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河介绍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测评
来源: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更新时间:2013-01-1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黄子河院长介绍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测评

  主持人:非常感谢邬院士的精彩演讲,通过很多生动的案例和数据,也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智慧城市,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主体当中的诸多创新应用,再次感谢邬院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评估、评测方面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有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黄子河院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测评,掌声有请!

  黄子河: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大家就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测试评估方面做一些简单的交流。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是最近这几年大家提的比较响亮的一个口号,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新的“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当然提出来要协调发展,最近几天我想了想,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协调发展有个内在联动性,我们提倡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最大的本质,我认为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把劳动者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劳动者不从事土地劳动,这些劳动者去哪儿呢?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城镇化,这和我们倡导的今后要农业现代化是个必然的结果。城镇化之后,这些人过来之后干什么,不能把这些人堆在一起就完了,必然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这几化如果没有信息化作为支撑的话,它的发展模式和潜力,和以前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观,因此,我们理解,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他虽然没有很着重地提,但我们理解,在其他“三化”中,信息化的作用是根本性的。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所以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再适应。2011年城市化率大概51.27%,根据专家的预测,每年城镇化率会增加0.8—1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60%多一点,到2050年我们城镇化率会达到发达国家现在这种水平。如果是这样的发展,那就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按照中央十八大报告的预测,城镇人口压力就会剧增,现在全球超过50万的人口,1/4在中国。到2020年或2050年这个数字比例会进一步增长。

  以前城市发展模式基本都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展的形式进行,北京现在非常大,每一个城市也都往边界进行扩展,但是大家还应该知道,我们国家有个叫18亿亩耕地红线。城镇化率要提高,达到60%—80%,而我们要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两者是非常矛盾的。现在17.26%,距离18亿亩红线非常接近了,那么我们城市生存的空间在哪里呢?土地的空间、农地、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代表着我们以前只是通过扩张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各种消耗带来的交通拥堵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国家还没有实施新的环保标准,2016年就会实施新的环保标准,根据新的环保标准,现在国家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我们要求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水的指标,个人通过网络、手机查询,还有三年的缓冲期。在这三年的缓冲期,如果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2016年要正式实施,怎么样向民众交代,这是个问题。城市污染也在加大。

  公共资源的失衡,现在2万多家医院,只有5%的三甲医院,但他们拥有64%的医疗资源。为什么现在有看病难的问题,因为这64%的医疗资源不能获得共享,不能让其他获得共享,所以今后我们要解决医疗问题最核心的是把64%的资源让其他不到30%的医院共享,通过远程等一系列方式都是我们今后要关注的点。城市病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国家早就提出来工业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如果把城镇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最本质构成了智慧城市的解决之道,智慧城市主要有民生、产业、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发展十几、二十年,自从有了城市开始就有了城市信息化,为什么现在开始有了智慧城市呢?我非常赞成邬贺铨院士的观点,最主要的是对他数据的分析、整理和综合应用,可能是构成现在智慧城市的根基。智慧城市为什么以前不能做这个工作呢?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了现在的阶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现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促使我们对更多的信息进行感知,就是采集点更加丰富。就像我们云计算技术深入大数据处理能力阶段,以前数据中心无法完全这样大数据的处理,大数据模式为我们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廉价、均衡、安全的计算模式。

  移动互联网为无处不在的应用以及宽带提供了可能,大数据分析技术正好把我们无数传感得来的信息以及我们在社交上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分析、整合和处理,也就是说现在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和我们现在城市发展阶段以及信息技术达到的高度是有密切关系的,否则要让一个城市具有很高的智慧那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政府、民生等来构成。

  城市信息化发展经历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阶段,现在到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应该说很多城市、行业已经走过了数字城市阶段,刚才邬院士已经讲了,要把一个医院的病历扫描进入计算机,这就是数字化的过程。数字化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未来的应用,如果不能对这些扫描的东西进行很好的综合加工利用的话,仅仅停留在数字化阶段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前段时间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数字化过程中无非是把手工的流程变成计算机的,上网处理,变成很多垂直系统,比如工商、税务等。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垂直系统之间开始相互关联,比如企业信用开始和银行关联,法人库、人口库、环境资源库都在被其他各个垂直系统所引用,所共享,有一些智能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我个人认为,它最主要的是把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预测和决策;它以后会产生很大的运营经济,会出现专门的人对很多系统进行运营,运营目的是持续地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决策服务。

