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热点解读:创新驱动 “四化同步”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12-28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中国电子报》特约专家学者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实际,对“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提高质量效益、增强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注热点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胡迟:新兴产业必须选好路线图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它能够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并为工业的未来发展给出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营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信息革命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灵魂。当前,信息技术和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突破,给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带来一场深刻变革。”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说。
 
  信息化可以加速重构我国工业生产组织体系,为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提供了新方式,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新机遇。信息化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全球化时代国家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利器”。
 
  胡迟说,对工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它能够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并为工业的未来发展给出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营模式。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5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到2020年将升至15%。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未来7年里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因此,未来应当选择恰当的技术路线、经营路线与政策路线来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可持续成长。
 
  曹立:四化同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曹立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社会历史使二者共存于同一个历史空间,也必将纳入同一个历史进程。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社会历史使二者共存于同一个历史空间,也必将纳入同一个历史进程。”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曹立说。
 
  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和持续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曹立说,当今时代,随着无线宽带、新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实时感知、泛在获取、高速传输、海量存储、云端计算等综合集成不断深入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化的本质是通过追求集聚效应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提高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制度的变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路径。
 
  杨学成:三网融合需要和谐生态环境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杨学成
 
  由于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成效不太明显,OTT类业务迅速成为三网融合的亮点。未来,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搭建和谐共生的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环境是三网融合有序推进的关键。
 
  “三网融合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战略推进的重要工程,对于繁荣文化产业、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学成博士说。目前,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已经进入试点工作的收尾阶段,2013年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一是政策层面仍然利好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与十八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目标相吻合,国家政策层面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和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二是产业层面三网融合走出“新路”。按照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迟迟不见成效,相反,OTT(Over The Top)类业务迅速成为三网融合的亮点。三是企业层面广电“国网”难产,电信陷入“流量经营”泥淖。
 
  杨学成说,在广电和电信胶着于“三网融合”主导权之争的同时,互联网以其独有的开放特性和商业模式迅速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得益者,OTT有效结合了广电和电信优势,成为三网融合当前进程中的亮点。未来,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搭建和谐共生的三网融合产业生态环境是三网融合有序推进的关键。
 
  冯源:宽带建设亟待完善投入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冯源
 
  与多数国家政府直接投入资金和出台政策支持相比,目前我国宽带发展几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投资激励不足,亟须完善宽带建设投入机制。
 
  “为落实建设宽带国家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础电信企业面对宽带发展这一系统性工程,积极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网络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源说。
 
  与国际发展相比,我国宽带发展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普及程度低,我国宽带人口普及率在绝对水平上仅为发达国家25.6%的一半。二是发展不协调,区域差距大,中、西部宽带人口普及率分别落后东部6.4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仅为5.8%,落后城市12.7个百分点,且有拉大趋势。三是网络速率偏低,目前经合组织国家电信企业提供的主流宽带产品普遍在20Mbps以上,日韩及北欧部分国家已达到100Mbps以上,我国主流速率仅为其1/5乃至以下。
 
  造成当前我国宽带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方面对宽带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宽带的战略定位尚不明确。二是宽带建设投入机制不完善,与多数国家政府直接投入资金和出台政策支持相比,目前我国宽带发展几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投资激励不足。三是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协调,宽带建设在城乡规划、征地、建设、设施保护等方面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够,住宅小区进入难、管线穿行难、基站选址难等问题普遍存在,宽带网络建设和改造进程普遍受到阻碍。下一步需要统筹规划,抓紧推进解决。
 
  董云庭: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重在坚持创新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  董云庭
 
  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旨在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贵在坚持,而坚持创新则是建设自主可控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当前,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振荡阶段,中低端产品向中国转移已处于极限,产业资本向工业化国家回流,美国和欧盟实际上开始推进进口替代战略,延续了30多年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产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就要建设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而坚持创新则是建设科学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说。
 
  创新涵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自主创新,就要坚持把人才和创新始终放在资源配置的优先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注重培养、引进、用好能从事顶层设计的技术带头人,具有国际化大生产经营管理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既懂技术、系统,又懂市场、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擅长于国际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
 
  坚持自主创新,要解决机制、环境、文化、资源等问题。要理顺工业部门的管理体制,规划、标准,政策应政出一门,统筹安排,保证自主创新有序、科学地进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资源对若干我们有能力攻关的核心技术予以重点突破,并像限制重复建设那样限制低层次的重复开发;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政府研发经费的70%以上用于支持企业按市场需求开展自主创新。
 
  要营造可以自由发挥的环境,创新首先是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选题的自由;其次是团队组织的自由和工作开展的自由,在宽松的氛围下方能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的才华。自主创新必须坚持长远效应,避免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要从重引进转向以再创新为目标,要宽容在重大创新进程中出现失败和失误。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效益,促进产业科学发展,因此技术必须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董云庭说,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旨在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调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相对的波动甚至振荡,增速会出现下滑,但不能为保增长就走老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调结构和转方式推向前进。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贵在坚持,而坚持创新则是建设自主可控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魏晓东:两化深度融合关键要“落地生根”

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魏晓东
 
  信息的集成应以与生产和制造过程紧密相关的底层自动化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纵向集成与横向集成,消除业务系统“信息孤岛”,促进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实现实体经济中的两化融合。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运作过程,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性,由于起步较晚、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落后,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并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魏晓东说。
 
  信息化一直在“天上飘”,不能“落地生根”,与工业化“两张皮”。企业的不同信息系统间、信息系统和底层自动化系统间往往未能进行有效地集成,出现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无法最大化地发挥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产生的整体综合效益。
 
  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要和底层的信息化相融合,为企业的高效运营服务。因此,需要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这是基于计算机环境和技术,将工业企业生产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经营决策系统综合集成起来的大系统。该系统包括战略管理层、经营管理层、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5个层次,包括厂级、区域级和集团级3个级别系统。
 
  信息的集成应以生产和制造过程紧密相关的底层自动化信息为基础,围绕企业核心业务进行,将所有相关业务集成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纵向集成(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上下的信息贯通)与横向集成(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同层同级的信息交融),消除业务系统“信息孤岛”,促进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实现实体经济中的两化融合。
 
  《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标准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6月1日实施。该标准使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此外,该标准也能够指导我国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沿着两化融合的正确方向发展,并产生巨大的效益。
 
  杨春立:信息消费尚需加强制度建设

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春立
 
  我国信息消费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对内需拉动的作用尚未充分挖掘,亟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以提振信息消费带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
 
  信息消费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引燃点。“宽带网络与信息终端大面积普及,促使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立说。
 
  据估计,未来3年间我国智能移动终端销售额将超过2万亿元,智能电视销售额将达到1.6万亿元,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数字内容累计消费将达到2.5万亿元。而且,电子商务、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普及,将进一步增加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未来4年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额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杨春立说,信息消费将引发新一轮投资需求热点。信息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人们看得见的市场需求扩张方面,还体现在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增长方面。预计2012~2015年,我国宽带网络累计投资将超过2.2万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将超过2万亿元。此外,云计算、物联网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保持35%的增速,预计2015年达到近2.5万亿元。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市场合计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软件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
 
  日新月异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居民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而且不断孕育着新的消费和投资热点,成为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力量。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消费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对内需拉动的作用尚未充分挖掘,亟须针对当前制约我国信息消费和投资的主要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以提振信息消费带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