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信息化形势分析课题组
核心提示
展望2013年,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变中作用凸显,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提升,宽带应用加速普及,信息化区域发展特点突出,移动互联网新业务不断涌现,大数据商业模式引人关注,智能工业将成为工业发展新方向,公共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现,社会与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效果突出,信息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同时,普遍服务机制缺乏、标准规范滞后以及跨国公司加快布局云服务市场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严峻挑战等问题也更加凸显。
明年形势:智能工业成为发展新方向
2012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扩散,两化融合向深层次发展,电子政务进入集成应用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以点带面扩散发展,社会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展望2013年,随着信息化向深度应用发展,普遍服务机制缺乏引起数字鸿沟持续扩大、跨国公司加快布局云服务市场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严峻挑战、标准规范制约等问题将显得更加突出。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变中作用凸显
2013年从国内看,国家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宽带中国”战略将开始实施,IPv6规模商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信息化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城市建设中得到深度应用,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统筹整合将是基本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展望201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需求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型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对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愈益强烈。国内企业近两年加快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挖掘内部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外需萎缩带来的困难。工业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的效益已有较深切的认识,不少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或实施方案。新的一年中,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将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改造企业装备、创新工业产品、提升经营效益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加速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提升,宽带应用大面积普及
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全面部署了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总体目标,通过加速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改善宽带接入条件、加强宽带应用创新与示范等工作,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促进宽带应用普及和推广。截止到2012年6月,我国宽带平均速度达到1.5Mbps。随着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深入实施,我国宽带速率还将进一步加快提升,预计到2013年年底,宽带平均速度将达到2.7Mbps。
2012年,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宽带应用大面积普及。截止到2012年6月底,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预计到2012年年底,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42.1%,2013年年底将达到46.2%。截止到2012年9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1.71亿户,比2011提年底净增0.21亿户,预计到2013年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将超过2亿户。
(三)信息化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发展特点突出
我国信息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12年第二季度,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8个东部地区网民比例高于其人口比例,而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例则低于人口比例。移动电话普及率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这种差距还将继续保持。
东中西部信息化特点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侧重于数字内容建设和信息化深度应用,“云服务平台”、“网格化社会管理”、“智慧城市”、“数字社区”、“智慧产业”等成为各省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中西部地区正处于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普及阶段,侧重于政府主导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口管理、农业水利等基本信息化建设。2013年,以东部纵深发展和中西部基础夯实的梯度格局将日渐清晰。
(四)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活跃,大数据商业模式引人关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即时通信工具功能不断增强,能实现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通信服务,并与社交应用完美融合。手机视频、手机搜索、手机微博等应用快速普及。互联网产业不断催生新兴业态,移动云服务备受推崇。2013年,移动搜索将向智能化、语音化发展;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即时通信将加快普及;高清网络视频将成为移动视频行业发展的方向;社交、评论、购物网站将紧密结合,并向“社交+本地+移动”的模式演化。移动金融云、电子商务云、物流云等行业云将迅速发展,面向个人的移动云存储、移动云音乐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让各类数据量急剧增长,大数据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电子商务中的大数据挖掘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商的业务范围,淘宝、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率先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信息内容服务商将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服务。移动互联网将结合LBS与大数据技术,开辟新型业务。2013年,将有更多互联网企业布局大数据战略,精准营销、精准服务将成为现实,面向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孕育着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用等大数据产业将快速发展。
(五)两化融合在试点评估引导下向深层次发展,智能工业将成为工业发展新方向
2012年以来,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试点示范重点项目的典型引路和带动下,我国两化融合向深层次发展。大型企业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普遍实现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招标采购、网上营销等,大幅度节约了企业成本。2012年第3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51%,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30%。2013年,装备制造、消费品、原材料行业将加快推广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长链条供应链管理、集成化生产执行系统、管控一体化、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等将成为大型企业应用的重点。贯通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服务的全程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
2013年,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为特征的智能工业将成为工业发展新方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开始应用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基于网络、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将更加受到各行业重视。智能工业的发展将促进多领域技术集成,推动工业技术、企业管理理念的根本革新,并引起产业组织的革命性创新。
(六)电子政务更加注重集成集约,公共服务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点
