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交通信息化
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更新时间:2012-12-27

在线访谈:“统筹推进交通信息化 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发展大局”
 
 
访谈现场

市交通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张树森

市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主任 黄建玲

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 杜勇

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副主任 张可

主持人王媛媛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首都之窗网友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您正在收看到的是由北京市交通委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实施交通惠民工程,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系列访谈的现场。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当信息化与交通相遇,会如何改变公众的出行方式以及交通组织的管理模式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统筹推进交通信息化,共同更好地服务于首都交通发展大局”这样一个话题,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在座的四位嘉宾。市交通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树森,欢迎您张书记,来跟我们网友打一个招呼吧。
  张树森: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您好。还有我们市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主任黄建玲,欢迎您。
  黄建玲: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您好。下一位是市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杜勇,杜主任您好。
  杜勇: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您好。下一位是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副主任张可。
  张可: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一、交通信息化的含义、特点以及运用
  主持人:非常感谢四位嘉宾来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其实随着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就是精细化工作,越来越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各行各业都在推进信息化,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交通信息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张树森: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交通信息化的概念。交通信息化是指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综合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理解为,交通信息化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它涵盖交通的方方面面,其作用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其目标是更好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是统筹全市交通行业发展的政府组成部门,下设路政局、运输局和交通执法总队,对市属交通企业进行行业管理,对城六区交通委进行业务指导,业务范围点多面广,以缓解交通拥堵为重心的各项交通工作繁重。因而,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时掌握全市交通运行情况,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提升交通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行业监管、企业运营和公众出行,实现交通行业的统筹发展。总体来说,交通信息化工作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交通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交通行政工作信息化、交通企业运营信息化,更有对社会公众开展信息化服务的问题。第二、交通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创新工程,通过信息化的带动和支持,可以再造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和服务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出成果、出效果,才是政府管理的体现。第三、交通信息化是一个永恒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基础性工程。构建世界城市的综合运输体系,需要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更需要完善的交通信息化。信息化既是它的支撑、也是它的抓手,没有这样一个信息化,很难使我们的综合运输体系真正得到社会和市民的认可。在工作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交通信息化工作是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是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交通信息化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强力推进。
  主持人:好的,我想问一下我们交通信息化可有哪些高科技手段运用进去呢?
  张树森:交通信息化中高科技应用非常多,包括卫星定位、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通过卫星定位技术,让地面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车、旅游车、危险品运输车、货车乃至公路养护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历史轨迹随时呈现在眼前。管理部门可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对营运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视频图像智能分析技术,可方便实现车辆何客流监测,获取车速、车流量、车辆异常行为、客流量、客流密度、乘客异常行为等信息,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感知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健康状况,道路网拥堵情况、地面公交运行速度和乘客密度、轨道交通客流密度等,智能给出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建议、最佳出行路径选择、大客流预警和限流建议等,让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更加智能化、更加科学化。云计算技术可有效应对动态、海量、异构交通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快速获取日常管理、应急处置和决策支持所需的城市交通运行信息,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
  主持人:我记得有一广告语是“你看不见我,但我在你身边”,我认为这是对信息化很到位的形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信息化的应用,哪位嘉宾来介绍一下呢?
