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智慧厦门建设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更新时间:2013-01-15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厦门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有哪些做法呢?有请厦门信息化局局长吴杰,请他介绍一下建设智慧厦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吴杰: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我只有三页PPT,很简单。因为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施工经验,没有大的理论,也没有高深的技术。我想说一下,我们这几年做了什么,怎么去做,取得什么效果。

  一、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新阶段。

  第一,数字阶段。

  这段话,我想说的,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去实施不同的事情,既然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构成这个城市的所有要素都是数字化。你试想一下没有把城市数字化的话,它怎么成为一个智慧城市。

  在这个期间我们建设了基础数据库,包括自然人的数据库、法人的数据库和地理的数据人。这里想说明一下,所谓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或者任何数据的建设,要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机制的建成。假如一个数据库建成之后不能更新,充其量它只是数据采集,而不能叫做数据库建设。我们的自然人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都是可以实时更新的,最短的周期是每天,当然最长的,按照不同部门的需要,我们有一个星期更新一次的。当然这个期间,网络交换的平台,身份的认证都是数字城市最基本的要素,或者说智慧城市最基本的要素。在这个数字阶段,我们经常叫叫电子政府,叫数字城市,那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准化的产物。

  第二,应用的阶段,让应用无所不在。

  2007、2008年,很多城市都在投入无线城市的建设,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应用的阶段,让应用无所不在,不管是有线的、无线的,在线的,或者离线的。甚至把我们计算机上的应用搬到了手机上面,三网融合的过程中间,又搬到电视屏幕当中去。

  举两个有代表性的应用:

  1、掌上公交,我们给所有的公交车装上了GPS,对所有的站点进行了测量,它可以在手机上面实时显示你要等的那班公交车离你等的那个站有多远,而且可以实时提醒你。因为在出行难的过程中间,其中有一个,刚讲为什么坐公交车难,市民告诉我们坐公交车一是上车难以,二是下车难以,三是等车难。你不坐的时候一辆一辆的从身边开过去,等你要坐的时候它老不来,等你坐出租车上车的时候,发现你等的那辆公交车正在从背后开过来,所以我们我们做的掌上公交车深受市民的欢迎,一天又几十万人次的访问量。

  2、数字图书馆。我们有一个数字图书馆,花了3年的时间,当然从图书借阅量最大的书贴上FID,之后把所有的可以用于借阅的图书都使用FID。直接的结果,图书的周转量提高了1.7倍,相当于我们新建了一个图书馆。最好用的就是它可以自助还书,当图书馆关门的时候,它有一个自动还书机,你只要把书投进去,就会把你的借阅记录消掉。当然还有更方便的,你想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你可以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甚至有线电视,去查一查你要借的那本书,包括它什么书名,哪个作者,哪一出版社,它是否在图书馆。假如有的话你可以去借,假如没有你可以预约,当有人还书的时候,立即有一个短信通知你。每次借阅是14天,你可以再延长14天,当13天的时候系统会提醒你明年还书,假如不还书的话,你可以回一条短信,再续借,这样可以省掉2个小时和2块钱的车钱。

  (说明一下,项目的名称,绿色的部分是我们已经在实施的或者正在实施的,蓝色的部分是今年要实施的,黑色的部分是“十二五”期间要实施的。)

  第三,智慧阶段。

  大数据的应用,早上的第一个题目是大数据,我们现在已经把它应用在公共卫生管理上面去,我们已经建成了可以在厦门市不同医院之间共享的档案。我们每天打开大概5万多个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流行病的爆发,我们的人口数据库是融入在地理数据库上面的,可以准确的知道爆发在哪个区域,是什么样的年龄段,什么样的性别,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公共卫生的风险。

  我们今年准备实施所谓的慢性病管理一体化,也就是健康管理,把这种对公共卫生的服务要改变人民的想法,现在的做法就是有病找医生,我们希望延伸到医院之前的健康管理,平时就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因为医疗界的专家说在健康管理上多投入一块钱,将可以在医疗费上节省3块钱,既然有了电子档案和病例,我们做起来就非常的顺手。今年准备挑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中很重要的是要使用各种的测量设备,希望所有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能够参与到健康管理之中来。

  精准管理。我们非常幸运的是在厦门的汽车上面,厦门是一个岛,有5个进出岛的通道,所以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我们在8年之前开始使用了ETC,在每辆车上贴一个FID,作为进出岛不停车收费。当年选的现在是对的,我们现在造成的结果是现在厦门95%的汽车上有FID,所以我们就拿FID来做电子车牌的应用试点。我们先后在特殊监管区域,包括大型的停车场实行免停车的出入管制。

  现在一般的停车场进口之后要按一个按钮取一张卡,出去之后要收费员去读卡,之后交钱。我们现在用电子车牌的试点项目,进出不用取卡,钱可以从银行账户上扣除,或者直接在出口结账。我们做过统计,采用这种智能化的方式,可以提高停车场通行率27%以上。

