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支撑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3-04-01

 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如何让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伴随良好的生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在近日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举行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信息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将支撑、保障乃至引领生态文明发展。

国家电网优化大电网调度,跨区跨省电网消纳水电,统调水电利用率7.83%,节约标准煤49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42.5万吨。

河北开滦集团综合自动化矿井覆盖率达到50%,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增强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2012年百万吨死亡率0.095,连续3年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

浙江镇海炼化积极探索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石化传统产业,提升物料管控水平、生产计划优化能力、流程优化水平,仅原油调合子系统每年就可节省1200万元。

北京泰豪亦庄园区示范工程应用了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管理云计算系统,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智能诊断及定位和对线路的微机化运作管理,预计每年可节约支出67万元。

以上是记者在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最近举行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经验交流会上得知的最新数据,也可以说代表了目前我国企业两化融合的最高水平。从国家电网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滦集团的矿山生产安全、镇海炼化的减少能耗排放到北京泰豪的需求侧节电管理,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的话来说,都属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中生态文明的范畴,这些企业两化融合实践的成效,也正反映了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那么,生态文明包括哪些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与信息化的关系怎样?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信息化推进司特邀专家、北京理工大学两化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雷教授。

生态文明的

八个领域和两项保障

党的十六大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因为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陈雷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巨大,但背后是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经济的确取得了发展,但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如何让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伴随良好的生态?这就要靠生态文明建设。陈雷进一步提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这一部分的阐述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陈雷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括八个领域、两项保障。八个领域是防灾减灾(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节能降耗(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智慧电力、需求侧管理)、减排治污(水、空气、土壤)、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生产安全(煤矿、交通运输、核电安全)、资源再生(物资回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循环经济)、自然保护(三江源、濒危动物、草场、湿地、森林植被)、消费安全(食品安全、食品追溯);两项保障是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这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体系框架,其中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信息化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因此也必然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全局。”陈雷对记者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覆盖全局的战略举措。而生态文明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必然在信息化的覆盖范围之内。

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如何?陈雷告诉记者,信息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将经历从助力、支撑、保障,到融合创新,最终引领发展的提升过程。陈雷认为,只有信息化才能把生态文明框架体系中的八个领域、两项保障联系起来、覆盖起来。陈雷进一步解释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人类借助其应对生态危机的能力不断增强,在设施、手段和周期等方面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便利,让生态危机管理更加智慧,让生态危机信息获取更加容易,从而为减缓生态危机提供便捷的信息平台。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发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这些都要依靠不断发展的信息科技为支撑,从而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更智慧的决策,带动现代绿色经济的整体发展。

目前,相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信息化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资源再生等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滞后,短板突出。陈雷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发挥信息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信息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消费安全:信息化支撑食品追溯系统

消费安全主要是食品安全。信息化促进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对农产品从原料供应、加工、包装、销售等整个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管理,建立基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信息的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与流通系统。利用农产品标识,对产品进行跟踪识别,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制度,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盒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广大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依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突破及成果推广,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运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典型:江苏雨润率先与国内国外专业院校合作,建立起适应雨润发展的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雨润“21道检验检疫的全流程追溯体系”,真正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所有产品百分之百合格方能出厂。在雨润食品的“追溯机制”中,雨润为每一批产品建立“户口档案”并存档保存。产品档案中记录着从原料检验、杀菌、腌制到包装再到出库等各个环节的原始数据及批次号。

防灾减灾:信息化提升空间很大

当前,防灾减灾正面临重大挑战,而在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等方面,信息化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专门提到“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出要加强自然灾害信息获取立体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子政务网络、人口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实现相关部门涉灾业务的协同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央和省两级的灾害风险信息与搜救信息获取、分析、研判能力以及救灾减灾的会商和决策能力,有效支撑国家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协作,包括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建设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与传递。要构建灾害损失评估、预案推演信息系统,为灾害应急救助提供科学决策信息。要大幅提升灾害应急救助即时信息高效处理、互联互通与指令信息的快速传达能力。

典型:担负着淮河中游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任务的安徽王家坝水文站,在实现雨情与水位信息自动测报、自动传输后,测流时间减少至两三个小时,数据传输只需几分钟。2010年7月21日,王家坝第一次洪峰水位只用了短短的5分钟,就传输到国家防总、省防指和省水情中心。