电子政务已进入综合集成应用阶段,各地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确立了陕西、福建和海南作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试点,并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制定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实施指南。
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逐步由面向政府内部管理转向社会公共服务。2012年,一大批经济实用、企业有需求、百姓有期待的电子政务项目涌现出来。2013年,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伴随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的电子政务将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能力。
(七)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现,社会与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效果突出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2012年,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12年4月,我国共有51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地级市41个。总体来看,这些城市大都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管理等基础性、实用性、见效快的领域作为建设起点和突破口,按照“以点带面、扩散发展”的思路进行建设。2013年,各地在基础设施信息化和部分先行项目成熟的基础上,将陆续启动智慧交通、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管理等综合性强、建设周期长、实施难度大的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将在未来2~3年显现成效。
关注问题:防止数字鸿沟继续扩大
养老、社保、卫生、教育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2013年,社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将进一步拓展深化。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交换共享将在更多医院得以应用;居家上班、远程服务将逐渐流行;社保卡将加快向农村普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一)普遍服务机制缺乏引起数字鸿沟持续扩大
2013年,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数字鸿沟”问题也更显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面向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信息服务机制。由于缺乏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普遍服务政策,偏远地区及低收入人群不能得到最基本的电信服务、宽带接入服务。因此,在西部偏远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面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政府和企业缺乏为其提供专用信息的服务意识,信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滞后。一些信息弱势群体常常缺乏起码的技术支持。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加大了特殊群体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难度,数字鸿沟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继续扩大压力。
(二)跨国公司加快布局云服务市场
2013年云服务将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的主战场之一。2012年9月,谷歌曾迫使宏灩救∠擞氚⒗镌坪献鞯囊豢钚滦驮浦悄苁只⒉蓟帷9雀栌氚⒗镌浦浞痔逑至丝绻菊诩ち艺嵩品袷谐 D壳埃Π蠊雀韪骼嘣品竦陌沧肯低吃谖夜谐≌加新饰?3.99%,国内魅族、天语、联想、华为等多家使用安卓系统的厂商都暂不具备与谷歌抗衡的技术实力。谷歌“芯片-系统-终端”的全产业链整合战略布局将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云计算可以实现跨地域、虚拟化服务模式,会带来大规模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安全监管、隐私保护、司法取证等问题。谷歌、苹果、微软等跨国企业云服务向移动平台迁移的趋势将给我国信息资源生产、传播和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三)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受标准规范滞后的制约比较严重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暴露标准规范滞后的严重性。我国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存在标准规范滞后、不统一的问题。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云计算缺乏统一的系统部署、迁移等标准,使得各厂商的解决方案无法实现互通。电子政务缺乏相关标准规范,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建成以后扩展起来相当困难,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建立,部门间业务协同难以实现。电子商务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同,导致交易过程出现障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不同系统之间接口复杂,有可能形成“智能孤岛”。
对策建议:加强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
加强信息化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化普遍服务机制、加快完善云服务产业链、加强云环境下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一)加强信息化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
第一,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以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人才培训,提高政府综合服务管理水平。第二,研究制定智慧城市总体框架。第三,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指导,将地方电子政务机制纳入顶层设计范畴,探索建立符合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第四,加强云计算和物联网顶层设计,确定物联网和云计算标准体系和标准制定的优先级,统筹谋划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政策,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二)建立信息化普遍服务机制
第一,通过政府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针对残疾人、老年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以及边远地区的用户,开发低价智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逐步填平“数字鸿沟”,使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第二,推动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第三,加强规划管理。第四,加强政策制定。健全法律体系,明确我国普遍服务的目标、实施机制、融资机制、成本补偿标准、服务商选择等。第五,完善监管机制。
(三)加快完善云服务产业链
第一,加快我国自主可控云端操作系统的研发。第二,支持自主可控云端操作系统的市场化。第三,完善我国云服务产业链。第四,培育云服务龙头企业。
(四)加强云环境下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
第一,健全法规标准。第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针对威胁和安全需求,积极研发数据安全、可信计算、隐私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第三,加强管理监督。第四,跟踪研究西方大国网络空间战略态势,重点关注网络空间军事联盟、网络战部队、多国联合网络演习等重大动向。第五,加强对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将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作为新时期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明确网络安全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全方位指导网络安全建设,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第一,要加快研究制定具有行业特点的两化融合技术标准规范,消除信息化综合集成的障碍,指导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第二,进一步开展物联网框架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等一系列物联网标准规范的研究。第三,积极研制云安全、云服务能力与质量、云开放接口、云体系架构评估认证等标准规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标准。第四,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建设,重点解决跨部门数据、业务、系统和网络的整合问题。第五,积极参加国际移动支付行业标准制定,加快移动支付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修订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