  黄建玲:2006年,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确定了“一个共享平台、七个应用领域”的总体推进思路。一个共享平台是指交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七个应用领域包括公共交通、货物运输、电子收费、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应急指挥、交通管理。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交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公众出行、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奥运会及60年大庆的交通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下面按领域介绍交通信息化应用成果:地面公交方面,全市65%的公交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设备,形成了以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公交救援抢修、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us Rapid Transit BRT)、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乘客信息服务、智能调度、应急指挥车、图像信息管理等8大应用系统为基础的公交智能调度管理体系,实现地面公交三级调度,提升了地面公交管理及服务水平,在日常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轨道交通方面,建成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接入了现有全部轨道线路(14条)行车、供电等系统的信息,实现了1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网络化运营与调度;全网建设乘客信息服务系统(PIS)、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和票务清分清算中心等10多个应用系统;通过地铁1、2号线信号和通信等改造工程,缩短了列车运行间隔,大大提高了安全和运输能力。出租车方面,全市6.66万辆出租车全部安装了卫星定位设备,建成5个出租汽车监控中心,开通“961001、96103”2个约车服务电话,实现了出租汽车调度、安防和信息采集。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和危化品运输方面,全部营运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设备,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营运车辆GPS监管平台,有效监控和保障长途客运、旅游客运以及危化品运输安全。电子收费方面,市政交通一卡通已覆盖我市全部公交车辆、轨道交通线路和部分出租车、停车场,发卡已超过4000万张,每天有超过86%的公交乘客和超过75%的地铁乘客使用一卡通刷卡乘车。全市高速公路建成了412条不停车收费(ETC)车道,实现全市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停车方面,建成全市停车场电子地图和停车信息平台;建成7个区域停车诱导系统;东城、西城、朝阳三个区正在建设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目前1000多个车位实现电子收费;提高停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客运枢纽方面,建成六里桥、东直门、四惠、宋家庄智能化枢纽管理平台,推进枢纽内多种交通的联动和协同管理,提高枢纽安全疏散效率,为我市快速通勤系统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道路网方面,完成城市道路普查工作,建立国内首个城市道路基础数据指标体系,建成了城市道路基础数据库;在主要进出京边界设置了一批治超站,实现市区(县)站三级治超视频监测、不停车动态称重;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实现了公路巡查巡视管理、养护管理、应急处置等功能。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形成了由网站、微博、热线、可变情报板、手机、车载导航仪、电视与广播媒体等构成的多模式发布渠道。信息发布内容覆盖了城市道路实时路况、公路施工和事件、公交地铁换乘、枢纽场站诱导等与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内容。政府管理和服务方面,建成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交通电子地图(GIS-T)、交通应急指挥系统、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平台、交通拥堵指数发布系统等,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TOCC的含义、建立过程以及运行情况
  主持人: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微博的截图信息。其实我们看到微博截图最后放大的部分,所有截取的信息后面都会有一个市交通委TOCC提供的一个文字的字样,刚才,黄主任介绍的时候也提到了TOCC,所以我想问一下这个TOCC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中心还是一个平台,还是什么东西呢?哪位嘉宾介绍一下?
  张可:TOCC是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英文简称,英文全称是Beijing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er,T代表Transportation交通,O代表Operations运行,第一个C代表Coordination协调,第二个C代表Center中心。TOCC是全国首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省级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协调中心。旨在促进交通发展模式从各行业独立运行向综合协调转变,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交通运行数据和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全面监测、动态监管、协调联动、统筹决策,建立常态化综合交通运输协调管理体系,提升北京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TOCC面向政府决策、行业监管、企业运营、百姓出行做好四大服务,实现日常监测、协调联动、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三大功能,努力打造四大中心:权威全面实时的数据中心、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中心、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行协调中心、统一对外的综合交通信息发布中心。
  主持人:我们从什么时候的开始决定建设一个TOCC,当时我们为什么要建一个TOCC,有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张可:交通的特点是行业领域众多、业务点多面广、发展环境复杂。长期以来,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限,形成交通各领域缺乏统筹协调、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信息化而言表现在系统独立运行、信息难以共享。自2003年市交通委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全市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体系的构建工作。利用2008北京奥运及国庆六十周年交通保障工作的契机,我市建立了跨政府部门和企业协调联动、各单位联席办公的综合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体系,取得巨大成功。在日常工作中借鉴和固化上述成功经验,实现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和联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成为协调解决全市交通综合性问题、缓解交通拥堵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保证。在此背景下,2010年市政府将“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的建设列入政府折子工程。按照要求,市交通委建设实施了TOCC一期工程。2010年底,TOCC软硬件环境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TOCC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综合交通运输的基础支撑,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我市提升交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次重大创新。
  主持人:那么目前TOCC运用情况怎么样呢?
