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3-02-16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梅政办发〔2011〕108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黄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实施方案

为创新行政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并与通信运营商反复磋商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我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黄梅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覆盖县乡(镇)政府机关、县政府各部门统一的非涉密电子政务专用网络,为政务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高效服务;重点业务系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程度明显提高,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发挥实际作用,初步形成“211”(即两网:政府门户网、政务专网;一库:政务信息库;一批重点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环境,为进一步提升各乡镇、各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撑。
我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原则是:
(一)统筹规划,高效建设。全县各乡镇政府机关、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
(二)需求主导,强化应用。根据各乡镇政府机关、县直有关部门的需求和特点,从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要求出发,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三)着眼发展,确保安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保密法规,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电子政务专网传输骨干网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
二、主要任务和步骤安排
我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专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乡(镇)政府机关和县政府各部门全覆盖。二是承接省、市政府集中开发的电子监察、行政许可项目管理等落地应用系统移植使用。三是建立与省、市政务信息数据库有逻辑关联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数据、政府规范性文件等主题数据库,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我县电子政务专网拟分三步建设:
(一)启动。
时间安排:2011年9月一2011年11月10日
预期目标:
1、建成电子政务网络中心(包括电子政务专用机房、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和电子政务网络核心平台)。
2、建成电子政务主干网络,实现县四大家及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政府等的网络接入。
3、完成第一期接入单位的网络接入,逐步推进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
4、开发政务门户网站和全县政府机关、政府各部门协同办公系统(包括电子公文传输、公文网上签批、会议通知管理、政务值班安排等)。
5、县乡(镇)两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和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单位实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互联互通。
(二)试运行。
时间安排:2011年11月11日一2011年12月31日
预期目标:
1、使用CA认证系统,强化公务人员涉网密钥安全管理,实现每个涉网工作人员有唯一的上网密钥,保证网络安全。
2、试运行协同办公系统。推行办公网络化、无纸化。试运行期间实行纸质和电子版双轨制。
3、整合视频会议、网上诉求、信息公开等专项政务业务,实现多项政务业务的集中管理和网络化处理,提高处理质效。
4、承接省、市政府落地应用系统,选取部分单位试行网上申报、审批、结算等双向互动、“一站式”服务。
(三)完善与提升。
时间安排:2012年及以后
预期目标:
1、正式启用协同办公系统。政府公文流转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程序化,自动警示和曝光办理效率低的单位。
2、整合全县范围内条、块分割的政务信息化项目,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为各级领导宏观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3、建设和完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应用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审批、网上反馈。网上审批系统向乡镇延伸,电子监察发挥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网上投诉和信息服务功能。探索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进入政务网络平台。
4、基本建成上联省、市,下联乡镇和部门的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纵横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实现90%以上的政府部门连专网、50%以上的政府职能上专网。
三、建设模式和资金投入
根据省、市相关会议要求,借鉴其他县市的成功做法,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确定我县电子政务专网由县政府办公室与黄冈电信公司黄梅分公司签订相关合同,合作共建。为节约使用成本,不增加接入单位的经费开支,专网系统建设经费由县财政列支,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及光纤租用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电子政务专网建设作为近两年县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县政府成立电子政务专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推进、督办。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本方案要求,抓紧成立工作专班,指派专人负责,调配相关设备,加强管理,协同推进电子政务专网建设。
(二)强化责任管理。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实施、日常监管。县政府办公室承担政府门户网站的运行和建设工作,指导和推动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办公内部网和本级网站建设。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本乡镇、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承担本乡镇、本部门的办公内部网和本级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并接受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与指导,做好电子政务的推行工作。
(三)完善工作制度。由县政府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研究制定黄梅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规范,明确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办理公务、服务社会并提高办事效率的责任,明确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基本原则。研究制定电子政务绩效的评测标准和考核办法,研究有关技术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加强总体设计和跨部门协调,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不符合统一规划的相关项目,不能审批立项;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已建成的业务系统和网络,除安全、公安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和需要在内网运行的业务外,都要充分利用专网平台。同时,鼓励各部门自行开发或接入省、市应用系统,政务专网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四)创造保障环境。电子政务专网按照政企合作模式建设,事关政府诚信、企业信誉,各乡镇、各部门务必按协议约定事项和工作安排全力跟进,确保成功。当前,尤其要加强公务员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培训,确保电子政务专网如期建成并发挥应有的效能。
(五)其他有关要求。县电子政务专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电信公司要于近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各单位安装专网客户端,请各接入单位积极配合、协助,并作好以下工作:一是安排专网客户端放置地点。各乡镇宜将专网接入设备放置点安排在党政办公室,县直各单位宜将放置点安排在办公室。二是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和操作专网客户端。三是自行添置或调配一台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应满足以下配置:CPU:奔腾III800MHz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20G以上;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像素及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2000/2003/XP等;应用软件: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Office 2000及以上版本办公软件。另连接一台打印机(型号自定)。
请县电子政务专网首批接入单位在11月1日前,将本单位负责专网管理的分管领导和管理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报县政府办公室机要科。电话:3321214,传真:3324523,电子邮箱:435279335@qq.Com,联系人:胡冰。

附件:

黄梅县电子政务专网第一期接入单位名单

黄梅镇、孔垄镇、小池镇、苦竹乡、柳林乡、大河镇、分路镇、杉木乡、蔡山镇、独山镇、停前镇、下新镇、刘佐乡、五祖镇、濯港镇、新开镇及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黄梅镇竹林咀社区、西街社区。
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检察院、县法院、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证大厅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县监察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社保办证大厅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局、县文化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局、县审计局、县统计局、县粮食局、县安监局、县商务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招投标办(开标大厅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办证大厅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县地税局(办证大厅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县规划局、县房产局、县质监局、县农办、县编办、县人防办、县林业局、县物价局、县档案局、县物价局、县气象局、县地震局、县信访局(书记县长热线视频监控点线路转换)。

主题词:行政事务  电子政务  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 
        察院。                                          
  黄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0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