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理论框架模型
来源:万方数据 更新时间:2012-12-07

 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近年来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缺乏相应的理论分析基础,现有的关于B2B电子市场的分析并不完全适应供应链B2B电子市场。在综合分析交易成本理论、动机能力框架、感知利益、准备状况、外部压力框架、互补理论以及交易关系理论对解释供应链B2B电子市场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供应链B2B电子市场理论模型。
     现有的关于B2B电子商务市场的研究一般是建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价格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的。因为B2B电子商务技术的出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Bakos,1987),提高交易效率,这也是B2B作为技术创新被广泛采纳并扩散的重要原因。另外,网络市场更高的价格透明度,导致B2B电子市场交易以一种更低的价格进行。因此交易成本理论、价格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构成了B2B电子市场发展的理论基石。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B2B电子商务的功能也在逐渐多元化。按照功能的划分,B2B电子市场主要可以分为聚集型B2B和供应链型B2B。聚集型B2B主要是提供电子交易的平台,将多个买家和卖家积聚在一起。实现提供交易信息、匹配买卖、协商和配送等的交易机制,达到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价格的目的。供应链型B2B指的是利用EDI或者Internet进行交易自动化的B2B方式,它是信息系统支持的二元交易关系。

    可以看出,对于聚集型B2B的发展我们可以使用交易成本理论、价格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进行分析.而对于供应链型B2B而言。就不能够简单采用这些传统理论进行分析。本研究将探讨适合于分析供应链型B2B采纳行为的理论,从而为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刚刚起步,亟需理论支撑,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

    聚集型B2B电子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交易机制的完成,因此是交易导向的电子市场。而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组织的系统整合并提供专有的供应链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供应链绩效,因此是过程导向的电子商务市场,对于这种以交易过程为中心的电子市场。合作是这种电子市场的保证。

    1.1 供应链合作
 
    众所周知,与供应商和消费者构建更好的合作关系将给组织发展带来更多的好处,而更好的跨组织关系可以由更好的信息共享来实现,信息技术促进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并推动了组织关系的发展。

    目前,随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能力的逐渐成熟。供应链合作关系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供应链绩效的提高要依靠延伸性的供应链的合作关系,所谓延伸性供应链合作关系是相对于一般供应链合作关系而言的,一般供应链合作关系只包括供应商和消费者,而延伸性供应链合作关系则将制造商也纳入到供应链合作关系中。第二,供应链绩效的提高需要更为深层次的跨组织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可以降低库存水平以及其它信息不对称成本,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绩效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索。第三,为了提高供应链绩效.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被用来促进信息共享,如VMI(VeIlder—ManagedInventory)、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en·shment)等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的能力。

    但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仍然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这意味着提高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只有通过供应链伙伴间建立更为信任的氛围才能实现。供应链伙伴应该更为关注供应链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因此,高质量的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成功的保证。

    1.2 B2B电子市场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B2B电子市场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提供核心服务”进行的分类,它把B2B提供的“核心服务”分为三类:交易服务(transaction service)、互动服务(interactionservice)以及支持服务(support Service)。交易服务主要是指提供为完成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全部服务.包括产品搜寻、产品匹配、价格搜寻、支付等与完成交易相关活动的服务。而互动服务是围绕计划管理(如CPFR)、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新产品设计等活动的服务。支持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软件整合等完成82B技术支撑体系的服务。可以看出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主要属于互动服务的分类范畴,强调供应链合作过程的互动和管理。

    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一方面可以为参与方带来信息共享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信息技术成本。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的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共享的信息技术合作平台(IT—based collaboration platform)来实现,从而降低了参与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而这种投资的节约则是供应链型82B电子市场成功的重要驱动因素。

2 B2B电子市场的理论解释

    2.1 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交易成本理论对于解释交易型电子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具有两个显著的局限。