自然保护:信息化提升环保管理决策力

环保部有“信息强环保”的战略考虑,年初刚刚成立的国家环境信息化顾问专家委员会也说明了信息化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主要涉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执法监督等业务板块。只有通过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信息化,才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趋势、把握重点,使环境管理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自然地理信息、卫星遥感信息、环境综合监测信息、生态评价信息等为基础的信息大平台,可以提供优质信息技术、产品和数据服务。以3S技术为主体的监测模式,对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化土地、林火、病虫害的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其现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涉及草场、湿地的信息系统建设对水资源及变化、草畜平衡等环境数据、产业信息、人类活动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以确定保护的方案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还有很多生物领域的专家在研究信息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鉴别的课题。

典型: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的重点林业县之一。该县建设的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选择林区地势较高处,建起了8座远程监控塔,在每座塔上都安装了监控半径可以达到5公里以上的视频监控设备。3年内,这8位“电子护林员”成功地监测到野外用火、火灾隐患20余起,而且与以往人工巡查方式相比,火情预警时间平均缩短了3个小时以上,更有效地避免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节能降耗:没有信息化不行

节能按照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是“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需求强度。而提高能源效率,最根本的要先清楚地知道能源消耗在哪里,是否存在浪费,从源头上获取能源消耗的真实数据。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信息化不行。

中国的节能从产业结构看主要分为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和社会节能,最主要的是工业,占据70%。从实践看,两化融合确实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信部连续几年都发现了企业在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政府主导的智能电网、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具体到企业层面的绿色ICT数据中心建设等。

典型:北京泰豪亦庄园区示范工程应用了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管理云计算系统,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智能诊断及定位和对线路的微机化运作管理。可提高配电线路优化运行的调度灵活性,降低线路运行损耗、减小电能浪费;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有效地选择、查找事故点,快速处理停电事故,减少停电时间,保障园区正常运行。有效解决配电网现行问题,提高配电网现代化管理水平。此项工程通过园区配用电改造和用电优化管理,预计每年可节约支出67万元,其中电费支出约57万元,维护人员工薪成本支出约10万元。

减排治污:信息化促进环境监测规范

因排放引发的污染不是短时期内能消除的。空气、水、土壤的数据获得需要科学,信息化可以促进监测的科学规范。近些年来,我国在环保监控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各级环保部门都在集中力量抓污染物减排。高科技监控手段在环保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发达国家的环保实践来看,他们在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后,都逐步转向了通过全过程控制即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末端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

典型:国家电网通过将信息化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实施信息化与公司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特别是通过优化大电网调度,跨区跨省电网消纳水电,国家电网统调水电利用率7.83%,节约标准煤49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42.5万吨。

清洁能源:唯一途径就是信息化

清洁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风能、水力、可燃气体等可以转化电的一次能源。核能也被认为是很好的清洁能源,但是其安全性和核废料的处理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因此各国意见不一。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如果要大力发展,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实现可管可控,而唯一的途径就是信息化。

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是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和重点,或者说是根本方向。我国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还有一部分石油,占总量的90%以上。到2015年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1.4%。进行清洁能源的创新集成开发应用必须依靠信息化,两化融合本身提供的就是创新平台。

典型: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已全面实现了流域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电站生产方式已由传统的单一电站现场操作式生产向流域梯级电站“远方集中控制、统一调度,现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转变,通过这一模式转变,有效破解了各电站资源共享、规模效益、减员增效等诸多管理难题。大渡河集控中心2009年正式投运以来,公司所属梯级电站发电量连创新高,年发电量已由2008年的60亿kW·h增长到250亿kW·h,增长十分迅速。以四川龚嘴、铜街子水电站为例,其年发电量已较2008年前提高了10~12亿kW·h,增幅达19%,超过原设计发电水平约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资源再生:信息化还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资源再生应理解为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按照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定义称为“无废技术”。无废技术是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借助这一方法,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将在原料资源、生产、消费、二次原料资源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同时不致破坏环境。“将资源节约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列为一项重大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有关的经济优惠措施,鼓励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属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这是一个非常环保的朝阳产业,也有节约能源的巨大潜力。资源再生作为一种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是非常恰当的,但是目前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没有发挥更大作用,一些关键信息市场中不留存、管理者不掌握,仅一个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对信息的把握就漏洞百出,致使报废车再次上路,可能会造成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安全事故。

典型:