  张可:通过TOCC一期工程建设,已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监测指挥大厅,占地约840平方米,主要功能区包括监测大厅、决策会商室、媒体报道间、呼叫中心,共设置72个监测值守坐席。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目前TOCC已接入了路网运行智能化分析系统、浮动车路况分析系统、北京市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轨道交通运行监控系统、公交运行监控系统、出租车实时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运输协调与保障系统、北京市交通运输动态分析平台、北京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等21个专业化的智能应用系统,形成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精华成果的综合集成应用环境,实现对路网运行、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综合运输的全方位动态监测。TOCC目前已整合接入3000多项交通静动态数据,特别是实现了全市约9.3万辆营运车辆GPS数据的实时接入,一卡通数据的接入,以及民航客运、气象数据的动态接入;整合接入了2万多路视频,基本涵盖了城市道路、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重要点段,以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枢纽。初步形成了路网管理、运输监管、公交安保等政府监管分中心和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等行业企业监控调度中心共同构成的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协调体系。为实现TOCC可持续运行,充分发挥其在综合运输监测协调方面的应用效能,2011年5月,北京市编办正式批复设立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为市交通委直属的相当于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20人,负责TOCC的日常运行管理,并承担我市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日常交通行政管理、交通运行组织协调和交通应急处置的信息保障工作,交通运行调度的事务性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发展,TOCC已培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监测团队,开展了工作日早6时至晚21时以及特殊时期24小时的监测值守,实现了工作日早晚高峰的交通运行情况重点监测和信息服务,以及针对重点时期、重点区域、特殊天气的交通专项监测分析及服务,并通过交通委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广播电视和平面媒体,向市民提供综合交通运行信息服务。
  主持人:所以我们刚才才会在微博上看到TOCC提供这样的字样,记得临近中秋节的时候,我的一大帮同事都会关注交通委官微时时更新的拥堵指数,一会儿9.2的,一会儿9.6的,包括20日的那场雪,交通指数也一度达9.4,现在您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这些指数的来源不会就是TOCC吧?
  张可:您提到的交通指数是用0-10的数字,来动态表征全市城区路网总体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有点类似于股市的大盘指数,目前已成为评价我市交通缓堵工作阶段成果的重要依据。
  主持人:对,但大盘指数高大家乐意,交通拥堵指数高大家可真害怕。
  张可:对对。也是量化下一阶段缓堵工作目标的核心指标。交通指数共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0-2代表畅通,8-10代表严重拥堵。您说的有些夸张,毕竟我市交通指数超过9的情况并不多见。交通指数是由我委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动态计算交通指数、并依托交通指数进行城市路网运行规律分析的路网运行智能化分析系统已接入到TOCC,作为TOCC城市路网运行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这只是TOCC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TOCC目前已形成路网运行、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综合运输四大监测板块,覆盖城市路网、国省干线、高速公路、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省际客运、旅游客运、化危运输、交通枢纽、民航客运、交通气象、绿色出行等13个监测领域。已在交通运行监测协调、缓解交通拥堵效果评估、公众信息服务、交通应急指挥和春运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全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体系、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具体来源说包括了以下6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日常运行监测,为城市的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城市路网运行总体动态的交通指数和运行速度进行动态监测,为交通拥堵形势研判、缓解交通拥堵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对出租车实时运行监测,为行业监管提供支撑;依托四大监测板块,全面监测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情况;在7.21特大自然灾害及之后的几次雨情中,实行7×24小时动态监测、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络,以短信特报的方式向领导报送路网运行、出租、公交、地铁、民航、铁路最新信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小客车首次免费通行,TOCC从9月29日晚至10月8日晨,实现了重点日24小时、非重点日7时至21时的监测值守,对全市交通运行总体情况,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路网、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以及民航客运、铁路客运、旅游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高速公路网运行动态和小时交通量数据,为交通运输部、北京市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交通广播等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并通过网站、微博向百姓提供出行动态信息和预测信息服务;11月3日-4日的强降雪天气,TOCC根据恶劣天气下交通运行监测服务保障的需要,及时调配监测人员开展交通运行监测和信息服务,配合交通广播、央视、人民网等媒体进驻TOCC 大厅直播报道。实现了对我市交通运行的全面掌控,为我市城市运行的高效管理和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您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除了我们发布实时交通的指数之外,我们还会预测比如说下周日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我们会提前预测出拥堵指数出行状态什么样子,包括各位出行者和单位提前做好准备是吗?
  张可:对,因特别提出的是每年的9月份,都是我们交通压力最大的一个月份,我们在9月份之前就进行了研判,预测了拥堵日,提前向社会发布一个数据,有效的宣传引导之后,缓解了压力。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您刚刚说的六大方面,那其他的5个方面都是哪些?
