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12-1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的统一。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但总体水平仍较低。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持久性的动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更多的农民变为“城里人”,他们的消费支出将大幅增加,中国的内需亦将得到极大提振。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耕地过度挤占、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环境资源超负荷承载等重重难题。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能再简单着眼于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更加重视城镇建设质量内涵的提升。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引入城镇化建设,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装备与普及服务,为城镇布局的优化完善乃至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带动支撑。

不断夯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了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解决了城乡、区域间均衡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公平的实现需要更加注重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村通工程为代表的基础网络的全覆盖,以农村信息服务站为代表的信息应用的普及和推广,打破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别,让乡镇人口可以无差别地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城市、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得以向乡镇、欠发达地区延伸和覆盖,城乡融合服务体系得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了更好的实现途径。

信息技术改变城镇生产生活组织形式,让城镇布局更加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增加10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型城市,未来20年每年新增20个人口超过50万的中型城市,到2025年, 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13个特大新兴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与此相伴的,是大量的碳排放、能源消耗以及拥堵的交通、高企的物价。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生产生活要素有机、高效的组合。城镇的规划可以因地制宜,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可以依势而建,工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更多的卫星城将星罗棋布在大城市周边,通过信息网络,他们之间完全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信息技术转变城镇经济的增长方式,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主要依赖工业化,“世界工厂”所带来的是粗放的用地用能方式,以及对城镇环境和资源的重创。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信息技术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资料的合理规划、生产过程的有效监控。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影响了城市传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转变了城镇经济的增长方式,为城镇化的推进带来集约、循环、低碳的“绿色模式”。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320多个城市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还有超过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业内人士估算,随着更多城市上马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相关服务的推出,“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信息化助推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信息化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污水处理系统、铁路运输、电力供应和公共安全等系统,将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等信息技术,这将产生大量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镇化过程中,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让更多城镇居民加入到信息消费的行列中。数据显示,2000~2011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了15%,而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则增加了36.6%,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口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让互联网普及率相应提升2.24个百分点,城镇化对信息化的拉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者在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借力,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