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骏: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科学发展的对策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更新时间:2013-01-15

 

    主持人:首先有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老师给我们带来“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科学发展的对策的主题演讲!掌声欢迎!

  宁家骏: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原来不太了解分会场的题目,所以让我准备了一个发言,我这个发言可能上午很多专家领导都讲过了,我还是想讲一下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这个内容可能有一些东西大家比较的重复,但是应该进一步的强调一下。因为大家知道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大家知道,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既有信息化,也有城镇化,跟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密切相关。

  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也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十八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的道路,来推动我们城市建设的转型,给我们智慧城市提出了一个很深入的课题。

  大家知道,我们当前在一个新的时代里面,我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应该说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中间,一个新型的网络形态正在形成。我们说信息化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地位更加的重要,同时也必须的看到我们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专家委的副主任吴敬琏教授就明确提出来,应该说去年以来我们的经济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到底我们怎么样来转变发展方式,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怎么发展现代服务业,用信息化带动我们的传统产业。

  李克强副总理明确的指出:当前,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正因为这样,在这次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了继续四化同步,来科学的推进城镇化的建设。

  对新的时期有这样的几个判断,我们说在党的十八大指引下,“十二五”时期是确保我们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关键的时刻,也是我们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时刻,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全面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全面发展。正因为这样,我们对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在十八大的报告里面,强调了四个着力,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体系,来培育开放性发展的优势,这是四个新,就要求我们形成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中要更多的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措施。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来释放我们内需的潜力,同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间要进一步的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前天,我们参加一个会议上,我们参加会的一个发改委的领导说,他的岳父岳母到北京这边,因为年纪大了就到孩子这边。但是看病报销仍然不方便,大家知道全国到现在没有实现城乡基本服务的均等化,所以城市之间的社保,不能够同城、同时的异地结算,给很多人带来了不方便。

  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现在的城市必须要走智能化的道路,要实时的收集和分析更多的信息,要通过人工智能和人的智慧相结合,实现科学的决策和更好的执行能力。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符合十八大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决策。必须针对我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要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信息化,来促进我们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以在教育、就业、分配、养老、医疗保障,以及收入分配改革方面,都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中间必须要紧密考虑的问题。

  同时,我们说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改善民生和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义。现在我们很多城市,大家有一个初步的统计有近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但是最重要的,建设智慧城市首先是要把城市的发展进入到转型、创新来支撑发展新的阶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说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树立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来提高城市生活品位,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城市的迫切需要。现在不管是城市的管理,还是我们民生的改善,以及我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都需要我们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这些方面能够得到改善。

  具体我们说,在当前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间,怎么样来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个人觉得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要以资源整合为指引,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大家知道,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我们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可以对智慧城市有很多的定义。简单来说,智慧城市是我们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高度。在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间,离不开它的治理、产业、环境、民生、基础设施,以及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中人群的智慧化。所以它必须适应新一代技术的变革,利用当前所能够利用到的最新的高薪技术,支持我们从一个智能的城市、数字的城市、无线的城市,共同汇集起来,成为一个信息化的城市,我们说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城市应该具有这样的关键要求。这种城市里面,它的服务必须是可测量的,可监控的,可分析的。它的资源必须是整合的,它的所有模式,它的技术和应用必须是创新的。它的智慧城市里的所有组织机构和个人必须是和谐的,必须是协作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智慧城市具有动态性、基础性、渐变性、突变性和管理复杂性,这样一系列的特性。所以智慧城市建设中间必须包括这六个方面的要素。也就是从基础网络到发展环境。智慧城市的构成离不开我们的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服务,离不开城市的管理,离不开对广大民生的关注,离不开人文环境的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

  正因为在这样的前进下,我们应该借鉴欧盟和发展国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评价准,也就是我们怎么样衡量我们的经济是不是智慧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创新的精神,我们能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不能实现尽快的转型。比如政府的治理方面,能不能使广大的公众参与公众决策,能不能使政府实现透明的治理,这些都是我们评价一个智慧城市值得借鉴的标准。

  同时我们看到,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离不开各种技术的支撑和应用。我们说建设一个智慧城市依靠三大支撑体系:首先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这是最基本的;同时要有人才,要有人才支撑体系;同时要有法规和标准的支撑体系。

  必须看到,我们当前面对国际的竞争,我们信息化的形式是不容乐观的。这些年来,一些信息化的发展测评的指数,排名相继下滑,已经是不容乐观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思考。现在我们说,最重要的目前我们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设的目的不够明确。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间,很少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地,与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一些城市盲目的模仿其他的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有一些城市的建设方案中间,偏信了一些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也给我们这样一些相应的工作造成了片面性,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隐患。

  第二,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间,存在建设思路不清楚的问题。很多的城市都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只简单的把各个政府委办司局要准备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打包,既没有明确主要的任务和实施路线图,也没有跨部门的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机制、政策机制,只重投资,不求效果,贴标签的现象明显。

  第三,建设模式不可持续。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押宝押在政府的投资中间,缺乏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的环境,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将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的推进。

  我们最近在向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来,按照现在的一些地方模式,盲目的大上、快上,势必造成我们很多的智慧城市大规模低水平的建设,投资浪费,缺乏失效的后果,难以达到破解城市化发展的困境,也给我国智慧城市和信息化的发展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在智慧城市中间,有很多的难点。如何形成广泛的认知?如何破解体制的障碍?如何突破人才的瓶颈?如突破投融资的瓶颈?所以我们说在智慧城市中间,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推进并重的原则,要坚持立足产业、发展应用的原则,要坚持基础现行、创新引领的原则,要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的原则,坚持开放合作、注重实效的原则。

  说到底,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调整我们产业的内容,提升我们产业的效率,推动我们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那很难真正的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智慧城市必将建成一个两化深度融合的城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要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特点、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来制定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最后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间,我们国家城市所承担的功能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更多,管理的边界更大,在建设智慧城市中间将更复杂,所解决的问题与国外也不一样,可以说没有一些现成的模板可以供参考。

  大家知道,主要的原因是:

  第一,国外的发达国家是在工业较好的条件下建智慧城市,重在绿色发展,惠民便民,而我们是在工业条件下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开展智慧建设的。我们首先面临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日趋的尖锐,以及我们的公共服务非常的不完善。

  第二,必须看到国外发达国家它们的城市中间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安全的法规比较完善。我们的基础相对的薄弱,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智慧城市遇到的问题会更多。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各地一定要借鉴我们已经成功的一些经验和取得的一些教训,按照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首先开展试点,探索符合当地需要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发展机制,等到条件成熟时,再扩大试点范围,积极稳妥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

  最近我们研究课题中间,在国家发改委汇报的时候,发改委明确的表示:

  第一,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指引。

  第二,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通过统筹规划,选择条件好,政府和市场双方面积极性比较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城市开展试点,通过试点鼓励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建设方式的创新,在局部地区构建其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环境,来验证智慧城市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和各类政策的合理性,来逐步破解制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和难点。

  这方面据我们了解,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建立这种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依托已有的政策和资金渠道,协同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比如最近,国家发改委近期将在全国进行关于信息资源共享的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这样的工程,能够把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搞的更加的扎实,也使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搞得更有成效。

  我相信通过我们这样论坛的举办,包括我们听取了上午和下午嘉宾的发言,依靠各行各业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把我们的城镇建的更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我们智慧城市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宁老师的发言,也为我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正如宁老师所说,全面加快智慧城镇化的步伐,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一,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研究员,为我们带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新趋势的主题演讲,掌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