  张可:第二个方面是积极推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联动,为我市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同民航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机场周边路网运行情况、到发港航班和旅客情况、机场公共区出租车运力供应及旅客等待情况等动态运行数据的实时交换。
  主持人:那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听到哪得广播说,现在机场目前出租车多少多少辆,缺多少多少辆,这些是不是也由我们来提供?
  张可:这个跟我们是有关系的。另外在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联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春运期间,为33家春运小组成员单位提供一站式信息报送和共享服务。积极推进城六区交通运行监测分中心建设工作,构建市区两级的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协调体系。三是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和应用,为各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每日发布交通运行监测日报,每周发布交通运行监测周报,极端天气/重大活动发布交通运行监测专刊,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和其它运输方式相关单位提供数据服务。为交通运输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统计局、市应急办、市外联办、区县政府等政府部门提供定制化数据共享服务。数据资源在政府部门的决策中切实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依托整合的数据资源,大力推进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为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网站、微博、热线多渠道提供城市路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行动态信息服务;在黄金周、小长假和恶劣天气条件下,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直播综合交通信息和出行参考。切实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体会到了交通信息带来的便利。第五就是TOCC的建设和应用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兄弟省市、媒体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已成为全国综合交通运行协调的成功典范。已接待交通运输部、兄弟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以及国外机构共计400余次参观交流访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对TOCC进行了多次新闻报道和现场直播,展示了北京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分享和推广了综合交通运行协调的成果和经验。
  主持人:张主任想问您一个问题,TOCC已经勾起了我非常非常大的好奇心,我们公众也会问这么好TOCC,大家去参观,是不是也会对普通的市民开放呢?
  张可:这个我们又想到一起了。作为我市设立旅游开放日的首批单位,5月19日、11月24日、11月30日三次面向公众开放,接待游客约350名,让广大市民走进TOCC,零距离体验交通运行监测工作,增进公众对交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12月28日,TOCC还将举行本年度最后一次旅游开放日活动,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报名参与。
  主持人:也就是本周五是12月28号,我们会在什么时间开放?
  张可:下午。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刚才嘉宾介绍通过TOCC一期工程建设,已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监测指挥大厅,是说接下来还会有二期,三期等工程么?
  张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我市交通及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和服务精准化的更高要求,TOCC现有系统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市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持续推进的长期过程。需通过持续的建设应用和不断的改善提升,大力拓展和大幅提升TOCC应用效能,最终实现人、车、路、环境协调运行的新一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因而TOCC会有二期、三期、甚至更多的后续工程。
  主持人:比如说二期建设,我们主要是建设什么样内容,三期建设又是什么样的内容,比如说二期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建设?
  张可: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交通委明年拟启动TOCC二期工程建设,重点围绕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交通网格化管理、提高综合运输协调能力等重点工作,以应用效能提升为主题,以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精准化为核心,以构建各级协同工作平台为抓手,推进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TOCC运行监测手段,提升交通决策支持的应用效能,加强多种运输方式间精细化协调联动,提高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的精准化。
  主持人:在我们的二期建设中,对于公众出行的方便服务,我们将会主要建设哪些部分呢?会有哪些提升?
  张可:通过TOCC二期工程建设,拟构建以TOCC为统领,以政府监管分中心、城六区交通运行监测分中心、行业企业调度中心为依托,全面覆盖城市路网、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省际客运、交通枢纽、货物运输、停车管理、公共自行车、民航客运、铁路客运,各领域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市区两级协调联动的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体系。直接为百姓出行服务方面,在进一步完善面向自驾车出行信息服务的同时,将重点突破面向公共交通乘客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一是拟将路况信息服务范围由城区路网拓展至高速公路网和重点国省干线公路;二是实现重点公交通道的运行监测和客流监测,面向重点公交线路试行动态到站预报服务;三是实现轨道交通全网的区间客流监测和客流状态发布,以及重点换乘站的客流状态监测和发布;四是通过整合全市停车信息资源,为市民提供综合实用的停车信息服务。
  主持人:以后可能会拿一个终端去找我最近停车的位置,也许就会通过这里的数据传输到我们终端上面对吗?还有刚才您说到这个动态到站服务和公众有什么关系呢?