  我们现在正在51个路口,270多条的车道上面装了FID的读卡器,用它来采集实时路况,起码有一条可以做到,当对方车道上没有车的时候,红灯可以改成绿灯。我们在路口上等车的时候最窝火的就是我们这边排长队开红灯,那边没有车开绿灯,我们这种现象已经消除了。今年会陆续的发布交通堵车预告,现在正在找一一的对应关系,当几个特殊的节点上面,交通流量发生变化之后,相应的各个路口会产生拥堵的现象,我们把这个规律找完之后,就可以及时的发布赛车预报,引导大家分流。

  第四,循环上升。数据库的建设还在进步,我们现在开始有专业的应用数据库,比如说慢病数据库,包括交通的流量数据库,实时的交通流量数据库,包括新一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延续之中。

  二、智慧城市的建设要让市民“有感”

  第一,厦门一直认为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信息化的建设能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上就是要有用,成为它生活的必需品,当然我们现在还有大量的信息应用,并不是必须品。用得起,既然有用就让它用得起。还有要能用、会用。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服务民生,我们就是围绕衣食住行学五个方面。因为在每个城市,或者不同的城市,这五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难点。比如说看病难,我们的智慧医疗说起来很简单,想解决部分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看病南其中有一难是挂号难,第二难是候诊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上,一早要排队,所以我们就做了预约挂号的系统。我们现在医院有50%以上是预约挂号的,之前我也曾经问过卫生部门,他们之前实行过预约挂号,不成功。为什么?爽约率很高,约了之后不来,医生白等。

  前年我们商量,我们现在用的是实名制预约,你只要三次爽约,就是不来又不撤销,只要有连续三次的爽约,我们就暂时取消你预约的资格,你老老实实到门诊窗口去排队,再排队三次之后来恢复预约的资格,这样就大大的解决问题,特别是是对异地的患者,原来他们要提前住进来,很早来排队。

  第二,服务民生。现在正在实施的临床路径,就是给每一种疾病规定一个看病的路线,防止小病大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控制它的医疗流程,把医疗的费用降下来。共享检查,你在甲医院做过检查,到乙医院就不需要检查,甚至外企的医院中间都可以共享。我们第一期的投入就1700万人民币,当年按照卫生部门给我们说的,调用数据和共享数据,当年就可以节约2000万的费用。

  还有患者安全,这是我们想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防止吃错药,打错针。现在医院大部分还是用手工确认身份的,我们想这么做。将来的健康管理,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另外还准备实施的应对老龄化的社会,开始做老人的照顾,特别是远程照顾。

  智慧交通,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就是电子车牌的应用。我们今年会在这个基础上陆陆续续地扩大,从最拥堵的区域做起,最大限度的提高车辆的通行量,因为我们没有土地再去修道路,只能通过这些做起。

  智慧教育,厦门虽然是沿海地区,是经济特区,我们也有边远校,我们也希望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优质校园配置问题,让边校的孩子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资源。还想解决终身教育的问题,现在上学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幼儿园,学前教育很困难;二是就业之后的教育不方便。我们想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把教育纳进去。

  智慧政务,大家说了很多,我们做得也不是太好,我们也希望为市民提供信息化的服务。

  信息化要为经济和社会服务。重点说一下地下的管线,社区网格化的管理我们做的跟大家一样,但是我们地理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间,建设数据库关键是应用。我们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地下管线库,为厦门市所有的地下管线做一个档案。之后我们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把厦门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全都采集完,做成这个。同时新做的管线必须提供电子数据,我们这几年在地下管线的建设和应用上面一直非常的顺利。它有一个直接的结果,在地下管线数据库建好之前,跟之后地下管线被破坏和挖段的事故减少了三分之二。

  三、破解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

  第一,利益协调,多方多赢。比如说做电子病例,做完之后会让患者、病人减少检查,医院的收入会下降, 医生的收入也减少。医生为了做高收入就要你多做一次检查,这是一个利益的调整。怎么通过利益的调整来达到多方多赢,大家都能够各得其所。

  当然在电子病例个案中间,我们还成功的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电子病例的所也权是谁的。后来大家协商完了,一致确认,医疗检查的结果是为患者所有的,所有权是患者的,他有权来支配,有权来决定是否享用,因为我出钱做的检查,检查结果一定是我的。医生的诊断意见,利民包含医生的知识产权,那是共有的,不全是患者的。所以我们现在共享部分只是客观检查的部分,不包括医生的诊断意见。

  第二,标准协同,互联互通。在不同的医院之间使用不一样的设备、数据库和标准,怎么样让它们互联互通,共享起来。

  第三,法律保障,责任落实。当一个医生依据别人的检查结果出来诊断,出了医疗事故,责任的界限在哪里,这当然牵扯到一个检查结果的标准化。

  第四,模式匹配,持续健康。很多专家都讲过,模式的匹配,政府应该多做一些企业和社会不能做的事情,凡是企业和社会能够做的事情,应该交由企业跟社会去做,这样的项目才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些建设的经验。这里感谢主办单位,感谢大家聆听。我想起来前几天看一个微博上写的一句话:当上帝宠爱一个人的时候,就让他住在厦门。

  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局长的分享,我们也期待厦门智慧城市建设的更加卓越,也希望能到厦门去参观。

  我们工业化信息化的技术部的杨学山部长(音)将于今天晚上除息中国智慧城市工作联盟的揭牌仪式,有参加晚宴的嘉宾希望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