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发展新思维彰显执政新境界
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13-01-08

发展新思维彰显执政新境界

记者 吕光社 孟一 尹彤

  从首次提出“稳定增势、提速转型、争先进位”的发展新基调;

  到首次提出“学有优教、劳有多得、老有善养、病有良医、住有宜居”式的民生新目标;

  再到首次提出“微博问政”、轻车简从、行政经费“零增长”、健全问责制度的作风新要求……

  在1月6日开幕的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仅仅只有26页,但短小、精练,务实、朴实,具体、准确,满篇立意高远,符合济宁发展实际,彰显了新一年内政府不满足“有”、力求“优”的干事创业新思维,彰显了在“落实”中求“突破”的新境界,彰显了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心情,彰显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庄严承诺。

  新目标——

  不满足“有”,力求“优”

  “报告中所提的保障改善民生部分,‘学有优教’、‘劳有多得’、‘老有善养’、‘病有良医’和‘住有宜居’,这几个热词代替了以往所提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尽管只是几个字的变化,但含义已大不相同。”来自嘉祥县老僧堂乡的市人大代表魏庆理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地说:“ ‘优教’、‘多得’、‘善养’、‘良医’、‘宜居’,这几个词充分反映了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和态度,也充分反映了济宁发展地方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实力,将来农民的日子更好过了!”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反映新思维、新境界的内容不只表现在民生福祉上,从今年预期目标、到“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引擎、加快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再到“以提高综合产出效益为着力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激发内生动力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经济跨越赶超”等,每一个章节都有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这说明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征途上,济宁对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已不再满足于“有”,而是力求更“优”。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提出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握‘稳定增势、提速转型、争先进位’工作基调”;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章节又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主题主线十分清晰明确。有煤电产业、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支撑,济宁经济总量已突破3000亿元,但通过转型发展,济宁能发展得更好。

  ——在生态建设上提出“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努力建设‘美丽济宁’”,“努力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以构筑文化高地为目标,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不满足“有”,力求“优”的理想和追求,在济宁《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不一而足。

  新举措——

  在“落实”中求“突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避免理想美满,而现实难如人意的尴尬境地,济宁在求“优”的征途上,有很大的决心和信心,力求各项工作在“落实”中实现新“突破”。

  为加快发展,济宁市委、市政府特意将今年定为新一轮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实年、突破年”,立志竣工投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健全民生保障十大体系,破解一些关系济宁长远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济宁将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力度:

  ——“落实骨干企业扶持、中央省属驻济企业加快发展政策,‘一企一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重点产业加速提升。”

  ——“实施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在融资担保、政府采购、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政策帮扶。”

  ——“优化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开辟‘绿色通道’,集中力量抓调度、抓推进,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按时投产达产。”

  ——“对薄弱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税费返还力度。督促对口帮扶县市区、部门单位和企业落实责任,协力推动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全省县域排名位次前移。”

  ……

  这些政策恰如“真金白银”,将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带动济宁各项工作在“落实”中实现新“突破”。去年5月,济宁新推全民创业政策,一年就新增民营企业3003家,“草根力量”成为济宁转型发展的又一股强劲动力,此例便是佐证。

  新作风——

  从“会内”延伸到“会外”

  1月6日10点零5分,从会场走出来的代表、委员驻足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开幕式只有一个小时,是我参会以来最短的一次。”市人大代表、圣润集团总经理宋新省说,“篇幅更短,语言更朴实、更精练,工作更实、更管用,更加关注民生,更加体现改进工作作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文风如此,会风的改变也着实让人欣喜。集中开大会时,与会代表、委员统一乘车,不警车开道、不封路、不扰民。一律在驻地按规定用餐,严格执行“禁酒令”,不外出吃请请吃。济宁市政协秘书长袁亚利表示,凡是发现吃请、请吃的情况,出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没有了红地毯,没有了拱形门、气球、条幅,但与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之路走得更踏实,而会外的群众也纷纷称赞,“这种方式最亲民。”

  会风连着文风,体现作风。“‘两会’是个风向标,也是表率。”为让好的作风从“会内”延伸至“会外”,形成长效机制,《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对政府和领导干部作风提出要求,“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标语、不悬挂横幅。进一步改进会风文风,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清理、大幅减少会议活动,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戒空话。

  “这次会议给各县市区、部门提供了一个模板。时间短、内容实、布置简单都是改进会风文风的具体体现。”市政协委员、济宁市煤炭产销协会副会长杨德凯拍手叫好。

  报告中还提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做好“微博问政”,健全咨询、问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行政权力,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经济行为,严格按制度和程序进行。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规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今年市本级行政经费实现“零增长”,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财力用在促发展、保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