  张可:等公交线路下一趟车,预计会在几分钟到达,这个就通过手机等等就会运行了。
  三、交通出行的信息服务的现状和特点
  主持人:希望这个工程能够进一步加快速度,这样我们可能会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好的谢谢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公众交通出行信息方面的一些服务,首先请杜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们的交通出行的信息服务有哪些现状,是什么样子的?
  杜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市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交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交通问题的改善,除了依靠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需求的调控、公共交通的发展等措施之外,也需要大力推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信息服务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掌握交通运行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有效的发布给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工作的作用是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提高公众出行的便携性和舒适性,提高交通社会化服务水平。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一直在持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几年来,陆续建设开通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交通服务热线(96166)。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交通指数,城市道路实时路况,公路事件和气象,公交地铁换乘,地铁换乘通道拥挤度,驾车路线规划,长途客运出行等与出行密切相关的信息服务。目前,上述服务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认可。交通委官方网站的月浏览量达到1000余万次,在政府部门网站访问量中名列前茅。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达到39万余人,被评为优秀政务微博。为了更好的接受社会对交通运输服务的监督,2012年10月,开通了北京交通运输行业违法非法行为投诉电话(96123),接受广大市民对北京交通行业各类违法非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此外,国有交通企业也在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市首发集团等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通过网站、热线、路侧情报板等方式,向出行者发布施工、事件、气象等出行信息。市公交集团等公交运营企业通过网站、热线、电子站牌等方式,提供线路换乘、线路查询、线路调整等服务。市地铁运营公司等地铁运营企业通过网站、热线、站台显示屏等方式,提供线路换乘、地铁到站时间等服务。市公联枢纽公司通过在综合客运枢纽布设的动静态标志标识,为乘客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快速换乘诱导服务。近几年,随着交通信息服务市场规模的形成,很多第三方社会企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交通信息服务中,初步形成了交通信息服务产业链。在社会企业的参与下,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手机、车载导航仪为发布渠道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在下载手机软件、安装车载导航仪后,也可以及时了解实时路况等出行信息。总体来看,我市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已经形成了由政府和国有交通企业主导的公益性服务,由社会企业参与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并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信息发布渠道来看,形成了由网站、微博、热线、可变情报板、手机、车载导航仪、电视与广播媒体等构成的多模式发布渠道。从信息发布内容来看,覆盖了城市道路实时路况、公路施工和事件、公交地铁换乘、枢纽场站诱导等与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内容。手机有道等等,与百姓出行,密切相关内容。
  主持人:好的谢谢,这里有网友想问张书记,他就说,刚才我们说的挺好的,关于报站牌一个信息服务,就是我们公交车站有一个站牌,但是同时想问到,就是说即使我们这边提供信息量再丰富,如果终端的站牌不给力的话,实际上信息也不能让更多出行人知道,所以下一步要在站牌上面下一些功夫和力气,能够让这两个东西匹配出来,提供更好信息车站的行驶和到站的时间呢?
  张树森:这个问题请我们的杜主任来回答一下吧。
  杜勇:您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现在北京也在推这个电子站牌的建设,普通的站牌只能让公众了解到,线路上有哪些站点,但是这个站牌,除了这个信息之外,还能发布更多的快到的公交车的距离和时间。现在在长安街以及一些线路都间接开放。但是电子站牌的推进实际上有很多的施工通电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投资和运营模式的问题。所以受上市公司的影响,整个电子工程的推进过程,相对来说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我想说,就是在信息服务这块电子站牌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想法还是尽量能够运用老百姓多种的智能手机来实现相关的服务。
  主持人:其实如果说电子站牌是一种共性的信息基础的话,我们手机终端,我们各类的终端接收系统,更多是针对与个性服务的,所以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这样交通出行的信息服务,在共性和个性化的信息化需求上面,分别都有哪些应用,能够提供什么东西?
