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行动,通过隐患大排查、风险大治理、问题大整改,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图为监管人员深入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和场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
编者按: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行动计划(2012—2015)》、《广西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要求和新期待,确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十个跨越”新目标,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实现食品药品监管“十个跨越”
在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上实现新跨越
一是加快推进市、县级食品安全办实体化建设,实现机构、编制、人员“三到位”。二是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督执法机构。督促各地力争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县级食品药品监督所建设,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建立健全检验监测体系,协调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强各部门专业食品检验机构建设,提高乡镇食品快检速测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四是建立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设立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点,完善农村和社区联络员、信息员、协管员队伍。
在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上实现新跨越
一是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县食安委及办公室议事规则,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食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舆情监测等联动机制,提升监管合力。二是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移送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配合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实施年度食品安全监测计划,统筹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力求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早预警、早处理。四是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方法,建立责任追究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在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上实现新跨越
一是实施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各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监管能力。加强监管队伍快检设备配备,为一线执法人员开展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实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装备检验检测设备,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三是实施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在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手段上实现新跨越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10项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治理整顿,坚决打击“瘦肉精”、“病死猪”和“地沟油”等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生产销售假药专项行动,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常态,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构建群防群控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格局。
在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创建食品药品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学校食堂和边境食品药品安全长廊。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南宁市青秀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联建共创食品安全示范工程,使广西形成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示范群体,引领和带动企业诚信守法生产经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深入开展“服务百姓、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活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对重大项目实行现场受理审查、检查、验收“一站式”服务。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工作,实现全系统政务服务“一体化”,方便群众就近咨询、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对研发审批项目,实行提前介入、专人跟踪、专门指导,做到受理快、审核快、核查快、上报快、下达批件快的“五快”服务,使审批环节更少、行政效率更高、投资环境更优。
在规范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上实现新跨越
制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相关政策措施,分类指导企业实施新版GMP,促使早日通过认证。对基础差、改造投资大、产品无市场、技术人员不足的企业,鼓励其与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好即将出台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前期工作,进一步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药品批发企业兼并重组和药品零售连锁发展。以实施新版GMP和GSP为契机,改变广西药品产业“小、散、低”格局,提高药品产业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推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做强做大。
在食品药品安全区域合作上实现新跨越
一方面,加强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食品药品安全国际合作。进一步建立合作平台,承办好中国-东盟药品安全论坛,促进与东盟药品经贸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与越南卫生部药品管理局签署药材及其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合作意向书,建立联合打假机制,有效监管双方进出口药材制品的质量。进一步加强与意大利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合作,开辟与港澳地区交流渠道。另一方面,加强省部、省际、省企食品药品安全合作。落实省部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合作备忘录,提升广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积极融入泛珠三角九省区、西南六省区食品药品监管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桂粤、桂闽、桂渝、桂黔、桂滇、桂湘合作内容,推动跨区域联合打假、应急处置、人才技术、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落实自治区政府与国药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广西医药产业升级。
在破解食品药品监管难题上实现新跨越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政策,破解制约食品药品监管发展的难题。当前,要着重在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日常监管、解决监管空白职责交叉,建立壮瑶药国家质量标准,推进南宁中国-东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创新上实现新跨越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怀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激情,发扬敢作为、善作为、大作为的精神,敢说敢干、敢做敢当,敢于“向高的攀、跟强的比、与快的赛”,铆足一股劲争先进位、跨越追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2012年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2012年,全区各级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积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打击,人民群众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食品药品监管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在2012年开展的以环境倒逼机制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意见》等7个配套政策文件。同时,配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制定食品安全保障方面配套文件。近期又审定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行动计划(2012-2015年)》及5个相关配套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破解监管难题,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一是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强化。自治区、市、县三级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级食品安全办设在同级食品药品监管局,核定了人员编制。目前,自治区及14个市、86个县(市、区)按实体化设置了食品安全办。二是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组建市、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所92个。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专三员”队伍组建迅速,明确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专干1324人,村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2.4万人。三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发布、舆情监控、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应急处置联动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各市局与区域检验所的“局所联动”机制,推动行政监管与技术支撑相互促进。
