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李迩
昨天说了政务微博,今天再来说说政府网站。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等共同发布了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称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达到99%以上,区、县级超过85%,但政府网站普及的背后,老百姓的满意度又有多少呢?
要回答满意度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触网,推进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什么。官员和专家对此解释众多,但对老百姓而言,电子政务无非是网下的手续能在网上办、线上的交流线下有回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政府要把自己的工作延伸到网上,把信息公开,把公共服务,把办事大厅搬到网上,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政务信息,也能办好事情。
旅英学者刘瑜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她在英国搬家时不知如何处理垃圾,有人就建议她上剑桥的政府网站。果然,政府网站标明,将大型垃圾扔到自家小区是不允许的,要么可以将它们拉到一个指定地点免费扔掉,要么预订政府工作人员来清理,她打了网站上一个电话,很快就有人上门处理。
刘瑜还发现,剑桥政府网站完全就是一个互动型的服务性网站,与国内政府灌输型的宣传性网站有着本质区别。它的头条新闻不是“某某领导在某某某会议中指出……”也不在显眼的位置上报道“某区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它仅仅是和普通人鸡毛蒜皮的生活有关系,告诉你垃圾怎么处理,没钱住房子了怎么办,停车场在哪。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不看看《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披露的其他几组数据,49%的政府网站办事服务深度和实用性不够,主要体现在服务栏目无内容、深度服务缺失、办事指南不规范、服务机构与实际不符、收费标准不准确、服务无法访问、服务标准规范较差;68%的政府网站尚未全面整合各类行政权力信息,79%的地市政府网站所公开的信息未能涉及征地拆迁补偿方案、补充标准、补助发放情况;68%的区县政府网站未能全面及时公开政府和非涉密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
如果说,政府网站连最基本的信息公开和在线服务功能都不能实现,其存在价值究竟多大,老百姓满意度可想而知。事实上,这些年政府网站沉睡已经不是新闻,甚至笔者在写本文时,登录了深圳一些区和部门的政府网站,发现服务栏目空置,内容长时间不更新也不在少数,这样的政府网站如何让老百姓说“我爱你”呢?
“用户体验”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观,在政府网站同样适用。如果以政府官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不考虑用户体验,缺少公众广泛、积极地参与,只会沦为形式。电子政务,绝不是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将传统的组织架构和行政流程进行固化,而是要对政府结构和流程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再造和重组,摆脱政府高高在上的管理姿态,放下身段与公众平等交流。政府网站的服务依赖于技术和政务两个层面的支撑、融合,只有当政府改革和政务服务方式转变,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真正动力,新技术才有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现在中央一再要求转变机关作风,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作为政府与老百姓沟通窗口,那些沉睡多年的政府网站该醒醒了。当然,我们更期望政府能真正肯放下架子,为百姓的鸡毛蒜皮而忙碌,用自己服务赢得百姓认可,也只有这样,县级政府部门网站2.8%的满意度才不会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