  杜勇:简单介绍一下,共性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但是发布方式一般通过网站、微博、可变情报板等方式发布。但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针对性。
  主持人:就是你在各种信息渠道发布之后,也许我不看。
  杜勇:有可能这些信息,对于个性的个体出行者是没有用的。出行者需要在发布的信息中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个性化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具有定制化的特点,一般通过热线、手机、导航仪等方式发布,具有针对性。举个例子吧,以实时路况服务为例,通过网站发布的实时路况是一种共性服务。他不能考虑出行者的所在位置和出行目的地,适合在出行前浏览。而通过手机和导航仪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手机,可以把您上班路上途径道路的拥堵情况,在您出门前,以短信的形式自动发到手机上。导航仪可以根据您的位置和目的地,实时显示、播报前方道路的路况,还可以自动变更驾车路线,规避拥堵路段。
  主持人:我想从信息集中喂养到信息按需定制,可以说是服务方式转变,其实也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见证。好的谢谢您。黄主任我接下来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们出租车的预约服务,比如说这位网友说,出租车预约服务目前还只是人工电话接通的方式,问了以后能不能更智能一些,比如说通过手机等一些终端查询充实的出租车,甚至是后台调度来实现多人合乘,提高我们出行效率。关于出租车问题,我们现在也是一直社会上专家还有媒体我们公众也非常关注,这个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您觉得靠谱吗?
  黄建玲:这个我来回答一下,出租车的预约服务和轿车服务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也是防止交通拥堵和节能减排一个很好的方式。那么北京市目前有两家出租汽车调度中心,分别是金银建出租调度中心和奇华出租调度中心。公众通过拨打96103和96106可以实现电话叫车。金银建调度中心还开发了叫车服务网站,可以通过网站实现叫车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叫车服务从电话、网站向手机延伸已成为必然趋势,相关企业也进行了积极尝试。目前两家调度中心均推出了手机叫车软件,可免费下载安装后,通过手机实现叫车服务。软件的功能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像您提到的可查看周边空驶车辆位置。这种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不是开发一个软件就能实现的,它需要车辆定位数据传输的及时性、车辆状态的准确性做基础,也需要管理制度做保障。因此,还需要一个完善过程。
  主持人:还有就是,开始介绍了ETC目前我们是412条,ETC目前的使用情况,要不要扩大车道的数量?
  黄建玲:北京市的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于2008年12月进入试运行,于2009年5月1日正式运行。近几年用户数量和ETC专用车道数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累计建成ETC专用车道412条,覆盖了全部收费站,用户数量达到88.2万,ETC车道车辆通行量占高速公路总通行量的27%。先后与多家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共建成全业务客服营业网点55个(其中自营19个、银行合作36个),联名卡发行业务网点1189个,自助充值终端8800台。预计2013年年内,通过与银行合作,可进一步发展用户约25万,ETC车道车辆通行量占高速公路总通行量比例将达到30%,将根据需要同步扩充ETC车道数量。
  主持人:那大概预测我们2013年会扩展ETC数量多少条吗?我们现在有这个计划吗?
  黄建玲:10%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四、交通信息化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接下来我们再用一点时间来关注一下,其实刚才说了这么多交通信息化的应用,除了我们去提供这些信息,我们去做一些幕后工作之外,还需要全社会,比如说终端客户,我们企业共同去参与,就是我们能怎么推动整个权势的交通信息化水平的这种可持续发展吗?
  杜勇:交通信息服务我们体会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确实需要一个上下游的企业来参与,共同推动这么一个事情。从这个推动上,根据前期工作体会,我们总结了政府推进交通信息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模式。总体来说分为“前期主导、中期引导、后期督导”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主导阶段,本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突破。具体做法是政府牵头,利用可掌握的行业数据资源,争取资金,联合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示范系统的建设。本阶段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交通运输企业虽然掌握数据资源,但其信息化工作围绕如何支撑核心运营业务来开展,因此缺乏相应的动力、精力和资金支持。社会专业做交通信息服务的下游企业也无法独立完成该阶段的工作。一是因为他们无法掌握所需数据资源,二是因为在市场没有形成之前,企业也很难进行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本阶段工作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完成,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第二个阶段是中期引导阶段,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完善推广。具体做法是政府引导,企业牵头。政府在前期主导阶段建立的示范服务继续保留和完善,作为向社会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从资金投入的角度来看,政府无法也没有必要继续开展各类个性化服务的建设工作。因此,需要鼓励上下游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企业间建立数据链和资金链的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链和市场形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后期督导阶段,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良性发展。具体做法是政府建立标准规范,以标准规范为依据,加强服务的监督工作,保障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在市场形成规模后,社会企业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参与的企业也会不断增多。如果没有标准规范的引导,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势必会造成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公众得到的信息差异性大,无所适从,从而对该类交通信息服务失去兴趣,不利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主持人:按照三个阶段发展的脚步来说,我们现在目前是处于第几阶段呢?
