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民主政治进程:重网络民意 增强监督透明度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03-04

 
  开放的人大:见证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从十届到十一届,全国人大走过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回眸一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实步履清晰可见。十年间,中国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全国人大也经历了不断开放的新阶段。
  过去的十年,亮点频现:直播委员长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开通“网上新闻中心”、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常态化、提高监督工作透明度、举办网络访谈回应社会关切……
  循着一个个不寻常的亮点,我们发现,十年的人大工作,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很好地发挥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十年的人大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民主在建设中成长,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化作团结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民主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政治生态的蓬勃繁荣,其中就包括政治开放与透明、对民意的充分尊重和及时反馈。如今,开放、透明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效搭建了通达民意、有序政治参与的大平台。人民代表大会所呈现出的“民有所呼,会有所应”正在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新景观。
  这十年,以务实、民主、开放、包容的作风,将注定在中国人大史上留下不同寻常的一页!
  多报道来自基层的代表:赞不绝口的人代会“新风”
  全国人代会期间,人民大会堂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发布厅”。3000多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中外记者用手中的电脑和镜头,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媒体对人代会的报道更加深入。对来自工人、农民阶层的基层代表的关注多了,因为他们对基层情况更了解,建议也往往更具针对性,更能提出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
  “多报道来自基层的代表”,是2003年以来每年大会新闻中心向新闻单位提出的希望,也是十年来人大会议新闻报道工作的一大显著变化。人们注意到,各媒体将更多的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时间留给了基层代表。来自基层的代表的新闻更多地上了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黄金时段的节目。
  2003年别开生面的领导报道和让人眼前一亮的基层代表报道,成了媒体赞不绝口的人代会“新风”。作为党的十六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全国人大换届的会议,2003年全国人代会以其民主气氛和开放程度汇聚了世界的目光。
  让我们来看看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两个报道片段。
  镜头一:2003年3月6日晚,北京市宣武区莲花小区12号楼4单元401室。看着电视,退休工人杨怀山推推坐在身边的老伴儿:“嘿,你发现没有,今年的人代会新闻有点不一样,中央领导的报道少了、短了,基层代表的多了。你看,这几位常委的活动合成了一条。”
  镜头二:2003年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克明将代表团工作人员请来说:“这几天,中央新闻单位对河北团报道不少。我要强调一点,关于我的报道可以到此为止,你们的任务是争取新闻单位支持,多报道团里的基层代表。”
  别小看了这一变化。文风体现会风,会风反映政风。小变化折射出我们国家日益开放、开明的形象。专家评论说,我国民主政治生活透明度的增加,使人代会越来越开放,求真务实的会风直接表现在新闻报道较以往更为务实、贴近民生。“拉近了人代会与百姓的距离,提高了人大代表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全国人大越来越透明开放
  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电视直播、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立法听证会、专题询问同步跟踪报道……这些频繁出现在报纸电视、已被越来越多百姓熟悉的关键词,标志着全国人大工作向着更加开放、民主、科学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保障公众知情权,让公众了解人大工作,以回应公众对人大的期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十年来的全国人大工作,开创了一个又一个“首次”,全国人大的运行更加透明、更加开放。
  200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团团组会议开放场次增多,方便了境外记者了解、采访大会。
  2005年10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闻发布办法,对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式作出具体规定。也正是这一办法,确定了全国人大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
  2005年,全国人代会上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首次增加名词解释,以便代表、委员更好地了解报告内容;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时,共有6个团组同时对境外媒体开放;人代会全体大会和分组会议,也更多地向中外媒体开放。
  2006年,全国人代会首次与互联网直接对接,开通“网上新闻中心”,制作新闻中心网页,为记者提供各种采访信息和服务,记者亲切地称它“不下班的新闻中心”;扩大代表团团组会议开放场次,西藏代表团团组会议首次对境外媒体开放;增加大会现场直播场次,首次对委员长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电视直播;每天向媒体提供议案清单,提供新闻线索……
  2007年,全国人代会首次全程采用网上报名和联系采访,首次在网上对外公布各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和电话,首次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代表,首次公布统一配发的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的电话号码,首次提供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英文版,首次网络直播代表团团组审议……
  2008年,“网上新闻中心”服务更加完善,首次免费向媒体提供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和图片服务。
  2009年,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首次设立“网络访谈室”,网络民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0年,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首次就人大工作相关议题组织了主题为“人大立法、监督工作”的集体采访。
  “我们力求在采访安排上更加开放透明,在报道组织上更加民主和谐,在记者服务上更加便捷高效,向国内外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负责人如是说。
  每年全国人代会,人们在关注议题和内容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人代会的形式和开放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表现在人代会所审议通过的各项重要草案、决定上,而且表现在整个会议进程的开放程度和发扬民主上。
  人代会,无疑已成为体验中国开放、透明的重要窗口。透过全国人代会,人们从中能明显触摸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的诸多进步。
  开放,塑造了国家新的形象。
  民有所呼 会有所应
  近年来,全国人代会所呈现出的“民有所呼,会有所应”正在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新景观,并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外媒评价说,人代会上的议政交锋,无疑体现了中国民主的进步;人代会对民意的及时回应与互动,则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更筑牢了信任的基石,折射出中国强大的执政自信。
  每年春天,越来越多的中外记者走进各个代表团、各个小组审议的会场,全方位深入报道全国人代会。宏观调控、“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司法公正、反腐倡廉……大会上讨论的这些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记者的报道,让场外的公众与大会上关注的热点实现了“同频共振”。
