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广东佛山一对新婚夫妇因帮助农民工上网订火车票时,收取每张10元手续费而被捕。当大家在为他们叫屈的同时,发现部分处于社会最基层的人群,因不会使用现代化的数字工具,而无法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服务。换句话说,他们成为数字化进程中的“信息贫困者”。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中带来了哪些不平等?如何让“信息贫困者”跟上发展的步伐?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
数字化里的不平等
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表现在教育、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中国的数字化普及率增长极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
但数字化鸿沟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其带来了地区、性别、城乡等方面的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指出,数字化、信息化本身是个“好事儿”,但在应用普及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对技术使用的差异,客观上从方便或不方便上,体现出不平衡。
对于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平等,来自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朱善萍也注意到了,她说,第一次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参加了我国教育部与美国教育部的交换项目。当时美国方面要求将交换交流的地区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所以接触了一些来自洛阳和东部欠发达地区的老师、学生,了解了他们的教学条件,发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比较了历年来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指出,没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比重在下降,技能的缺失是互联网普及的最大障碍。
对此,邵志清表示赞同,他认为看待信息化带来的问题,不能单纯地归纳到有没有设备上,而是要看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信息化的差距之所以没有收入分配差距这么敏感就是因为农村目前对于信息化差距的矛盾还不激烈。”
邵志清分析道,新技术总是在一些发达地区率先使用。不仅是地区,人群也是如此。掌握技术比较快、运用比较多的人,相对使用的自然就多。“平等与不平等都是相互的,比如城市的人得到了信息化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承受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压力。不能说一个新技术一批人运用了,另一批人就好像不平等了。关键是,发达的、先走的地区逐渐带动不发达地区使用新技术、共同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
多管齐下跨越鸿沟
不过,信息化、数字化又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遇。
“信息化是消除社会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邵志清这样说道。另外,他介绍,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更有效的管理,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比如,有些城市的应急管理就是在突发状态下,运用网络化手段、迅速汇集各类信息,实行科学的决策,这个决策是基于日常网络上的信息分析。”
朱善萍代表则认为,有了网络,社会就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分享教育资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那么,发展中的中国要如何跨越数字化鸿沟?朱善萍建议,利用电化教育馆的力量,推进教育资源在各个区域、年龄、阶层上得到共享。“中央电教馆应联合各地电教馆之力,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远程教育,让更多的名师课堂走进中国各个角落。”另外,她建议中小学上计算机教育的时间也应适当增加。“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此外,她还建议应建立特设部门专门维护网络、确保网络使用畅通。同时她提醒,在利用网络平台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青少年一定要注意眼睛与心理的健康。
据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好的综合性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邵志清建议从国家立法层面保障信息化社会的完善。邵志清说,立法的目的就是规范信息化的行为,防止有人借助网络平台带来的公平造成实际上的不公平。他指出,立法可以既保护网络个人行为的权利,比如言论自由的权利、网络购物的权利,又能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的不良行为。 “在信息化的立法中间,还面临很多空白。我们要让所有人有相同的公平的机会。希望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从制度上、技术上,体制上保证公平。当然机会上的公平要保证。实质上的公平需要逐步推进。”最后,邵志清强调,消除信息化不公平需要多管齐下。(本报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