间、敌方可能使用的武器装备、战争的规模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等,使动员的决策机构及时掌握战争威胁的情况,使动员既不失之过早,影响和干扰经济建设大局;又不失之过迟,贻误动员时机。二是建立完善的战争动员领导体制。战争动员领导体制,是国家为组织战争动员工作而建立的组织领导系统,及对其职责、权限、相互关系和有关制度所做出的规定。完善的战争动员领导体制,是国家有效进行战争动员的基本保证,是实现快速动员的关键,只有建立健全动员领导体制,国家才能迅速实现平战转换,战争潜力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战争实力,完成战略展开,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提高动员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传递的快,各级动员机构及公民才能迅速行动起来;传递得慢,人们得不到国家动员的信息,就无从行动。所以,要统一协调军队和地方系统的通信网络,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网络、运动通信等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把动员令下达到各级动员机构、有关单位及公民,确保战争动员快速高效地实施。
三、建立合理周密的动员布局
动员布局是为了快速有效地实施动员而对人力、物力、交通运输、防护措施等有关方面的全面安排。战争动员的各个方面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其关键是他们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此,一是动员布局要符合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的动员布局,是以国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战争威胁程度的判断为前提的,在主要战略方向、战略前沿、热点地区有应急之人力、物力,同时又有稳固的战略后方,积蓄起持久战争所必须的力量。地区的动员布局,要综合考虑国家赋予本地区的作战和动员任务,本地区受到战争威胁的程度,本地区的地理环境,驻地军队的军兵种构成等诸多因素,合理分布后备兵员、军工企业和交通运输力量,确定民用企业、科技力量等方面的动员对象。二是动员布局要符合专业对口的要求。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兵员构成中专业技术兵的比例越来越高,动员的兵员如果专业不对口,或者对口率低,就必须重新动员、编组、调整,这样就会延缓动员速度,难以达成快速高效。因此,必须在战前就对各军兵种特别是专业技术兵的后备兵员储备情况心中有数,做到战时对口补充。三是动员布局要适应便于机动的要求。能不能实现动员的快速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物力能否快速机动到前线。因此,后备兵员与战略物资的储备、拟转产的工厂等,都要考虑交通运输的因素,尽可能靠近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线。
四、就地动员,就地补充,提高动员时效
在现代战争中,各种高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将可能造成地区分割,交通堵塞,通信中断,运输和联络都会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后备兵员及各种作战物资迅速由潜力转化为实力,必须实行就地动员,就近补充。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动员时效,以“空间”换时间;又有利于减轻战时交通运输压力,减少兵员及各种作战物资在集结、输送中的伤亡和损失;还有利于防止交通运输线被破坏造成兵员及各种作战物资逾期不至、衔接不上的被动局面。为实现就地动员、就近补充,在平时的动员准备中,要使动员区域与行政区域对口,领导关系直接,简化动员程序;在预定组建部队的地区和有扩编、补充任务的部队驻地,实行征集、复退、训练、储备、集结、动员一体化,做到同一军兵种的兵员、干部、作战物资的储备相对集中。准备部分转产或全部转产的工业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及其他军需品要符合系列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要照顾到当地驻军的需要。在实施动员时,坚持就地动员、就近补充,力避舍近求远,互相交叉。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