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要达到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特别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一贯强调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从国际上看,世界工业化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工业化先进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最终陆续走上了以信息化打造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化作为西方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信息革命走过了主机时代、个人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正在迈入以云计算为标志的第四个阶段。在全球信息化浪潮背景下,只要我们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个历史进程加以同步考虑,重点做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设起现代产业体系,就能发挥后发优势,从追赶者逐步变成信息技术的创造者。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导战略。
从山西省看,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和部署。从太原市看,通过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我认为,进一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按照“树立标杆、整体推进、制度保障”的思路,从点和局部发展到全面覆盖,从关键环节发展到全流程集成,从企业个体发展到产业链和区域集群整合。一是树立标杆。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将太钢、太重树立为标杆企业,引导行业发展。按照细分行业,做好总体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规模化、精准化方式按行业逐步开展;二是整体推进。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的要求,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三是制度保障。强化政府引导,加快编制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建立包括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两化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