  杜勇:因为说,我们城市道路实施路况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工作,目前在第三个阶段我们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个国家标准和一个北京地方标准,现在标准用户已经达到了千万。
  主持人:以后提供信息服务交通信息出行服务的理念,必须要有标准,才能提供服务,否则就会退出这个市场是吗?
  杜勇:对。
  五、交通出行工作以及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其实今天聊这么多,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交管局也在提供交通出行的信息服务,今天我们说这么多,我们交通委也能提供这么大的交通出行服务,那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在交通出行方面,我们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杜勇:交管局负责我市道路秩序和安全管理。交通委负责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交、地铁、出租等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工作,两个部门职责不同,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也各有侧重。交通委出行信息服务工作的重点围绕市政府2009年颁布的《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开展。行动计划提出了2009年-2015年,北京交通综合发展的25项重点工程。其中第14项重点工程是公众交通信息服务工程。其内容包括:建设动态、静态相结合的交互式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新型公共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系统、动态停车诱导系统、驻车换乘信息诱导系统和汽车租赁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媒体和手机、情报板、车载导航等信息终端,为公众提供实时、便捷、人性化的信息服务。
  主持人:我想再多问您一句我们,曾经为了大力推广ETC,我们会在ETC的终端设备上有一些优惠,那实际上比如说像我们的导航,尽管可能这项工作是企业它可能在里面参与,但是我们为了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努力推动这项工作,也会在相关的终端设备上面会有一些对市民的优惠呢?有这样计划或者是安排?
  杜勇:终端这块还是由企业去自主研发向市场推出的。但是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现在这种能够提供实时路况终端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刚开始在2009年的时候,确实一两家的情况下,价格比较高。特别是传统静态导航,随着这两年导航终端价格降下来了,基本上传统导航是一样的,另外这里面还有汽车厂商的参与,比如说像一些汽车厂商,像宝马、本田、日产,他们会在自己的若干的车型里面会内制这种导航仪。
  主持人: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政府需要做的制订标准,制订规范制定一个我们能让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环境,至于价钱方面,就让企业在市场中自由去竞争,我们只要提供一个公平环境就可以了,好的谢谢您。接下来还有什么工作?
  杜勇:我重要想说一下,20013年在出行信息服务,我们想主要重点推两个服务,一个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工作的检测,第二个是公共交通一体化的信息服务。
  主持人:那能不能再稍微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说我们在交通出行一体化服务中,我们重点去推进哪些内容?
  杜勇:再解释一下公共交通一体化出行信息服务。目前北京市每天的公共交通客运量突破2000万次。现在通过网站、热线等方式可以查询从甲地到乙地如何换乘等通达性服务。但是车辆何时到达、据本站还有多远、车上挤不挤等便捷性服务还处于缺失状态。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公交、地铁、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一体化出行服务。前期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联合市公交集团开展了公交车辆到站距离和到站时间预测的技术研发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实现60多条公交线路车辆到站时间和到站距离的预测,正在开展测试和完善工作。下一步,将建立统一的公交信息处理和发布平台,通过网站、手机等多种方式发布,方便公交乘客查询。下面请张可主任说一下。
  张可:未来几年,我市交通信息化工作将以“安全运营”、“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为发展主线,围绕缓解中心区拥堵的工作重心,利用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世界城市”发展要求的交通信息化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综合运输服务。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以完善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为统领,围绕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提高综合交通应急处置与决策管理科学水平、改善交通社会化服务质量四大方面安排重点项目,在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更加注重成效,让市民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交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第一是缓解拥堵,路网更智能。我市将加密公路网智能化设施,扩建高速公路ETC车道,整合完善城市道路和公路信息系统,形成统一的路网管理、养护和应急处置系统。第二是公共交通更安全、更舒适。计划加密地面公交车辆智能车载设备、视频设备的安装,在重点场站、通道安装客流监测设备,完善地面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扩建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系统,满足新建线路纳入网络化运营与调度的需求。第三是各种交通运输衔接更加顺畅,交通安全应急更加快速高效,科学决策能力更强。推进TOCC二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TOCC的作用;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完善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扩建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完善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
  主持人:我想多问一个问题,刚才说了高速方面信息无死角,实际上我理解可能无死角,就是我们就要有更多摄像头的监控,那如果想达到这个无死角的话,大概是每隔多少距离来放一个摄像头吗?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算吗?
