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014207264/2012-4779
文件编号:通政办发〔2012〕2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31日
南通市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 言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政务信息化引领带动社会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为引导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更好更快发展,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通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成绩
“十一五”是我市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时期。市电子政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南通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要求,科学规划,稳步实施,顺利完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局部推进向整体联动转变、从偏重建设向注重应用转变、从自建自用向资源共享转变、从政务运作向大众服务转变。总体工作可以概括为推进“12234工程”,也就是推进一个门户、两类应用、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类数据库建设。一个门户,即“中国•南通”政府门户网站;两类应用,即办公网应用和公众网应用;两个体系,即安全体系和管理体系;三个平台,即网络基础平台、系统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四类数据库,即元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办公网数据库和公众网数据库。
1.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构建网上服务政府,不断加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力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互动交流三大主体服务功能,强化内容、系统、安全三大保障,“中国•南通”政府网站连续多年荣获全省优秀政府网站,全市政府系统网站建设总体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加强政府网站子网站群建设,把近70个部门的网站纳入政府网站子网站群,对网站内容设置和运行维护管理作了统一规定,保障了部门网站安全,推进了网站资源整合,提升了网站管理水平。
2.电子政务基础建设跃上新台阶。完成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市、县两级以及市级300多个部门和单位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和利用。建立公文交换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全市党政机关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包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在内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性能优良。开发完成行政权力标准库、网上政务大厅、电子监察系统和法制监督系统,对45个部门的行政事项做到全程监控,系统建设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并获得优秀等次。二是公文流转系统有效覆盖。“十一五”期间,全市300多家部门接入市级公文传输平台,实现了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全覆盖。三是“12333”咨询服务连续多年全省领先。在全省较早建立“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累计电话咨询达118万人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连续4年获得“全省‘12333’咨询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四是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高效运行。“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命名开通,日均受理群众求助事项230个,按时办结率达95%。五是应急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大力推进“110”、“119”和“122”三台合一,引导“110”紧急报警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非紧急社会求助事项合理分流,建立技术含量较高、服务功能较全的应急指挥平台,并初步实现与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4.电子政务组织管理工作得到新加强。市电子政务工作协调小组适时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通政办发〔2007〕116号),对县级和市级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原则、内容、技术取向进行具体指导。精心组织系列培训考察、技术交流及方案论证会,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机关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应用观念和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化实际普及率、应用率还偏低,少数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电子与政务“两张皮”的现象。二是电子政务建设投入不平衡。与市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卫生局等部门投入超过总投入的80%相比,90%的部门投入不足。三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还存在障碍。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建设的条线专网与全市电子政务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四是电子政务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转变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期、转型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南通持续跨越赶超,打造江苏新的增长极,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迈进的黄金机遇期;是南通加快创新转型,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攻坚提升期;是南通推进民生优化,加强社会建设,向民生幸福城市迈进的奋力突破期。加快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任务加重,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紧迫,这些都对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革,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环境及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十二五”期间,对电子政务作用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务与技术融合的力度需要加大,应用成效与服务型政府建设需求之间的差距需要不断缩小;统筹不够、政出多门、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应用发展水平不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象需要改变;行业与地方间条块矛盾突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难等问题需要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需要加强。
二、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适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以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深化应用和注重实效,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成效,促进职能转变、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注重电子政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引领应用系统建设标准化;进一步探索“政务云”发展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资源合理运用;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拓宽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机制。
(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对电子政务建设全局性的调控,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及市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推动全市电子政务工作。
规范引领、平台先行。健全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制度,推动系统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优先建设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夯实底层基础,促进应用系统发展。
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加大门户网站及子网站群建设力度,拓展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撑体系与管理机制,提高政务资源共享成效。