  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百姓所关注的住房、收入分配、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热点,近年来在人代会上都能得到真切回应。随着人代会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每年都会安排十多场不同主题的记者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人大代表,就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或网民的提问。
  大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这样做有利于公民更充分了解代表审议议案、共商国是等情况。也可以让大会更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便使通过的报告、作出的决议决定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真正体现社会的‘呼’与大会的‘应’之间的良性互动。”
  开放的人代会正在成为政府部门回应百姓呼声的有效平台。比如,2012年3月5日下午,在全国人代会举办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向全国人民道歉,“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今天借这个机会要做自我批评。”并承诺有信心把2012年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2011年中国全年物价涨幅5.4%,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
  当国家“大事”与百姓“小事”相呼相应,当真诚信任与热切关注的浓浓情意在人代会与人民间通畅流动时,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了更多的民情民意,得到了人民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人代会也更鲜明展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人代会。
 重视网络民意:闭会期间举办网络访谈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建立人大与网民良性的互动机制,是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崭新亮点。
  过去十年,网民人数翻了10倍,达到5.5亿;微博井喷式发展,实际用户超过2.8亿。这一重要变化,拓展了百姓的言说空间,改变了百姓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和渠道,也拓展了人大开放的新领域。
  顺应时代的发展,全国人大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将网络反映的民情作为全国人大重要的民意晴雨表,并及时作出回馈。网络的兴起让全国人大的传播方式走向立体多元,更加注重互动和反馈。

  《中国记者》杂志万智炯说,过去,人代会就像一场国家级的新闻发布会,是新闻滚滚而出的富矿。而今,民众一年四季参与网上调查、在线论坛,使人大更体现出国家对民意的反馈,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传声筒。
  近年来,作为思想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日益成为公众参与人大工作的崭新渠道和重要平台。
  每年全国人代会前夕,各大新闻网站开辟“两会专题”“我有问题问总理”“我向总理建一言”等栏目,吸引千万网民参与。网民在跟帖中表达愿望、诉说期待,成为人代会一道亮丽的“民意风景线”。还有那些在网上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的“两会”博客、播客、微博等,都已经成为网民关注人代会的热度指标。
  同时,自2009年起,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设立“网络访谈室”,也成为人大工作的常态。网络访谈让网民通过互联网与人大代表进行在线交流,网络成为百姓参与全国人代会的议政厅。
  2010年,全国人大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再进一步。针对网民们关注的代表法修改相关问题,在201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代表法修正案草案之后,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举办了一场关于代表法修改的网络访谈,及时回应了网络民意。中国人大网、人民网、新华网等近十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参与现场直播,扩大了网络访谈的影响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网民的“零距离”交谈,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组织开展网络访谈,在强调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相关法律修改的舆论引导。
  “离全国人大最近的是网络”,“网络已经成为民意与全国人大互动的直通车”,网友的感叹见证了全国人大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积极吸纳民意的努力。
  网络拓展了全国人大把握民意的新渠道,开辟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问计于民,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命题。在这个意义上,全国人大对网络民意的重视与引导,无不体现着全国人大的政治自觉和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
  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常态化
  十年来,实现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常态化,是全国人大工作的一个不同寻常的亮点,公民、法人和组织等各方面均可以通过网上征求意见系统提出意见和建议。
  十年来,从物权法到个人所得税法,从劳动合同法到食品安全法,每一次法律公开征求意见后,都充分尊重民意,并吸纳百姓建议。人大的积极作为,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全国人大民主立法的鲜活范例。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有关部门首次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联合举行立法听证会。听证会上近二十位公众代表所发表的建议,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的重要根据。修订后的个税法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1600元。与修正案草案提交审议时提出的1500元相比,增加了100元。这100元的调整表明,民意对个税法修订产生了实质影响。
  2011年5月3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束。一个多月时间里征求意见总数超过23万条,创当时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社会公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其中,有多达83%的人不赞成草案提出的3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面对高涨的民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将原来拟定的3000元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3500元,公众的意见被立法机关充分采纳。
  法律专家分析认为,开门立法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有效推进。一部好的法律必须公平、民主、科学,越开放透明,法的质量越能得到保障,人民意志越能得到体现。
  2003年以来,已经有50余部法律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和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
  如今,公布法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已经成为中国立法的规定动作。同时,召开立法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是立法机关听取公众意见的重要途径。征求意见、倾听民意拉近了百姓与人大的距离,扩大了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体现了对民意的充分尊重与重视,许多公众意见也被吸纳到法律中。开门立法本身就是一个释放意见、凝聚共识的过程,是一个普法教育的过程。
  中国立法的大门已经向公众敞开。立法机关通过多种形式,集民智,求共识,中国的立法牵动着每一个公民的心。可以说,人民大会堂里的每一次表决,都凝聚着亿万群众的热情与智慧。广纳民意,已经让法律草案走出人民大会堂,让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文明”。
  监督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
  吴邦国委员长曾强调说,增加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既是常委会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内在需要,也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