  对比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

  “Smart21”每年做一些智慧城市的评选,这是他们评选的结果,北美是最多获奖的,欧洲次之,亚洲和欧洲差距不大,大洋洲、南美洲、非洲,通过获奖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和经济基础紧密关联,你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基础决定了你城市建设智慧度。这个分布也是目前全球经济分布。随着金砖四国的崛起,亚洲经济的崛起,智慧城市的发展可能和现在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很多城市也都提出来“智慧城市”的建设,47个副省级以上的地方提出了22个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关注点和内容来讲,在规划中,我们进行了分析,对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各个城市关注度比较高的,其中这22个城市有16个要优先发展民生、城市管理、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提出来要发展智慧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测试评估。

  各个城市基础不一样,自身经济条件不一样,信息化基础也不一样,城市管理水平也不一样,如何基于城市自身资源特性合理地定位健康目标。一个中等城市在定目标时是否要定义成北、上、广这样的发展目标,中西部要结合自身条件来合理定位目标,进行整理规划和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建设也不是一天完成的,是一个持续建设的,按照中国传统经验是分步走,目标制定,采取的策略,选取方案和路径,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目前已经建了很多垂直系统,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重新来一遍是不可能的,要保证我们以前投资有效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与结合。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建设质量,引入测试机制、监理机制、运维机制和安全可靠机制。今后,信息系统会和物理世界紧密结合,这就带来一个巨大的风险,智慧城管,有可能是我们的天然气管道、水管道都要按传感器,就要信息系统采集、控制它,不用打个井或到现场控制。但也有风险,伊朗交换机的事件,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关联起来以后,发生安全事件就有可能引起煤气管道的爆炸,智慧城市建设安全问题会是今后大家继续关注的。传感网(物联网)很多协议都非常不安全,很容易被仿冒。所以,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中安全可靠。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建设关键环节,规划、建设、运维、服务环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法步骤:

  第一,发展战略理解。

  第二,现状评估。

  第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智慧城市重点发展专项规划。

  第五,实施规划。

  第六,发展保障措施,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总的发展规划体系是这6个部分,需要对每个部分,经济、环境、设施、IT架构、基础设施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

  智慧城市建设阶段。

  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体系:运维体系和运营体系。建设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建设之后的运营与维护,效果真正发挥是建设完成之后怎么样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运营主要是基础设施、环境体系的建设。运维包括评估、实施管理、运营维护、改造升级等运营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A类城市,基本成型,完成较为完备的城市信息化体系,进行城市政务、社会管理等,包括北京、上海这样大型城市。B类城市,部分部署,城市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协同效应。C类城市,城市化信息化水平较低,政府管理和服务基本没有成熟的信息系统支撑或已有条块、垂直系统,但没有做很好的整合应用。西部有先进的城市,总体来说国家的西部城市在设施投入上不如东部高。

  建设策略要“从头开始,急用优先、整合优先”三种不同的策略。C类城市几乎是一张白纸,以前的系统利用价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对城市建设重新进行规划,提供新的应用支撑平台。应用上,A、B、C类城市还是先建立急需的应用系统,整合今后多种应用。对A、B类城市,新建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整合系统,因为现在最主要的是各个系统相互整合应用,对于A、B类城市整合应用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赛迪时代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叫“梳子型”、紧内聚、松耦合体系架构作为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我们有一个智慧城市支撑应用平台,是我们独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应用、整合以及后台云计算、大数据处理进行很好地关联,只要基于SOA架构都可以拿过来应用,智能、楼宇、安防、社区等等。赛迪在智慧城市建设质量保障,一是提供信息工程监理,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控制,二是提供安全保障。   

  智慧城市城市评估意义。

  昨天和领导交流,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的评估非常重要,我们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评估每年建设水平和差距,制定全国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评估指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提出了“SMART”评估软件模型。赛迪研究院智慧城市建设全业务体系在智慧城市领域已经形成规划咨询、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安全保障、可靠性测试、建设效果评估的全业务体系,可以覆盖智慧城市的建设咨询、服务、实施、质量管理、验收以及项目运营、全生命周期等各个环境,这是我们在智慧城市规划和咨询领域做的实践,这时候我们提出来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从前期项目启动一直到设计、实施、验收提供全方位监理服务。依托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做智慧城市的安全、可靠性测试服务,和智慧城市联盟一起提出来“SMART”评估模型,从服务、管理、应用、资源、技术方面进行评估服务。

  在罗院长带领下,我们集中专家和全院研究者的智慧,也出版了一本《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测评》的书,是昨天刚刚出版拿过来的,希望这本书能为大家智慧城市的建设助一臂之力。   

  谢谢大家!

  感谢黄院长的介绍,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测评对整个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了归纳总结,刚才已经有两位专家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做了总体介绍,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的嘉宾将针对每个城市的案例进行一些经验分享。

  主持人:首先关注我们的首都北京,建设智慧城市北京是首当其冲的,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童腾飞主任和我们一起来展望一下北京智慧城市的建设。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