强化服务、保障安全。采用多种模式构建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健全信息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建设应用与安全保障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明显,信息安全有效保障,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电子政务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信息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电子政务建设模式不断规范。建立南通市电子政务建设标准规范,用标准引领全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促进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化、集约化,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现象。
——电子政务服务应用成效明显。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一库四平台”与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系统、各条线业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中心网站及部门网站实现网上办事,提高网上审批、在线申报在实际审批业务办件中的比例,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达30%以上。市级政府与县(市)、区政府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支撑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核心业务全流程运转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
——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实现突破。建立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加快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和全市电子政务系统元数据库建设,推进人口信息资源库、企业法人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文化信息资源库五大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开展跨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到“十二五”期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交换的信息资源占政务信息资源总量的50%以上。
——电子政务业务协同能力显著增强。推进重点应用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内网门户与大OA系统,推动应急指挥、社会信用、综合治税等一批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业务协同能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和内部管理水平。到“十二五”期末,50%以上的跨部门核心业务实现协同办理。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政府网站群建设深入推进,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政府网站群在全市政府部门中的覆盖率达85%以上。数据安全工作日益加强,重要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基本实现灾难备份。政府网站群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网站内容保密监管实现全覆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基本建立,50%以上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纳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电子政务应用培训有力实施,全市各县(市)、区公务员和电子政务专业人员培训率达100%。
四、发展重点
(一)实施电子政务重点引领工程
1.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项目。参照国家与省相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南通市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指导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总体规范以及应用服务规范,其中应用服务规范包括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规范总则、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分类及代码规范、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描述规范、电子政务组织身份模型数据规范、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运行管理框架规范、电子政务组织身份服务接口规范、电子政务访问控制服务接口规范、电子政务单点登录服务接口规范、电子政务电子表单服务接口规范、电子政务业务流程服务接口规范、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规范编制说明、应用系统分类及编码示例、某应用系统描述示例、组织身份数据模型示例、应用服务开发调用示例等内容。
2.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机房、云计算中心、信息资源交换中心和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结合南通实际,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机房,实现全市资源整合。建设全市党政机关“政务云”,运用云计算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的特性实现降低资金投入、提升服务质量、节约维护成本的目标。建成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中心,实现全市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建设领导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打下基础。推进市电子政务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建设,为全市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业务系统恢复服务,保障全市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安全。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建设项目。对全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行和使用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管理。探索建立电子政务项目的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研究试行第三方评估,对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估。实施财政投资项目效益量化考核,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资金效益、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二)实施公共基础平台完善工程
1.电子政务网络改造与完善项目。改造市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全面完成设备升级改造和备份工作,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网络管理平台。及时了解技术更新,增强技术储备,确保政务系统的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在系统运维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服务外包力度,做到低投入、高收益,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高效和实时运行。
2.电子政务内网门户及协同办公系统建设项目。依托市电子政务内网,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建成公务员内网门户,实现统一身份、统一授权、单点登录、资源共享。建设市级协同办公系统,满足部门内部公文流转、行政办公、文件共享、信息发布、车辆会议管理等基本需求,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电子公文的安全传输、交换和全流程管理,开展网上联合会办、会签。同时通过与省及县(市)、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公文省市县三级无缝流转,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
3.“中国•南通”门户网站群建设项目。在已建成的“中国•南通”门户网站群的基础上,加快政府门户网站的改造升级,突出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群。对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个性化整合,促进业务协同,实现业务系统的聚合管理。利用门户网站群拓展多渠道、多终端、多平台接入方式,开展网站在线业务和信息服务。
(三)实施提升效能改善民生工程
1.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已经建设完成的 “一库四平台”(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基础上,结合巩固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成果,进一步规范系统运行,在权力库审批、权力事项流程再造方面形成固定运行机制,通过规范化管理保障系统长效运行。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行政职权目录,完善网上申报与在线受理、网上投诉等功能,巩固“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机制,确保行政执法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推广移动执法,采用新技术完善现场勘查、取证、笔录等环节,实现权力运行过程电子监察全覆盖。探索联合审批信息系统建设,推行一门受理、一表填报、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开发领导决策辅助系统、重大项目填报系统等应用模块,丰富行权系统功能。
