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数字故宫神游五千年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4

   导语:到过故宫的人往往意犹未尽,没到过的人常常心驰神往。

  我们眼中的故宫,是紫禁城的百年云烟,是戏文里的宫闱之战,还是宫墙柳,抑或是国宝展,华丽而喧嚣的影像片断烙在每个人的心里,却难以连成一幅完整的历史长卷。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古宫殿建筑群,拥有超过百万件的文物藏品,样样美轮美奂,蕴涵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神采。故宫之大,故宫之深,就连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的故宫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也感慨道:在故宫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对故宫不了解。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更深地了解中华文化,如何更长久地保存、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这是故宫信息资料中心的使命。

  在这个靠近故宫西华门的雕梁画栋的古老院落里,有世界上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和一群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年轻面孔。从1997年底组建、1998年挂牌,到今天,故宫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已经8年。采访的那天,记者看到在飞檐红墙内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围坐着在讨论办公自动化的方案。胡锤很欣慰地说:“我们这个部门有三分之二是未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不只是我们几个老人在做这件事情。”

  数字故宫比你想象的大

  故宫的信息化,将使故宫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突破受古建环境及文物保护等问题的局限,打破在展示、收藏、保护等管理机制、工作方式上相对滞后的传统手工作业状态。它将源源不断地把故宫中珍藏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给世人,这是故宫跻身于国际一流博物馆迈出的重要一步。

  8年前,故宫博物院的领导就认识到,要旧貌换新颜,必须搞科技创新。成立资料信息中心的中心任务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故宫落后面貌的支点和杠杆,使其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行列。从无到有、从一知半解到渐入佳境,经过几年的努力,胡锤和他的同事们在工作中摸索出传统博物馆建立信息系统的一些规律,不同于银行以数字、图书馆靠文字信息的特点,博物馆的信息系统建设是以影像为核心资源。“我们的信息系统中是以影像为核心的,可以非常方便地调阅文字信息和相关影像。”胡锤介绍道。

  以前胡锤是故宫的摄影师,做摄影师的时候他为了把照片拍得更好,不得不使用数字技术来提升影像的质量和管理利用的水平,后来渐渐走上故宫的信息化建设这条路。因此,胡锤深知影像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要。

  “我们在影像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建立了影像采集的流水线,建立了影像相关资源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之上推动核心管理数据库的建设。我们加强了数字资源信息采集加工, 通过资源管理数据库来推动办公自动化平台和数字化展示平台两个平台的建设。”

  说起“数字故宫”,很多人联想到的是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博物馆,而胡锤说:“以我们的理解,‘数字故宫’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整个故宫博物院的信息化建设。当然其中包括了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推动数字化的文化展示。”

  经过资金的陆续投入,前后四五期的建设,现如今,故宫博物院内的计算机网络都是千兆到桌面、核心交换机为万兆的系统,所有的办公室,所有的行政业务科组都通上了计算机网络,全院布设了将近1500个信息点,其中做影像数据加工的计算机是千兆到桌面。

  在信息加工平台建设方面,信息中心有专门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影像采集的工作,并建立一整套的流程系统:过去的传统影像是胶片加工的,现在正在全部改为数码影像。胶片加工全部转换成用数码影像制作,通过规范的采集流程,让影像资源自动进入数据库,自动进行网上发布。整个拍摄自动进入信息系统来进行信息系统管理,所有的资源采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内部网上发布,让资源采集尽快地服务于一线的业务工作。

  在影像系统的建设中,胡锤还不忘强调影像的质量:“我们特别强调,影像水平的提高是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最核心的部分。作为文化展示、文物管理,影像本身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只是看你技术层面做的怎样,好的影像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影像系统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影像加工的过程中加入了最新的色彩控制,屏幕校正等全环节的数字加工的手段来保证质量。”

  在给笔者展示的一个Flash动画中,展示了如何用色彩管理的手段做大影像的拼接过程:先把一幅画的部分一段段拍下来,每一段都建立专用的色彩管理曲线,最后把曲线嵌在文件里拼接,做成一个完整的影像。此项技术已经被用在一系列的展示项目里,如《清明上河图》的影像制作。

  另外,在做影像技术加工的过程中,为追求高精度影像,信息中心已经探索出一种珍贵书画文物的数字仿真复制的技术,数字仿真国内做的很多,但做到故宫这种水准的还很少。日本二玄社,文物古书画的仿真在业内是最强的,但在小幅绘画的高精度文物数字仿真领域,故宫已经不亚于世界上最好的水平。

