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信息供给要跟上公众诉求
来源:长江商报 更新时间:2012-12-07

   本报评论员熊志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属单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报告显示,32%的省级、副省级网站尚未公开有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执法监督的信息;近79%的地市以上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还未能涉及到征地拆迁、补偿方案、补助发放情况等内容。

  信息时代,以政府网站为信息公开载体已经常态化,政府网站承担的信息中转职能,越来越重要。大到公共政策的发布、财政预决算的公示、法律法规的意见征集,小到地方官员的活动动态、行政服务信息的提供,都要通过政府网站这一窗口。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与公民形成信息互动的纽带,在此基础上建立信任关系。

  整体来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在加大。在信息公开的口径上,政府网站呈现出来的内容,比以前更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教育、社保、就业、医疗等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公开的时效上,政府网站也基本能做到及时更新,体现出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在信息互动上,多数网站也告别了以往的呆板模式,不在止于公开即止,而开始注重网民对政府信息的舆情反馈。

  但是,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力度是否足够?政府信息公开,对应着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政府网站是为这种权利服务的。网站提供信息的服务义务,来源于公民获取信息的诉求。跟过去比,信息公开力度在加大,但跟公民对信息的需求相比,如果政府网站还存在大量信息盲区,信息的供给力度恐怕难言足够。

  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补偿方案、补助发放等为例,这些信息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背后容易隐藏一些矛盾点,它们往往能反映地方权力最为真实的运行面貌:比如食品安全信息,公众可由此获知公权部门是否作为;比如环境保护执法信息,能呈现出某一地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这种二元关系中,执法权力对于执法原则、目标和执法手段的定位;再比如征地补偿的信息,当涉及政府、开发商、拆迁者三方时,补偿方案就不只是干瘪数字,人们可以通过与周边地价、其他地域补偿方案的对比,来判断补偿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这种对比,形成对三者间博弈的基本判断,进而对政府在其中的影响有个大致概念。换言之,这些关键信息的呈现,提供一种事实的同时,也提供了人们对公权力运行的解读依据。

  对于这些信息,公众要求进行公开,表明人们对权力的监督,已不再局限于表层化,而是有了更深层的需求;政府网站在这些关键信息上的回避,说明政府接受监督的意愿与公众的监督需求,还存在一定缺口。信息缺口就是信任缺口,这个缺口必须及时填补,而填补的方式,不能依靠公众降低对信息渴求程度,只能是政府逐步将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暴露于阳光之下。

  政府信息公开经过了这么多年,经验不少,教训也不少。该公开的不公开,该及时公开而拖延公开,该详细公开却简略公开,这种信息公开模式最后往往都被证明是在走弯路,走弯路的结果无非是“大道消息不畅,小道消息飞扬”。政府网站作为主要公示平台,能不能吸取这点经验教训,很是关键。可以这样说,公众透过信息公开监督权力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强,政府网站的信息供给与人们的信息需求间的缺口越大,政府公信的建立也将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