    第一,交易成本理论在分析电子市场的作用时过分强调了通过电子市场交易可以获得“沟通效应(coramunication effects)”(即在电子市场里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中介效应(brokerage effects)”(即匹配买方和卖方)。交易成本理论对于电子市场的“整合效应”(即电子市场能够使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联系得更为紧密,从而降低库存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而这正是以提供“互动服务”为核心服务内容的供应链型B2B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二,交易成本理论忽视了延伸供应链以及交易企业之间本身合作关系的存在。延伸供应链关系包括三个及以上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了“网络”结构.而非交易成本理论所分析的层级结构及市场结构,而这种“网络”结构可以通过诸如CPFR等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共享。另外交易企业之间本身合作关系的存在也不可以通过交易成本理论获得解释,比如供应链企业之问长期契约的存在,并不能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采用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的采纳动机。

    总的来说,交易导向的B2B电子市场支持买卖、搜寻和选择,并可以帮助买方发现新的购买资源,使买方发现新的顾客,对于这种B2B电子市场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论、价格理论来获碍比较好的解释。但是对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这种不是以买卖作为主要目的的电子市场而言,交易成本理论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对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采用新的理论解释框架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2.2 动机(Motivation)一能力(Abilityl理论分析框架

    Gre.wal et a1.(2001)使用了动机一能力理论分析框架对企业参与交易型B2B电子商务市场行为进行了分析,对于解释供应链型&B电子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理论框架认为(如图1),企业采用何种参与电子市场方式是企业动机和能力的函数,而参与动机又包括效率动机和合法性动机两个方面,其中效率动机主要是经济动机(尤其是交易成本节约),合法性动机是指社会规则(social norms)和制度预期(institutional expecta.tion)。合法性动机的结构因素将媒体的扩大宣传和专家建议也纳入到变量中,但是没有把贸易伙伴的影响力纳入进去。能力因素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是经验加公司参与电子市场努力程度的函数。

EDI采纳动机一能力分析框架模型

图1 EDI采纳动机一能力分析框架模型

    动机一能力分析框架将学习作为重要的能力因素。并将非经济动机(如合法性动机)与经济动机综合考量,在解析企业参与交易型R2B电子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而这一解释框架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将参与B2B电子市场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考虑进去,事实上对于交易型B2B电子市场而言,电子市场能否达到“关键规模”(critical mass),是参与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参与&B电子市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采纳行为还要受其他参与方数量和参与质量的影响。对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而言。这种相互依赖表现的更为突出,参与方在采纳前必须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行为,因此参与企业能够获得利润的多少是自身合作意愿、能力以及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的函数。动机一能力分析框架的这一缺点在EDI采纳行为的研究中被充分得到分析。

    2.3 EDI采纳行为研究

    EDI的技术接受行为一直是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研究范式对于B2B电子市场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EDI采纳行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具有一致性,因为合作伙伴间为建立合作关系都有信息技术支持协议,其最大的不同是EDl只包括标准化数据的传输(如订单等),而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还要包括过程的标准化。在EDI的研究中。研究文献对于参与方的相互依赖问题给与了充分的分析。

    2.3.1 感知利益一准备状态一外部压力分析框架。

    所谓感知利益一准备状态一外部压力分析框架是研究者在对EDI采纳行为研究过程中提出的。lacovou et a1.(2001)提出这个框架并认为(如图2),企业对于EDI的采纳行为受感知利益(即降低交易成本)、组织的准备状态(财务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外部压力(竞争压力以及大的贸易伙伴的压力)的影响。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可以看出这一分析框架不是简单从单个企业出发,还考虑到竞争对手以及贸易伙伴对采纳EDI行为的影响。

EDI采纳感知利益→准备状态→外部压力分析框架模型

 

图2 EDI采纳感知利益→准备状态→外部压力分析框架模型

    因此,这一分析框架对于研究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不但考虑到了参与方的相互依赖.而且考虑到了贸易伙伴对采纳行为的影响。但是这一分析框架对于参与方的潜在风险没有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可能导致参与方不愿采纳,比如参与方在采纳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之前已经采纳了其他信息系统,这就存在转换风险。