  在如万花筒斑斓繁复的影像资源库里,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你要使用的影像。在采集过程中为了方便使用,除了影像管理系统中影像的自动发布、古建筑影像在古建系统中自动发布,还有一个综合的数字影像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影像。

  此外,还有文档影像的数据库。除了文物,还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也用影像扫描的方式被做成了影像。如果要看到这些文档的原始数据,在你检索信息后,文档影像就自动调出来,并可以做到快速地翻页阅读。另外,在古建筑的领域,也运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测量技术,把数据采集起来用于古建文物保护上。信息中心与北京建工学院和国外的一些机构合作,用三维激光技术扫描测量,然后建模、制图,附以直接测量到的数据。古建信息系统是一个资源信息库,可以查到各种各样的图纸、图片。

  院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中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博物院里的签批、工作请示都在网上实现,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办公平台底下。故宫原来用了多年的原始手工的文物账册和卡片现在全部变成了电子账。据信息中心的达维珈介绍,只是将海量的文物卡片整理入电脑,相关科室就做了两年多。现在系统仍在建设过程中,超过70%的文物已经理清。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管理那些故宫过去传统国有博物馆的繁琐事情,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且大大提高了院内的效率。

  虚拟现实助你畅游

  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红墙外的人们说起数字故宫如何如何,往往指的是这方面。数字文化展示平台有几个项目。最主要的一个是,故宫博物院的互联网站。故宫博物院网站的建设,是从1998年开始的,历时3年多,耗资1200万元人民币。此期间,完成了光纤线路的综合布线,建成了院内千兆局域网,进行了文物底账和文物影像的数字化工作,开发研制并开通运行了文物管理系统软件。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资料信息中心内组建了专司互联网内容编辑制作的行政机构,组织了有院领导集体参与、包括院内各学科带头人参加的网页编辑委员会,保障信息经常得到更新,以全方位地展示故宫博物院丰厚的文化底蕴。现在这个网站日访问量都在60万次点击量以上,有16个栏目,且每个星期都有新的内容添加进去,每个月都有在网上订制的虚拟展览,网站上有好几百万的文字量和两万多个的影像文件。在网上博物院这个栏目里,大家每月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内容。在现实中故宫不见得每个月都有新展览,但在网上却得以实现,且每期必有不同的专题推出。在国家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文化网络年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网站。

  如今,在故宫里出现了一个虚拟剧院。“天子的宫殿”系列节目是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经过2年的共同努力,制作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关于故宫的大型计算机作品。研究所有关负责人称,作为高精细虚拟现实作品,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宏大作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现已制作完成了两部节目,第一部是《太和殿》,第二部是《三大殿》。完全是用计算机实时三维建模技术渲染出来的虚拟现实剧院,这在国际上具领先水平。

  记者在故宫太和殿西侧原清朝内务府遗址上新建的研究所看到,外表看仍然古色古香的内务府,内里已经成了高新信息技术的实验场。这里设置的最新高清晰虚拟现实演示厅,拥有高4.2米,宽13.5米的曲面屏幕,通过大型电子计算机实时描绘高清晰度的虚拟现实图像。这一环境,可以使置身其中的人们通过独特的视点移动,感受只有数字化技术才能实现的新型沟通空间。借助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观赏者都可以在此场景中自由地漫游,不仅感到身临其境,还可以按自己的心愿,想看哪就看哪,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由于这个展示还是个实验性的项目,尚未公开对外。且为打造沉浸式的剧院,只有50个座位,这种接待空间对目前故宫这种开放量是不可能公开对外。等到游客能够自由体验还需时日。

  在现在故宫的某些展厅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数字化展示项目,比如多媒体的展示和电子画廊。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陈列由于受到资金、展室等条件的限制,展出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文物闲置在库房里。因此,可经常将藏品数据库中的文物进行分类,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文物的网上陈列。可以采用虚拟现实、三维空间、图像、声音、超文本链接等多媒体化的方式,这样可以弥补文物的实体陈列因受多种因素限制而不能经常更换的缺陷。

  多媒体展示当中,系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把文物影像打印出照片,做出明信片,还有高清晰的数字电影。院藏珍贵书画的电子画廊让你可以看到名画珍品的高清晰影像。通过对屏幕中某部分的点击,在一张画中能够实现瞬间零等待看到画的细部。多少个G大的影像都可以在瞬间打开。此项目10月6日院庆的时候刚刚完成,已申报国家文化创新奖。关于下一步的计划,胡锤说:“我们在信息化展示方面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探索。 我们刚与IBM公司签约,下一步要有更大的、更全面、立体的故宫信息化展示的平台建设。全面立体的数字化故宫展示,包括网上虚拟的、现实中导览的,其中又分定点的导览设备,针对个人的移动导览设备。这是我们的想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数字虚拟与现实如何结合,是我们始终探索的课题。全面立体、全方位展示故宫文化的项目,还是在研究探索中的项目,我们有一点经验,有一点想法。现在只是故宫网站的内容已经包罗万象,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在里面转个三天五天也不一定看的完。”

