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12-23

    近年来,随着株洲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广泛实施和“智慧株洲”建设的全面推进,加快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市统计制度和方法改革,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透明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拟从统计电子政务的内涵、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情况及今后发展方向和措施等方面对进一步促进全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一些浅略的思考。
 
  一、统计电子政务的内涵
 
    (一)统计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和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
 
    就统计电子政务而言,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近期,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提出:“统计工作要努力实现“三个提高”,即不断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要把统计工作透明化、公开化。”因此,根据当前统计事业的发展趋势,本人认为统计电子政务是政府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政府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有效利用统计信息网络平台,对内转变传统统计工作模式,实现统计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发布等业务集约化管理,满足国家统计事业需要;对外实现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协同办公,以及向社会提供科学、完整、准确、高效的公共统计信息服务,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综合性政务系统。与传统统计工作模式相比,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如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也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
 
   (二)发展统计电子政务的意义
 
    发展统计电子政务对于进一步规范统计方法和制度,促进统计事业改革发展,充分履行统计工作职能,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推进宏观经济社会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统计业务建设。统计数据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参考,因此,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机构能否作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宏观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国统计电子政务建设重要组成的“四大工程”建设,实现了所有直报企业的数据直接汇集到国家统计局,从根本上改变统计系统多年来粗放的业务管理模式,涵盖了制度设计、企业报送、数据监测与处理、统计调查分析的全过程,使统计业务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处理,减少手工操作的随意性,从源头上杜绝了统计数据失真,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科学准确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重要前提。
 
   二是有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统计数据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众时常关注的热点,客观上要求统计部门必须提供一个科学、规范、透明、高效的公共信息平台,更好地满足党委、政府和公众的需要。因此打造一个高效、务实、便捷的统计电子政务平台,不仅有利于建立统计部门的工作权威,也能够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使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保障统计事业长远发展。
 
   三是有利于促进统计自身事业发展。按照国务院提出的有关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政府部门联网步伐,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必须适应当前政府信息网络一体化、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完成与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推动了统计事业发展。
 
  二、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一)统计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1、强化了组织领导。株洲市统计局把电子政务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统计信息化建设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全局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电子政务日常工作;明确了计算站负责统计电子政务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日常的管理维护,其他科室(部门)负责支持配合计算站工作的具体职能分工,从而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开展。各县(市)区统计部门也将电子政务作为一项中心工作长抓不懈,与市局机关相策应,形成了市县两级联动的良好局面。
 
    2、加大了网络基础建设。近年来,在株洲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统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株洲市统计局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大跨步”的总体目标,每年都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第一年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配齐了统计专用电脑、打印机和网络设备,第二年完成了县级机房及统计专网建设,第三年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统计信息系统改造工程,建立了以市县统计局两级广域网为主干,全市乡镇、街道统计站VPN网络为延伸的纵向网络和以“智慧株洲”市级电子政务内外网络为核心的横向网络,为推进全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规范了网络与信息管理。一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制定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规定》、《统计业务网管理办法》、《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办法》、《对外互联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统计电子政务建设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确定了一名有丰富经验的网络技术人员为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等进行维护升级,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三是完善政务网站建设。开通了党政领导专网网站,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更加便捷的决策支持。对统计信息内外网站进行全面改版,突出服务主题,保证信息发布时效性,加强了统计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使之成为发布统计信息、服务社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4、拓展了业务应用领域。一是建立了统计数据传输快速通道。启用FTP文件传输系统、内外网数据交换系统、个人网络存储系统和OC对话邮件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使全市统计系统用户之间、统计系统与其他部门之间都可以十分方便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二是实现了统计信息共享。统计信息内网已成为统计部门内部信息交换的重要平台,利用这个网络,基层统计人员可以快速地查询全国各地的有关统计信息、资料,有利于基层统计人员随时学习掌握最新的统计方法和知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整合了统计人力资源。自 “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以来,我们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建设延伸到全市乡镇、街道的优势,科学调度县(市)区统计部门和乡镇、街道统计站的业务力量,进行网上实时监测企业数据报送情况,既保证了数据上报的质量和效率,也减轻了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四是推动了政务公开工作。我们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利契机,规范了统计系统政务公开内容,从范围、对象以及形式、时限等方面统一格式、规范要求,并逐步做到全部上网,及时更新内容,向社会公开发布。
 
     5、建设了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配合电子政务系统的有序推行,提升统计干部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株洲市统计局把信息化培训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升了统计电子政务建设的软实力。
 
  (二)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首先,干部队伍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不足,主要是干部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电子政务工程是形象工程、领导工程和面子工程,导致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次,一些干部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泄密事件。
 