2.3.2 互补理论(Complementarity)。

    许多研究认为组织互补是ED!采纳行为的重要原因,所谓组织互补意味着贸易伙伴问在信息和控制系统、决策流程以及组织文化上的兼容性,这一概念的深层次的意思是跨组织系统成功需要更高层次的“治理共享”(shared governance)。因此对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如何为参与方创造“治理共享”框架,从而刺激更为广泛的采纳行为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3.3 关系交换理论(Relational Exchange Theory)。

    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也可以由关系交换理论来获得解释,关系交换理论产生于市场渠道理论。关系交换理论在解释供应链关系时比交易成本理论提供了更为完全的动态关系结构。所谓关系结构是指一系列的关系,从断裂的关系(点状的关系)到连续的关系(网状关系)。关系结构包括两个维度:决策结构和运营整合。而决策结构又包括信息交换结构、中心化结构和格式化结构;运营整合包括流程标准化和外部系统整合。关系交换理论为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提供了借鉴,比如,为了增加目标相融和合作就需要促进参与方之间的更高质量的信息交换和反馈,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也要求更为紧密。

    在关系交换理论中有很多的理论是采用政治经济视角进行的分析,按照政治经济视角社会系统包含许多组相互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经济、社会政治因素,这些因素同时影响集体行为和绩效,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a.内部经济:关系中的经济驱动因素,如交易形式和垂直经济协议以及交易的决策机制等(如交易成本理论因素).b.内部政治:关系中社会政治驱动因素,如权利、相互依赖、合作和冲突等;c.外部经济:关系存在的外部经济环境;d.外部政治:关系运行的外部社会政治系统。

    可以看出,用政治经济视角的关系交易理论分析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其分析框架更为全面,首先它包括了动机一能力框架所分析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如内部政治和外部政治因素),另外它还包括了利益·准备状态一外部压力框架以及互补理论中所涵盖的跨组织关系。因此这一分析框架对于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其潜在的缺点是没有将技术因素考虑进去。_

3 整合供应链型B2B电予市场理论框架模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解释供应链B2B电子市场中,交易成本理论、价格理论等传统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只能部分解释参与方的经济动机。而动机一能力分析框架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只解释经济动机的弊端,将非经济动机纳人到研究模型,但是这一分析框架却不能解释参与方的相互影响行为。利益一准备状态一外部压力分析框架对参与方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充分考虑但是却忽略了参与风险,互补理论可以说是以上分析框架的深化,强化了参与方的相互影响,但是仍然无法将参与供应链B2B电子市场的综合因素考虑进去。基于政治经济视角的关系交易理论分析框架更为全面地将综合因素纳入到框架模型中。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将技术因素考虑进去。因此,现有研究理论对于接受供应链B2B电子市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综合考虑现有理论的优缺点建立整合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理论框架。

    总结以上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EDI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三类因素:技术、组织内因素、跨组织因素。而基于政治经济视角的关系交换理论主要关注四类因素:内部经济、内部政治、外部经济、外部政治。关系交换理论将更多的因素纳入到框架中,但是在对供应链B2B电子市场分析缺乏对技术的分析。因此本研究整合以上研究的优点,提出影响供应链B2B电子市场的六类因素(如图3),即:内部经济、内部政治、内部技术、外部经济、外部政治、外部技术。这里的内部技术、外部技术类似于EDI研究中所提出的技术整合概念。可以看出,整合框架模型为分析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提供了更为综合和全面的体系,各类因素又包括不同的结构维度。

整合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框架模型

图3 整合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框架模型

    这一整合模型只是在理论分析的层次上提出的,其应用价值还有待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但这种研究整合思路对于当前的供应链型B2B电子市场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