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 ||||||
指标 |
单位 |
规划目标 |
实际完成 |
指标 属性 | ||
2010年 |
年均 增长% |
2010年 |
年均 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3300 |
13 |
4547.06 |
15.4 |
预期性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 |
40000 |
—— |
67500 |
—— |
预期性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6834] |
15 |
[10043] |
29.3 |
导向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431 |
14 |
1812.1 |
19.3 |
导向性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280 |
15 |
506.3 |
29.4 |
预期性 |
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51.7 |
14 |
61 |
17.9 |
导向性 |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亿美元 |
[56] |
[87.8] |
导向性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15] |
[20] |
约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5 |
2.9 |
约束性 |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
78 |
86 |
约束性 |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 |
70 |
89 |
约束性 | ||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 |
% |
74 |
78 |
约束性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 |
90 |
96 |
约束性 | ||
城镇化率 |
% |
61 |
63.5 |
导向性 |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
% |
2 |
2 |
预期性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50 |
50 |
导向性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9100 |
9 |
22814 |
12.9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950 |
8 |
10640 |
17.6 |
预期性 |
城市污水处理率 |
元 |
80 |
90 |
约束性 | ||
注:[ ]表示累计数 |
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在超前谋划、科学应对中破解发展难题,始终坚持在扩大开放、改革创新中寻求发展动力,始终坚持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中形成发展优势,始终坚持在改善民生、和谐利益中优化发展环境,始终坚持在加强党建、改善作风中凝聚发展合力,经济社会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积累形成了值得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经济体制的改革亟待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城市功能的提升势在必行。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总体上进入发展增速减缓和结构加速转型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巨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五年,我市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未来五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今后五年,尽管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双推进,扩大内需处于“黄金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双驱动,新兴产业发展迎来新空间;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扩大和提升对外开放面临新机遇;实施中部地区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双战略,长沙面临政策叠加优势。“十二五”期间,长沙发展的态势将更加强劲、增长的基础将更加坚实、率先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是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我市2007年提出了到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目前全面小康的总体实现程度达93.5%,其中经济发展、生活质量、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突破了95%,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十分接近。这就要求我们“十二五”期间,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打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总决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未来五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十二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要素成本上升的长期趋势下,我市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显著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未来五年是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纵深推进,我市不仅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国内的广泛竞争,更要面对周边地区和同类城市的直接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长沙通过近年来的奋力拼搏,经济总量连续赶超5个省会城市,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七;城市的要素集散功能、产业配套功能、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特别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全面铺开,为大规模集聚产业和人口打下了坚实基础。站在全新的起点平台,长沙只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就能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三节 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部署,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产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发展“两型”化模式,加强城市法治化管理,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和幸福家园。
“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两型”引领。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引领,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推动“两型”城市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长沙的科技、文化与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创新。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和高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坚持城乡统筹。统筹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长沙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
基本建成“两型”城市。构建形成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符合“两型”要求的内生发展模式。能源及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环境及人居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基本建成,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样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达到小康要求。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2万元,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适当考虑物价因素,2015年达9000亿元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达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2.5万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2015年达4500亿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结构调整更趋合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5000亿元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55%以上,到2015年,力争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格局;投资、消费与出口协调拉动,消费率稳步提高;城乡结构趋向协调,城镇化率达70%。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构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高,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到47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470万人左右。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形象和品质显著提升,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人才总量100万名以上,基本建成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65%以上。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提升,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0亿美元。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6%和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累计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累计分别减少1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2%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3.5%以上。
——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基本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体系。到2015年,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乡镇集镇污水处理率达8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60%。
——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40000元和200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明显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专栏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
指 标 |
单 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指标属性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547.06 |
9000 |
13 |
预期性 |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 |
67500 |
120000 |
预期性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511.3 |
1000 |
15 |
预期性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0043] |
[25000] |
18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812.1 |
4500 |
18 |
预期性 | |
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61 |
122 |
15 |
预期性 | |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亿美元 |
[87.8] |
[180] |
13 |
预期性 | |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 |
% |
2 |
2.5 |
预期性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
% |
13 |
20 |
预期性 |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50 |
60 |
预期性 | ||
专利授权量 |
件 |
6000 |
9000 |
10 |
预期性 | |
城镇化率 |
% |
63.5 |
70 |
预期性 | ||
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60 |
65 |
预期性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2814 |
40000以上 |
12 |
预期性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0640 |
20000以上 |
14 |
预期性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4.4 |
5.7以内 |
约束性 |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50 |
57 |
预期性 | ||
全市人才总量 |
万名 |
100以上 |
预期性 | |||
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
万个 |
12.3 |
10以上 |
约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2.9 |
<4 |
约束性 | ||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
95以上 |
约束性 | |||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 |
95以上 |
约束性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约20] |
[16] |
约束性 |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 |
[17] |
约束性 | |||
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
[8] |
约束性 | ||
二氧化硫 |
% |
[8] |
||||
氨氮 |
% |
[10] |
||||
氮氧化物 |
% |
[10] |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 |
% |
92.6 |
保持92以上 |
约束性 | ||
城市污水处理率 |
% |
90 |
95 |
约束性 |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 |
38.5 |
40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 |
53.4 |
保持53.5以上 |
约束性 | ||
乡镇集镇污水处理率 |
% |
10 |
80 |
约束性 | ||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
% |
30 |
60 |
约束性 | ||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 |
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两型”示范城市,国际化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形成重要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