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是行政权力配置以及权力运行机制、制度的总称,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具体制度安排等。行政体制是国家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任务作了明确阐述: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职能科学
主要解决政府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政府除了管理企业生产之外,还包办社会,无所不能,全能型政府特征极为突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职能做出调整和重新定位,以适应经济体制变革的新要求。政府必须在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处理中明确自身的权力边界,防止越位、缺位。善于发挥市场在基础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功能。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报告基础上,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这一新要求使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更加明晰,任务更加明确。
第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法治、效率、秩序等因素构成了一个地方发展的环境。而好的环境就要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带头守法、文明执法,树立法治的权威和尊严;简政放权,优化行政流程,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强化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整个社会保持安定有序的良性运转状态。
第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需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优质公共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既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标准。优质公共服务显然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而言的,按照十八大要求,就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第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它在当下的实践指向,是社会的民生进步,是公民的权益保障,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条件,也是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求政府着力解决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因素,如群众参与国家社会管理的机制、制度不健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不足,部分群体信仰缺失以及在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建立一个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结构优化
主要解决行政权力如何在组织中科学合理地配置问题。既包括纵向权力配置,也包括横向关系调整。前者如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与地方关系处理等,后者如机构设置改革、行政区划调整。比如,前不久,中央编办和山东省批准青岛市区划调整就是一个例子。
十八大报告在结构优化问题上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省管县改革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并且在一些省作了探索,如河南、湖北、海南、吉林等,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经验。省直管县主要解决市管县体制带来的弊端,通过减少行政层级,发挥县的积极性,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这个命题,表明虽然优化行政层级的任务依然繁重,但不搞“一刀切”,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这一政策充分照顾到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的现实,使改革的具体政策更具灵活性。省管县改革,不能走市管县的老路,不是简单地换了一个层级更高的上级,而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厘定省、市、县之间在财政、公共事务和人事等方面的权限,推进县治,既解决财政漏斗问题,又赋予县一级更大的自主权。
第二,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既涉及到县乡权力的调整,也涉及到乡镇本身的结构优化。我国共有四万多个乡镇,处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有的地方进行了乡镇扩权试验,有的地方进行了乡镇合并以及内设机构调整。即便如此,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等,机构臃肿、人数过多的问题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影响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推进乡镇行政,必须以建立服务型乡镇政府为目标,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以及与县之间的权力、职责分工,搞好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改革,更好地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总的看,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空间很大。
第三,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大部制是一种合理配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的政府组织模式。推行大部制,不仅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运行机制,有效克服行政体制中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弊端,而且有利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十七大报告以及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推进大部制改革做了部署。之后,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相继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如我市的人事局与劳动保障局合并、文广新局的成立等,都是改革的直接体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部门设置过多,权力分割,“九龙治水”的现象未得到根治,有必要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如交通管理方面,空中、陆地、水面各有一套机构和人马,权力分割,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等。再比如,人口计生与卫生系统的整合,农业与水利系统的整合等。另外,大部制改革要与事业单位改革结合起来。事业单位一部分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一部分可转为行政部门。转为行政部门的这部分要与原有的行政机构改革统筹考虑,一并推进。
三、廉洁高效
主要解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以及理念滞后、方式方法陈旧等不良现象,以保证权力运行规范、顺畅、高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项任务:
第一,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同十七大报告相比,这是新增加的内容。政府管理方式与效率直接相关,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是低效率的。低效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形象评价。所以,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二是依法行政,提高各级公务人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三是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四是提高执行力。重点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严明纪律。同时,加强培训,提升各级公务人员素质。五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还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实践探索,都充分证明了推行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能力的重要手段。以青岛为例,从2006年起,就探索形成了整体推进型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2010年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12年,又推出了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将政府绩效管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青岛市政府绩效管理以绩效为核心,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构建起实地考核、定性定量考核、领导评价、社会评价四位一体的考核机制,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下一步,要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不断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方法,引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注重运用绩效考评结果,严明奖惩办法,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我国行政成本过高,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根据九三学社提交的一份报告,我国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导致行政成本过高的因素很多,概括而言,主要有:公务员总量,截止2011年,我国公务员总量702.1万人。“三公”经费支出,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数字,但数额惊人已确定无疑。再一个就是官员比例太高,官员多,占用、消耗的行政资源就多,必然挤占本可用于服务社会的宝贵资源。媒体曾经有个中外对比,可视为典型。纽约,世界经济之都,人口1800万,GDP26000亿美元,“市领导”只有6人1名市长,3名副市长,一名议长,一名副议长。东京,人口1300万,GDP11000亿美元, “市领导”7人1名市长,4名副市长,1名议长,1名副议长。中国某市,人口300万,GDP46亿美元,但是“市领导”却有41名。就是这个市政府还有20名处级副秘书长,平均每个市长配备了两个秘书长!
四、人民满意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服务人民而展开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要加强各级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教育,明白手中的权力从何处而来。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三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四是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将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作为评判政府工作质量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