  高科技体现博大精深

  故宫博物院是集中华文化的大成之所,因此一定要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信息中心在数字故宫的建设过程中,也秉承了对博大精深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胡锤介绍说:“我们这个部门成立到现在,不算外界的支持,只是我们院内的直接投资在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投资力度还在不断加大,从明年开始,我们这个项目每年将有1000万元的投入。在全世界博物院的相应部门中,也是规模最大的。我们这个部门有将近60人。我们的信息采集、发布、利用都是合在信息中心里面,在统一的资源利用、调配中有很大的好处。”

  在故宫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与社会各方的合作。最早建立影像信息系统是从1997年开始,而最早尝试从1992年开始,与中科院软件所一起合作多年,早期与解放军总装备部的网络部合作,做故宫网络系统的建设。所有的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开发都是中科院的软件所做的。数字化的设备都是使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设备。胡锤说:“故宫的信息中心只做内容的开发,需求的提出和项目的管理,技术层面的开发还是依托社会上有实力的‘国家队来进行’。”

  在不断地采用最新的技术方面,故宫算得上博物馆中的楷模。影像采集手段上,从胶片拍摄——扫描——数字化然后进入到系统当中到数字化影像的转轨;在平面影像中的探索中,现在完成一个独幅影像能做到8个G大;虚拟现实影院运用了三维贴膜技术,在节目加工过程中,用了很多最新的影像处理技术;网站中的两万多个影像文件利用了一些技术都可以细部浏览。

  在高精度影像制作方面,包括拍摄过程中的镜头球差(通过镜头产生的变形)如何在应用中纠正、如何储存、保管、色彩控制,这些技术都是当前影像科技中最新的技术。胡锤说起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时说:“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我们影像处理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像我们最新完成的电子画廊项目,比如《清明上河图》,院里专门建了几十万个专柜来保护,在展柜外根本不可能看清楚细节,但在我们电子画廊,手指甲缝儿大的可以放大几十倍变成全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画的细节。这种展示在国际上我们是独家的。我们引进了美国的一种高清晰浏览技术,但里面所有的应用开发、里面的文件制造都是我们来做的。用于像这种几个G大的文件的快速打开移动,去年12月这项技术才在国际上取得专利,而在我们这里已经得到了应用。只要是适合故宫使用的东西,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引进。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传输技术、无线网络的发展一定会对数字故宫的推动具有很大的意义。”

  未来的未来

  至于未来要搭建一个怎样全新的、立体的数字展示平台,现在还在众人的讨论当中。但信息中心的宗旨已经很明确,那就是:要来过故宫的人意犹未尽,让没来过的人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加深对故宫的了解。

  故宫的文化深不可测。作为在故宫工作多年的摄影师,胡锤叹道:“说起来,故宫最精华最美的东西我都见过拍过,而回过头20多年来,我反而更觉得自己对故宫了解得太少太少。故宫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但遗憾的是让世人看到的太少,我们的工作就是如何让社会上的人更多的了解故宫,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什么是故宫,按照故宫的工作者的话,博大精深才是故宫,社会上很多的影视片、很多图片作品在胡锤他们看来都很肤浅,“他们把故宫做的像个庙。体现不出这种博大精深的东西,一概都不是故宫。我们认为这有损故宫的形象,也有损中国文化的形象。我们也很汗颜,我们做的工作还差得很远,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在,胡锤和他的同事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博物馆行业里。“我们主要是选择适合故宫管理,故宫文化展示的先进技术,如何把它定制成适合故宫的应用系统。”胡锤说。

  过去必须看实物才能看到的东西,现在通过数字技术就可以看到。过去很难看到的文物藏品,电子技术使它可以无限制的展示。某些画作多少年才拿出来展示一次,拿出来以后画的纸绢质地在自然环境下的空气中很容易遭到损毁,现在你可以在触摸屏上体会它更细微的妙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技术在保证文化传播的同时还保护了文物。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其影响也无可限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随着博物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随着单位环境的变化,博物馆的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深入。

  台湾知名文化界狂人李敖曾在文章中评价故宫博物院是“只有皮,没有瓤”。在今年到访故宫之后说:“我对以前对故宫的评论,表示忏悔!”这座古老的皇城不再只是一座座雄伟的建筑群,信息化技术已经层层揭开故宫中丰富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