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信息建设前景喜人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3-03-13
   以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农村专业应用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率先成为国家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的先行区与中心区。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级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全省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通畅的农村信息服务高速通道,涉农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和共享,农村基层信息员得到全面培训,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基层信息可持续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益性、均等化、全覆盖的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并运行良好,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医疗、农村远程管理等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广泛应用,率先成为全国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基本形成高度信息化的广东“数字乡村”,进入农村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广东信息高速公路覆盖全省,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镇、村通电率100%,固定电话普及率100%,移动通信网络人口覆盖率是99.24%,有线电视普及率100%。国际互联网已覆盖全省市、县、乡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是广东区别于其他省市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亲切关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先进、信息产业发达、信息需求旺盛、信息服务环境优良等优势,通过政府主导、系统规划、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先后实施了“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山区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一批重大工程,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网点建设和服务模式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先后批复广东省等七省(市)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印发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行动指南》。根据行动指南,结合广东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制定了《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透露,在近几年,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都在该方案的框架中运作。2015年,通过实施该方案,以信息化发展带动、辐射农民2500万人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技术,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项目区亩均化肥使用量下降15%;项目区亩均农药使用量下降15%,将取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总体目标:
  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广东省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构建高水平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围绕广东省产业特色和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内容,建成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覆盖全省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以及多样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省重大工程建设,显著提升农村基层信息可持续服务能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以省长朱小丹为组长的农村信息化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实施,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公共信息、公益服务,专业应用、市场运作,创新机制、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广东已有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基础,构建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形成公益性服务与商业性服务相结合的全省农村信息化联盟,强力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长效合作共赢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网络的优势,建设覆盖全省基层行政村的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全面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医疗、农村远程管理等农村专业应用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农村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在全省的广泛应用;加强各级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并完善公益性、均等化的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基本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农村专业信息化运行机制,强力拉动农村专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培育农村信息化市场环境,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级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全省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通畅的农村信息服务高速通道,涉农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和共享,农村基层信息员得到全面培训,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基层信息可持续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益性、均等化、全覆盖的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并运行良好,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医疗、农村远程管理等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广泛应用,率先成为全国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基本形成高度信息化的广东“数字乡村”,进入农村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建成(1+5)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包括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群系统、农村专业应用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库群五个核心部分。
  按照“资源整合,互连互通,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政府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部门的各项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形成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农村基本公共信息中心资源库和互连互通资源库群。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医疗、农村远程管理等五个农村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
  建成覆盖全省的25000个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根据“服务下延”的原则,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整合“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信息兴农工程”等建立的基层行政村信息服务站,改造提升建设覆盖全省基层农村的20000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达到“五个一标准”(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培训提高20000名村级信息员的综合素质,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公益性的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在全省农村全覆盖、均等化。
  结合农村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工程,建设专业信息服务站5000个,推进10000名专业信息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训。依托农村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等,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科技和农产品流通、农村基层管理、农村医疗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建成通畅的农村信息高速通道。充分利用广东已建成的农村信息化多媒体信息高速通道,重点完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三网”接入功能,进一步完善电脑、手机、电话、电视等多样化信息服务终端,解决农村信息高速通道“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出入口问题,形成通畅的农村信息高速通道。
  实现农村专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依托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医疗、农村远程管理等农村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实施全省农村专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在全省1500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得到应用;建成动物、植物、水生动物三个中心医院和50个独立专家坐席组成的动植物医院,500个动植物医院远程诊所分布全省;物联网信息技术在500家现代农业企业中得到应用;农村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在500家农村基层医院和卫生所得到应用;农村远程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在2000个行政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得到应用。
  创新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着力构建“资源整合、互联互通”的涉农基本公共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公益性、均等化”的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农村专业应用信息化运行机制,“经济性、社会性”相结合的农村信息服务监管机制。
  建设任务:
  实现农村公共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方案》强调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群系统、农村专业应用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库群五个核心部分。
  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包括农业电子商务、动植物医院、农业物联网信息系统、农村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农村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综合信息门户及网站群系统建设。网站群信息系统具有独立的采、编、审、发流程,实现远程数据维护,适应信息资源整合动态发展的需要。各站点间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对接各方涉农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向三农“扁平式”提供商务信息、市场信息、农业技术、文化生活等网络信息服务。
  三农呼叫中心以广东星火科技12396呼叫服务系统为基础进行升级建设,建设集语音、短信、网络视频为一体的呼叫联动、协同服务的三农呼叫中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手段接受信息服务,通过对用户呼叫的及时分配和调度,为其提供就近服务、现场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实现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农业专家的指导。
  ——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交换系统、信息检索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基本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效率。
  ——信息资源建设。遵循“整合资源、互连互通、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整合涉农专业信息资源、农业产业信息资源、地方特色信息资源等,建立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农村基本公共信息中心资源库和互连互通资源库群,开发全文搜索和精确搜索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知识查询服务。