食品药品技术监督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开展全区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重点围绕提升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全区现有232家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能力现状调研,为有序推进食品药品资源的优合整合提供了依据。二是加大装备投入。2012年,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为全区各级食品药品执法部门和检验机构新配置135套餐饮食品安全快检箱、120套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快检箱和135套ATP洁净度测量仪。为14个市局、75个县局和9个检验所配备402套药品快检箱,全区形成以实验室为主、快速检验为补充的技术支撑体系。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成为西部地区首家通过认定的国家局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三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各食品药品检验所加大科研和成果转化力度,研制建立13个剂型3435个药品模型数据库。全区安排预算投入抽检验经费5444万元,用于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药品包装容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质量监管、现场跟踪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评价等。
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012年监督抽检我区生产的生鲜乳样品292批次、乳制品样品164个,结果均合格;采集检验肉和肉制品1770份,未检出“瘦肉精”残留;水产畜牧产品抽样总合格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蔬菜定性监测合格率达99.63%,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100%,出口食品合格率为99.69%,餐具消毒合格率99.6%;全区卫生部门共开展风险监测食品25类14962份,总体合格率为93.84%。二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全区基本药物抽验共完成831批次,合格814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98.0%;监督抽验共完成790批次,合格517批次,不合格273批次,靶向命中率34.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
一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自治区政府批准印发。根据预案要求,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依托各监管环节的行政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机构专家,自治区建立了10支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各市、县人民政府也制定了本地本部门的应急预案。二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自治区食品安全办两次组织开展了食品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演习演练,提高了应急实战能力。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自治区建立了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快速通报、会商、处置机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有效防范了龙江河镉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食品安全事件、“各超标胶囊”事件。同时,及时回应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以环境倒逼机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行动,着力抓好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食品安全整治方面。一是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抓住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种,针对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食品企业外租厂房仓库等问题多发易发场所、中小学校园食堂、超市等食品消费集中的单位,农业、商务、工商、质监、水产畜牧兽医、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开展食品种植养殖、生猪屠宰、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和进出口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等环节领域的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发现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依法查处和处置了非法加工病死猪案、生产有毒泡椒凤爪案,制售假冒味精案、乳制品舆情事件。二是开展餐饮环节专项整治。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和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三是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以缓解体力疲劳、减肥、降血糖、壮阳、祛斑类为重点,严肃查处假冒伪劣、非法添加药物、使用禁限用物质、标签说明书非法标识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与批准内容不一致的违法行为。全区共查处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案件25起,与公安部门联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个。
在药品安全整治方面。一是开展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对全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和处方工艺生产环节,以及经营企业挂靠走票、非法渠道购进等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二是稳妥处置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按照国家局的统一部署,全区系统迅速行动,对胶囊剂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百分之百覆盖,对已上市胶囊剂药品实行批批重新检验,对不合格药品责令召回和监督销毁,对违规企业依法处理,及时客观公布相关信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整治。针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制售染色、人工增重、掺杂掺假和销售假劣中药材等违法行为,建章立制,采取对经营户仓储地址登记注册、加大监督抽验、落实统一仓库、严惩重处等措施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四是开展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通整治。重点对药品批发企业开展含麻黄碱等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专项检查,严查从药用渠道流失提取制作毒品或被滥用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犯罪案件。五是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全面检查高风险、定制式口腔义齿生产企业和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零售经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排查安全隐患,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医疗器械行为。据统计,全区共立案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1109件,捣毁各类制假售假窝点14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1起。收回药品GMP证书2张、撤销药品GSP证书3家。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逐步建立
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违法举报奖励制度。全面开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平台,畅通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问题反映的渠道。各地规范举报受理、奖励范围、奖励标准、奖励审批等制度,为及时发现案件线索,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6月,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印发了《联合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共同成立了“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共同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信息,形成联合办案格局。今年,先后指导桂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侦破了桂林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用于美容类的假药及假冒医疗器械和柳州市劲乐保健用品经营部非法制售假药及假冒保健食品等大案要案,指导南宁、防城港、河池、贺州、来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公安部门联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一批。
食品药品行业诚信体系进一步构建
一是组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信部门在全区14个设区市在乳制品、肉类食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食品工业生产企业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240家列入市级试点的企业中,确定55家为自治区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企业,1家乳制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诚信体系建设评价。二是开展诚信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在全区组织开展食品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求各级监管部门通过严惩违法和教育激励相结合,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向善、诚信自律。全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2.76万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14个、示范街106条,形成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及时发布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有效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我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图片说明:
1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平台全面开通。该平台建立了全区投诉举报一体化工作系统,即在自治区、14个设区市、76个县分别建立投诉举报中心,实现统一工作流程、统一信息流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实时将全区投诉举报信息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评估。图为该平台开通仪式上,自治区食品安全办主任、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谭明杰(右一)与市、县投诉举报中心进行视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