  2、业务力量有待增强。目前,市局机关在技术力量的配置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重大项目相继上马,日常维护管理业务工作量大,需要在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上进一步整合强化。另外,县(市)区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力量配备上相对较弱,基本都是兼职业务工作人员,不仅在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证工作需要,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参差不齐,与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干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增加了技术人员日常业务工作量,也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推进。
 
    3、基础保障有待完善。一是硬件设备有待完善。我们目前还没有网页防篡改系统,CA身份认证系统和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这些都将成为统计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二是软件应用有待加强。统计电子政务建设除了要有必须的硬件设备外,还要有相应的应用软件相配套。然而,由于以前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倾向于“重建设、轻应用”,导致我们在发展应用软件方面明显滞后于硬件建设,部分县(市)区统计局投入巨资购置了先进的硬件设备,却因没有实用的软件而致使设备常年闲置;有些县(市)区尽管采购了一些应用软件,但最终还是由于易用性不过硬或生命周期已到而使得效果不太理想。三是网站建设有待保障。虽然株洲市统计局内外网站分别建立了专用服务器,但由于没有备用服务器实时备份,一旦服务器出现任何故障,将导致网站立刻停止运行,影响了统计业务和对外服务的正常开展。另外,各县(市)区统计局都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服务器,通常是挂靠在政府网站或使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公用服务器,日常维护和管理难以及时跟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本部门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株洲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株洲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通过实施“智慧株洲”建设,用3到5年时间,逐步建成全市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达到“四化”效果,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最终实现全市政务领域全面信息化,电子政务初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即建设和整合统一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构建市、县二级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建设一批重点业务系统,整合开发信息资源以及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的保障体系。
 
   (二)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思路
 
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是个纵向与横向业务相结合的政务系统工程,与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有共同点,但也有特殊性,不能盲目上马,一蹴而就,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建设思路。因此,我们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遵循既适度超前,又量力而行的原则,确立了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思路。
 
  1、建立高效的政务办公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市统一、规范、高效的“智慧株洲”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纵向与横向办公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

    2、建立完善的统计业务平台。充分利用我市统计信息网络资源,结合国家“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以打造株洲市“智慧统计”信息平台为基础,加快构建全市统计系统内统一、优质、高效的统计业务平台,实现全市统计系统在同一平台对统计数据进行指挥调度、监测分析、调查处理、对外发布和综合查询等业务功能以及使用统计内部OA系统集成办公,开通市、县(市)区两级视频会议系统、社情民意调查系统等信息系统,推动统计业务信息系统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3、建立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一是着力推进株洲市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数据库建设,有效整合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保存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数据,建立集中管理的数据仓库和统一规范的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科学管理,最终形成株洲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智库,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好统计外网网站、党政领导专网及其他各种网络资源,着力拓展统计与党委、政府及社会公众的交流通道,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促进统计部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统计部门的公信力。
 
  4、建立严密的安全保障平台。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病毒、黑客入侵层出不穷,还有技术更新、雷雨、风化等自然因素和操作不当的人为因素时刻威胁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必须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备份体系,重点加强对统计数据安全的管理,在完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备份设备等日常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个更加科学、严密、完备的安全防护平台。
 
  (三)株洲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统计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度高,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必须强化组织管理,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制定科学严谨的总体规划,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要按照业务范围,对电子政务中涉及的统计业务流程、政务流程、办理时效、决策审批、信息交换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职权,强化执行,努力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水平。
 
     2、推进制度建设。根据国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等级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建设、管理、认证等法规或制度,结合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个人数据保护、政府信息登记、政务网络安全管理、网上信息管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保障其全面实施,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进行。
 
    3、突出需求主导。一是必须根据工作要求,对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简化、优化,进一步满足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通过人员素质提升、先进技术引进等措施,提高电子政务技术装备水平,并在电子政务软件开发上,选择技术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后续服务到位、业务熟练的软件开发公司,从而为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注重安全保障。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确保网络建设与安全建设两手抓。一方面,制定完善统计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信息化安全和岗位培训,普及信息化安全知识,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通过安装网络管理系统、防火墙、杀毒软件,强化和规范信息资源上网、下载等方面的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监管体系,增强网络可靠性和抵抗外来入侵的能力。
 
  5、加快队伍建设。统计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抓住人力资源这个关键因素,着力解决好干部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问题。一是通过专题培训班、个别辅导、实践锻炼等形式,分期分批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学习电子政务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和督促干部职工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二是选拔、培养和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充实我市统计电子政务建设人才队伍,特别是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备,制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规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专业人员,增强电子政务建设的专业技术力量。
 
   6、整合信息资源。充分整合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统计数据库,同时打破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消除“信息孤岛”,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促进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整个统计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