  十年来人大工作的一个显著跃升,是监督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让百姓真真切切看到了人大监督的实效。特别是在开展专题询问时,先后5次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连线和实况报道,人民网、中国人大网、新华网等也进行网络实时跟踪报道,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反响。
  2010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就财政决算、粮食安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了9次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从尝试走向常态的同时,专题询问也越来越公开透明。由于媒体的充分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不仅社会高度关注,而且得到自上而下的一致好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曾这样评价专题询问,“专题询问通过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实时报道,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推进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推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突出问题的解决。”
  专题询问只是人大监督工作透明度增强的一个典型案例。十年来,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人大对民生问题的监督多了,人大监督和百姓的距离近了,报纸、电视、网络、广播中关于人大监督的全程跟踪报道多了。
  我们不会忘记,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建筑法实施情况报告中说,要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议在3年内基本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春天,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监督建议已被采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媒体评价说,对建筑法的执法检查是一次真正见了实效的监督。
  我们不会忘记,2008年5月22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委员长会议,及时听取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抢险及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吴邦国委员长在会上明确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支持国务院集中财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安排,一切从抗震救灾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媒体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一贯以民主风格著称的吴邦国,在讲话结束时照例向与会者询问:大家有什么意见?这一次,回答他的,全是掌声。
  人大监督工作的开放,向百姓生动展现了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情况。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有力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密切了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年来,人大监督工作在开放中成为亮点。
  《铸法》:展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立法工作丰功伟绩
  2011年全国人代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会议热词和一大亮点。2011年3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面对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吴邦国委员长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同一天下午,大会新闻中心及时组织了一场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的记者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信春鹰、徐显明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李飞等立法专家共同回应中外媒体的热切关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后,了解法律体系的铸造过程,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代的一种民心期待。
  2011年10月下旬至11月,5集文献纪录片《铸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纪实》在中央电视台5个频道集中播出。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由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倾力打造,它所展示的立法史,是一幅宏大的中国立法全景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是该片的总策划。他说,制作《铸法》的过程是一个敬畏法治的过程。我们怀着对法律的敬畏,对宏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敬畏,对推进新中国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敬畏,特别是对老一代立法人立法智慧的敬畏,排除困难,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
  《铸法》播出后,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纷纷称赞该片“历史脉络清晰,内涵阐释准确,画面生动丰富”。媒体评价说,《铸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立法文献片,通过大量细节的捕捉和故事的开掘,特别是一些抢救性的采访,向公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道路,生动再现了一代又一代立法人在重大抉择之时所表现出的卓识远见与果敢担当。媒体强调,《铸法》不仅是形象、生动、准确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历程的成功之作,也为今后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宣传人大制度、宣传立法工作、宣传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积累了经验。
  寻找人民需要的表达:深度解读引导舆论
  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表达?怎样更好地将人大的声音传递出去,让人大工作在开放中成为亮点,这是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积极思考的问题。
  当网上及时公布采访信息、公布代表团驻地、开放团组等人代会公开的这些做法走向常态化时,这些都表明大会新闻采访服务工作越来越规范化,这是制度化本身的要求,是进步。同时也应反思一个问题:对每年的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应该报道什么?
  全国人代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严肃场合,是通达社情民意的一次难得机会,人代会报道不应是一个明星秀场,而应将会议审议的文件和审议情况、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以及在审议中的批评、建议作为报道的首要目标。
  “我们关心人代会上的新闻,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希望看到解决问题的实在办法。”一位网友说。“关注人大就是关注国家和百姓的未来。”
  每年春天的全国人代会正在对民意的这种诉求作出积极回应。如今,“求真务实”“透明互动”“问题单”“解决方案”成为每一次大会报道的关键词。
  同时,如何做好法律报道,使公众正确理解法律,防止出现因误解和曲解法律本意对法律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也是过去十年间全国人大在开放中面临的一个深刻命题。
  值得一提的是,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法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舆论,是过去十年人大立法工作开放的一个亮点和行之有效的经验。《修宪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第四次修宪的非同寻常之处》《反分裂国家法:凝聚13亿中国人的意志和期盼》《中国物权立法充分体现宪法原则》《民诉法修正案草案具有示范意义》《程序正义的铭记与呼唤——回眸刑事诉讼法三十年立法之路》《法律体系的五个细节之变》等深度报道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记者/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