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成为推动鹤壁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3-03-12

   企业管理人只需要打开电脑,便可以掌握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一根黄瓜,从开始生长到送进超市,全程都能监控;城市有了智能化的“大脑”,可以监督管理各行各业的信息……这些都是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农业信息化管理等平台陆续投入使用,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并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成为推动我市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当信息化走进工业打开电脑就可掌控企业

  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方式正成为我市一些大型企业的主流。

  鹤壁嘉联朝歌集团总裁助理张涛现在已经习惯了在电脑上批阅文件。即使在外地出差,他也能通过电脑的信息化管理,实时掌握公司的各项运营情况,这是该集团构建信息化的一个成果。

  对于鹤壁嘉联朝歌集团来说,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现在各部门车间的材料员再也不用整天楼上楼下跑了,原来一张采购单,需要四五个相关领导签字,往往几天都完不成。而现在,公司的物资采购计划均实现了网上审批,只需要网上提出申请并由相关负责人在网上审批,整个采购流程就完成了,用时不到1小时,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该集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了计算机远程优化配棉系统、运输计划与全程控制系统、ERP管理系统等,生产流程实现了从源头配棉到产品出厂全程电脑控制。“传统生产方式很多工序是人工操作的,不仅浪费人力,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也不稳定,采用这些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后,节省人力物力,产品质量稳定,单是生产环节,每年可以为我们节省成本7000万元,让企业的效益大幅增长。”张涛说。

  嘉联集团只是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一个例子。我市天海集团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了与天海北美及天海欧洲的实时信息交流互动,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河南万家欢乐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定制车间装备了世界首创的和鹰三维人体快速成衣系统,4分钟完成从人体测量到样板制作,使服装的量身定制、个性化生产成为现实。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建成了汽模加工行业一体化设计制造和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的无图纸化设计制造及无纸化管理。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全市‘两化融合’企业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我市已经有9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流通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并建立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成为发展趋势。”市工信局信息化办主任程华表示,“抓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拓展信息化发展领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层次,带动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我市下一步‘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

  当信息化走进农业远程就能监控蔬菜生产,随着画面逐渐放大,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越来越清晰:大至黄瓜的色泽、长度,小至叶面上细小的绒毛,都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记者眼前。在画面的下方,大棚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信息,都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反映出来。

  这是记者日前在市农业信息中心采访时,在电子屏幕上看到的画面。市农业局农业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郭宏伟告诉记者,这就是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目前,已有6个蔬菜标准园近100亩的蔬菜大棚接入系统,如果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超出了设定的参数阈值,平台会自动向这个蔬菜大棚负责人的手机发送提醒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棚内安装的扩音器与大棚内的工作人员实时对话,技术专家可以远程帮助生产者解决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012年,市农业局编制了鹤壁市农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全市规划建设“一中心八系统”的农业信息化体系。一个中心即数字农业信息中心,八系统包括粮食高产创建智能物联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农业专家远程诊断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追溯系统和农业综合门户网站。

  市农业局农业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目前已经搭建完成,一中心八系统建设已完成了一中心六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将于3月进行验收,农业专家远程诊断系统也将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了快速高效、上下联动的市、县、乡、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全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物联网等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了政府的服务管理能力、生产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为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当“智慧”走进鹤壁将大幅提升我市信息化水平

  1月29日,在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上,我市成为全国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之一,这标志着我市正式向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迈进。

  其实,早在两年前,“数字鹤壁”这一概念便被提出。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建设,当前我市已建立起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农业信息化系统、能耗监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城管、智能车载集中监控系统、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系统、电子监控和重点污染源监测系统等9个智能系统平台,在相关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慧鹤壁是数字鹤壁的全面扩展和提升,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城市的知识化、信息化、高效益的一种愿望,着眼于城市发展整体的总效果。”数字鹤壁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3月1日,记者在位于智慧鹤壁综合服务中心5楼的指挥中心看到,整个指挥中心内部装修已经基本完成,简约、现代、大气是这里给人的第一感受,一个巨型显示屏也已经安装完成。负责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工作的李文秀告诉记者,这一显示屏为较为先进的DLP显示拼接屏,投入使用后不仅能显示部分城区的实时情况,而且在农业信息化系统、能源监测系统等平台接入后,还能分屏显示各平台的有关信息。“可以说,这里就是智慧鹤壁的‘大脑’,将起到集中整合信息和监督管理的作用。”李文秀说。

  “数字城管系统已经在淇滨区运行了一段时间,在智慧鹤壁的概念提出后,其余几个县区也将逐步纳入管理范围,最终实现全市域覆盖管理。”李文秀说,“数字城管只是智慧鹤壁的一个方面,智慧城市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的建设没有终点,只会比以前更具智慧。”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相关部门正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资源整合。下一步,将完成各专项应用系统建设,大幅提升我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规划、供排水、供气、供热、道路、园林绿化、市容管理、市政环卫、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加快我市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