  ——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加速农产品流通,降低农产品营销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最新的网络视频通信技术,构建“动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信息系统”,联结专家坐席与动植物医院远程诊所,建设多服务主体的动植物网络大医院,为各诊所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一流的动植物病虫害远程防控技术支撑。依托动植物医院,构建“动植物医院大药房信息系统”,建立放心农药、兽药配送信息服务,加强农药、兽药物流配送、市场、交易、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信息系统运用智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水产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场智能感知与控制物联网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养殖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水产养殖的水质等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异常报警及预警,将异常报警信息及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种养殖管理人员。水产智能监控生产信息系统是基于智能传感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开发集数据、图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测控系统。系统通过对水质参数的准确检测,数据的可靠传输,信息的智能处理以及控制机构的智能控制,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农产品溯源信息系统以蔬菜、水产、畜禽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安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服务为目标,集成物联网、二维码、RFID技术等,构建农产品溯源信息服务系统,方便消费者通过短信、电话、网站和手机等多种渠道,查询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检查信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了解和信心,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与监管,促进健康食品的稳步发展。
  农村基层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构建基于SaaS模式的农村基层远程检测、远程监护、健康记录、专家视频会诊、影像资料传送、常见病征智能判别等,实现对农村农民、基层居民、老年人口和社会普通人群等社会大众的医学检测、医疗诊疗、实时健康监测。
  农村远程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远程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远程社务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宽带作为多业务主要承载平台,进一步完善移动网络、广电网络等接入手段,形成覆盖面广、快速便捷的农村信息服务高速通道。重点解决农村信息化通道“最初一公里入口”和“最后一公里出口”问题。
  建立两类基层信息服务站,全方位满足农村用户多种多样的信息服务需求。一是建立面向基层行政村的“综合信息服务站”。二是建立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资经营实体等的“专业信息服务站”。做好综合信息服务站及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专业信息服务站及专业信息员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实现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在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全覆盖、均等化。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思路,重点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村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都市农业的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信息化模式,为全省和全国树立示范样板和起到带头作用。
  在粤东、粤西地区,大力推进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动植物病虫害远程防控在农业生产的应用,重点开展“农业物联网”、“动植物医院”、“农村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样板。
  在粤北山区,重点开展“农村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农村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带动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城乡统筹发展树立样板。
  依托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完成改造建设覆盖全省20000个基层行政村的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达到“五个一标准”,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本文化服务和基本信息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依托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培训村级信息员,培训提高20000名村级信息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基层远程医疗工程建设主要基于专业应用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10个远程专家辅助诊断工作站、20个远程监护医生工作站、500个基层医院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站点。
  选择1000个基层行政村应用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行政村2000名专业信息员,推进农村政务、资产、财务、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等信息化,提升农村村委会村务管理能力,提高村务管理工作效率;选择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用社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专业合作社2000名专业信息员,推进专业合作社财务及销进存的动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信息化,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着力构建“资源整合、互联互通”的涉农基本公共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公益性、均等化”的农村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农村专业应用信息化运行机制,“经济性、社会性”相结合的农村信息服务监管机制。
  基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覆盖全省的20000个基层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立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员”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实行公益性信息服务,让农民广泛享有免费的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全面实现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农村基本信息服务均等化。
  基于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和5000个专业信息服务站建立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专业信息服务站+专业信息员+专家”专业信息服务,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农村专业信息化运行机制,强化政府对农村专业信息化市场需求的拉动。
  根据不同类型农村信息服务的重要特征、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制定、完善、宣传、普及信息发布、交易等服务行为的行业标准、服务准则。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服务行为的监管,查处提供虚假信息、禁售或假冒产品的信息服务行为,防止信息坑农现象出现。
  保障措施:
  组织、资金、机制、人才缺一不可
  《方案》中组织保障是成立由朱小丹省长为组长,陈云贤副省长为副组长的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专项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省级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重要政策,示范省建设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统筹协调,制定省级农村信息化建设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对主要建设任务进行量化、细化,签订任务合同,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目标考核,强化对建设任务的全程监督和检查。
  成立由广东省政府李捍东副秘书长负责协调、广东省科技厅李兴华厅长任主任的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建立日常工作制度,负责示范省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日常管理。由多名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成员及省内农村信息化专家组成示范省专家组,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咨询与方案论证、示范省验收和评估工作。
  资金保障是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省政府结合现有专项资金,加大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研究、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信息资源建设、基层站点建设与信息员培训、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培育、规范农村信息市场,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元化组合投入,多渠道争取和筹集建设资金。
  机制保障是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省内各部门的交流沟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商讨产业关联度大、区域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向国家申请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在统一规划下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省科技厅与各成员单位(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信息网络或以函件等形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及时沟通、共享共用。
  人才保障是完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运行的专业队伍,为全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组建省级农业专家咨询队伍,专业涵盖全省主要农业领域,不定期参加坐席服务,解答信息门户转来的农民求助呼叫。组建基层专家服务队伍,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等,提供从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等环节的全方位专业化信息服务。加强信息员培训,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成立广东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专家指导组,邀请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和省内农村信息化专家为专家指导组成员,为示范省建设提供宏观指导、技术指导、咨询与方案论证、验收和评估。建立健全研究咨询制度和定期会商制度,保障示范工程科学有序进行。
   5年建设及运行预计
  农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70%;农村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非行政许可的政府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50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提高5个百分点;全省农村信息化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
  通过信息化发展带动、辐射农民2500万人更好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技术,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通过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5年建设,将取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广东省开展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将打造一批农村农业信息化品牌精品工程的同时,将实现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农村民生显著改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将为在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与运营主体
  ■相关链接
  广东“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专项建设领导小组对示范省建设进行统一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建设工作办公室在省科技厅,负责示范省建设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统筹协调。工作办公室由省科技厅牵头,联合省委组织部远教办、省经信委、农业厅、卫生厅、文化厅、省农科院、省广电局、通信管理局和通信运营商等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具体负责示范省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日常管理。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科技厅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省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单位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
  各类涉农相关资源建设过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在充分开放各部门、各单位涉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供综合服务平台使用,确保涉农资源的集成共享、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的权威性与及时性。
  压题图:根子镇果农喜获丰收笑逐颜开。茂名高州市根子镇荔枝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近年来,根子镇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延伸荔枝产业链,经济效益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