  张可:跟我们具体的公共交通路线有关系,一般来说一公里一个,应该就是实现我们这个目标了。
  主持人:就是这些摄像头的增加,只是在去拍这个高速路的路况,而不是像大家担心的像交管局一样的违章行为是吗?
  张可:我们不关注某一辆车具体的行为,我们关注的是整个路上的运行情况。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最后我们还是请我们树森书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说交通委对下一个我们交通信息化有什么样的打算和安排,因为我看您一直在写一些东西,是不是有一些新的消息来向大家介绍呢?
  张树森:未来几年,北京市交通信息化的工作,将以安全运行、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为发展主线。为了缓解中心区拥堵这个工作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逐步建设和完善世界城市发展要求的交通信息化统计,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综合运输服务。为了做好全市交通行业的信息化统筹工作,市交通委决定,在2013年的4月初,要召开北京市交通行业第一次信息化大会。我们会在这次大会上,推出一整套的支持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另外会推动一批牵动交通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信息化的重大项目。北京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以完善交通运输检测项目中心为统领,围绕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提高综合公共交通应急处置与决策,管理水平改善交通设施化服务质量,安排重点项目交通。在信息化建设中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北京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更加注重成效,让市民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交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于2013年的工作,市交通委将以民意为主导,力争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多办一些解民忧、惠民心,重民生的事件。第一就是环节交通拥堵,使路网更加的智能。我市将北京公路加密,公共网智能化建设,扩建高速公路,ETC车道,整合完善城市道路和公路信息系统,形成统一的路网管理,养护和应急处置系统。我们要从明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实施北京市高速网三个全覆盖,就是市民监控全覆盖,然后交通检测全覆盖,然后就是智能分析全覆盖。经过我们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准备率先在机场高速路和京同路,这两个基础条件比较好,又处于我们高速公路快速网当中重要的接点的一个部分,我们要在2013年11的时候争取实现。为我们全市高速公路网能带一个好头,做出示范。第二个就是公路交通更安全更舒适计划加密地面公交车辆,智能车载设备,视频安装,在重点场站、通道安装客流检测设备,完善地面公交智能系统,扩建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系统,新建线路纳入网络化运行与调动需求。一般就是各种交通运输衔接更加顺畅,交通安全应急更加快速高效,科学接受能力更强。加速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着手准备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准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完善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扩建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完善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与结构知识系统。所以在2013年的一季度末,我们这个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互联网系统和极端条件下道路保障互联网系统,相继运营,使我们在轨道交通和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保障这两个安全应急当中的重点,有很可靠的技术支撑。第四就是更好用好更大范围动态交通服务,推动高速公路市民和路况不变,扩大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到站,预报服务覆盖线路,扩大智能诱导系统,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覆盖范围推广出租车和电车服务,推广车内导航仪和手机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下一步推进,通过这个BOT的方式,正在朝阳区和东城区试点路侧停车管理系统,应该说起到了很明显的成效,这个试点如果成功以后,我们会把它这个扩展到停车系统和公建类的停车系统,使北京市停车系统也会有一个强有利的信息化的智能。
  主持人:刚才说的路侧停车,是不是跟我们以前说的咪表停车方式是一样的?
  黄建玲:不是,现在我们采用车道等停车车位检测视频和服务三位一体这么一个方式,不是我们咪表的方式。
  六、结束语
  主持人:好的谢谢,今天也非常感谢我们四位嘉宾做客我们直播间,也感谢网民们的关注,我们今天访谈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