2.医药卫生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建立市县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业务在各层级上的互联互通。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展健康档案信息查询、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传染病防治、慢病控制个人健康管理等深层次的应用。
3.城市智能交通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依托GIS平台建立全市智能交通公共信息集成平台,通过整合智能交通各子系统,达到可视化智能管理与控制,实现常态下的日常综合交通管理与违章执法以及面向事件的联动控制和应急处置,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程
1.电子政务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项目。制订和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的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的规则和机制,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统筹和监管,规范政府信息采集、维护、共享、交换和公开等行为以及政府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采集和共享使用”的原则,建成一批服务全市的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启动人口信息资源库、企业法人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文化信息资源库的资源目录体系规划与梳理,并对各业务系统相关的信息资源目录进行搜集整理。
2.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以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中心为依托,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原则,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库、企业法人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文化信息资源库,并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提供不同数据库平台整合通信的接口。根据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和内部管理需要,建设一批政务主题数据库,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水平。
(五)实施政务应用发展工程
1.城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根据国家、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和南通市城市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实施方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视频会议系统,依靠科技创新,依托市级电子政务内网,整合公安、环保、建设、规划、城管、交通、水利、卫生、安监、地震、气象和通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搭建全市应急指挥平台,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安全通畅,逐步提高政府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2.综合治税平台建设项目。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依靠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的数据整合、共享与应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现征管理念、征管制度、征管模式和征管手段的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依法管税、税务部门依法征税、相关职能部门协税护税、纳税人依法缴税、社会各界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实现“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税新格局,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为基础,按照“政府投资、统一规范”的原则,建设南通市社会信用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公益性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为全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六)实施信息安全防护巩固工程
1.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电子政务证书认证中心建设,推广电子政务证书应用,形成整合数字证书、访问控制、权限分配等多层次、多方式的一体化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建成市级政务网络和网站安全监测预警平台以及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平台,保证政务网络和网站安全。建设市级机关网站及重要涉密单位互联网出口保密检查检测平台,强化机关及重要涉密单位网站保密监管。
2.涉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与监管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全市电子政务内网违规外联安全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联动监管,确保全市内网设备全部纳入违规外联安全监管平台。完善电子政务内网接入审批机制,实现电子政务内网可控接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持稳步发展势头
市电子政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市电子政务工作的统一领导,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的新机制,努力形成带动全市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格局。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加大组织推进力度,确保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运维资金,确保项目建设到位
按照“分级负担、共同建设”的原则,市级与各县(市)、区分别负担本级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所需资金。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和运维资金的保障工作,重点要保障关键业务,如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制订、应急系统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务云”试点建设、跨部门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门户网站及网站群建设、数据容灾备份和安全建设等的资金投入。要有效保障项目前期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的资金投入,对于项目需求变更与实施过程中的不可预见调整做好估算和储备。要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强化统一管理,保障整体联动建设
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加强沟通协调工作,保障全市电子政务建设一盘棋。要对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进行前置审批,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规范化、集约化。加大对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监管力度,加快对项目的验收及评估工作。同时,推动各部门技术力量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效能。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积极探索新的电子政务运营维护方式。统筹各渠道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非涉密项目的建设与服务;实行购买服务,有效盘活社会资源,节约运行维护成本;采取多种托管形式,发挥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的技术优势,优化数据运行效率,保障数据安全;租用机房、服务器、中间件等设备,减少电子政务建设投入,提高系统维护水平,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效益,缩短电子政务应急响应时间。
(五)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专业素质人才
实施积极的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政策。加强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展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努力吸引高素质人才,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加强对市级机关各类型人员的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努力深化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挥电子政务相关专家与协会的作用,加强对新形势下电子政务发展道路的探索与研究。尝试对利用电子政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快产业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注重总结和应用研究成果,提高电子政务服务功能,放大电子政务效应。
注释:
1.SOA: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是一种软件设计与实现的架构体系。
2.云计算、政务云: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政务云是在电子政务范畴内实现的一种私有云。
3.GIS: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