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非典、禽流感、台风;哈尔滨停水,九江地震……现代城市如此脆弱。 急!“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城市安全。”专家说,但城市越大,灾害影响越巨。 急!一旦灾害突袭,有着众多人口的特大城市上海,怎么办?
应急:去年,本市启用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纳入 18个部门,集中指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由此,一条关乎城市安全的“神经中枢”渐现眼前。市民拨“ 110”,能解决急事。
“不仅如此。上海首次将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形成综合性的城市管理规划。”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应急管理和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主要起草人郁鸿胜说。
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数度调研的成果。
需 城市越大,灾害影响越大
“确实有点急。那是在还没有上海应急联动中心前。”市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肖功建说。 这位从事灾害防御工作20多年的秘书长,每年制定一份白皮书,回顾已发生的灾害、预测可能存在的威胁。
“天灾人祸面前,现代城市真是脆弱!最近松花江污染,哈尔滨全市4天断水;江西九江发生地震,数万人露宿街头,如果上海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再看上海近年遭遇的灾害:2003年非典突袭,2004年发生禽流感,今年又碰上300年一遇的台风‘麦莎’。”肖功建说。
专家们提出,由于集聚效应,城市越大,不同灾情间的关联度越大。灾情发生有叠加性和群发性,危害会被放大,形成“灾害链”。
另一方面,城市大了,相关负责部门多了,协调起来很麻烦,影响减灾抗灾的效率。 归根结底: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一旦遇上“状况”,该怎么办?
“目前,经多年经验积累,上海应对单项、多项灾种的预案和措施已相对成熟。现在,它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减灾应急体系,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中枢指挥机构。”肖功建说。
建 一个“110”化繁就简
2004年9月30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指挥大厅宣布,正式启用上海应急联动中心。
应急联动中心和卫生、公安、地铁等18家市一级职能单位,19个区县人民政府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以往部门单独应急不同,每个单位和城市的安全密切相关,由平台整合、传达、指挥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可以称应急联动中心为城市安全的‘神经中枢’。”应急联动中心干事刘皓说。
其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中枢神经”的酝酿、调研早已展开。 2002年2月,时任上海市代市长的陈良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防灾救灾应急联动,推进城市信息化;2003年9月,市委常委会上,陈良宇同志强调,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建设城市紧急处置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2004年1月,韩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建成市应急联动中心,推进减灾组织、信息和资源整合。
刘皓介绍:“中枢”建成前,把郊区有线报警电话“割接”到中心,万一不成功可能会影响市民报警。为此,市公安局特地把时间定在报警量最小的某天凌晨,同时所有民警上街巡逻。
之后,一些市民发现,拨打“110”,解决问题的时间更短了;他们不知道,数万民警曾为此通宵未眠。
效 “麦莎”考验应急体系
对“神经中枢”来说,对“110”来说,真正的实战考验是今年8月初,申城遭受300年一遇的台风“麦莎”的袭击。
这是发生在“麦莎”期间的几件事:“8月6号那天风大雨大,我下班准备做船回家,谁知当天全市轮渡都停航,又找不到车,一群人被困在渡口。”冯先生说。无奈,他就拨打了“110”,“碰碰运气吧。”他说。谁知,过了一会儿,武警战士来了,大客车也来了,一路把他们送过江。
原来当天下午4时,应急联动中心得知报警,立即启动预案,联系市交通管理局、武警总队,调集大客车在大连路和打浦桥隧道接市民过江。
从8月5日11时到7日凌晨4时33分,“麦莎”近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历时41个小时。和1997年第11号台风相比,“麦莎”带给上海的风更大、雨更猛,持续时间更长,但经济损失却少多了。 “神经中枢”的数据说明问题:这40多个小时内,上海应急联动中心一共接到13万个报警电话,向相关联动单位处警6858起,涉及到电力公司、气象局、绿化局等多个部门。
应急联动中心还及时把有关信息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提供给各联动单位,迅速解决问题。台风肆虐期间,中心的“110”呼入量连创新高,但排队数基本为零。
上海防灾抗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说,数字还说明,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对待,通过“测、报、防、抗、救、援”6个方面环环相扣,一张整体性的减灾应急网正逐渐覆盖全市。 前后衔接这张网的恰恰是市民眼中简简单单的“110”。
瞻 未来应急更关注人为灾难
“我们已基本和地震局、环保局谈妥,纳入应急联动中心,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后,我们考虑摸一摸上海救援物资的‘家底’。明确知道一些特殊抢救物资集中在城市的哪里,一旦发生紧急事件,能马上征用。”刘皓说。
他说,根据“麦莎”经验,要尽快推进区县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明确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责,“未来5年,还需努力。”
“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启用,标志着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方面,上海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郁鸿胜说,“神经中枢”是上海整个应急体系的一个部分。今后,这个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灾害,更多要关注人为灾难。
郁鸿胜是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应急管理和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主要起草人。
郁鸿胜说,在全国范围内,上海首次将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形成综合性的城市管理规划,“应急是一个城市公共安全的概念。在一个‘应’字上做文章,可以说‘应对’突发事件、‘应接’各类灾害,‘应用’各类科学方法。”
结合上海实际情况,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完成了对全球发达国家特大型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机制的资料汇编,其中包括六项内容:一是防灾救灾新技术的运用;二是国外先进应急机制;三是21世纪典型灾害事故案例,包括印度洋海啸、加拿大停电事故等;四是世界范围内新灾害事故典型和原因,包括网络恐怖、电磁恐怖、生物恐怖、全球新型传染病等案例;五是国外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功能汇编;六是国外政府应急管理所设的机构和做法等。
“城市主体是人,关键在于让城市和居民生活得和谐、健康、安全。”郁鸿胜说。
记者手记 平安是福
有这样一则广告:河南人用河南话说,希望家人平安回来;广东人用粤语说,一生一世,平平安安,还有北京人用京腔说,祝你平安。一下子,喜欢上这则广告。
因为,平安是福! 平安,是每个人藏于心底的共同愿望。尤其作为一名记者,我经历过“麦莎”登陆、哈尔滨停水、江西九江地震等等灾难,见过一张张失去平安的脸庞,是多么令人心碎。
很欣喜地看到:过去5年,从2001年开始编制《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到2003年非典时期《预案》的实战演习,到2004年投资逾9000万元的应急预案联动中心启动,再到2005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并启用……上海不断完善城市应急体系,构筑起一道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可靠屏障。
很欣喜地看到:2003年的非典过去了,2004年的“云娜”台风过去了,2005年300年一遇的“麦莎”台风过去了……上海的城市应急体系在一次次考验中成长、成熟、升级。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们,在共同面对风雨的过程中,更自信、更从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指出,科学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及各种紧急事件的破坏,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的神圣职责。
这是一个平安的承诺,这是一种平安的感觉:过去平安、现在平安、未来也一定平安。
未来5年,上海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一个新的未来,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它、实现它。
可以肯定:未来,上海在城市应急体系的探索路上不会停歇;未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把城市应急纳入常态化管理,以“110”为平台和“神经中枢”,打造一个“平安上海”。
由此,喜欢上“110”这个平素读上去有点严肃的号码,愈加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也更憧憬未来,一个让生活更平安、更美好的城市。 的确,平安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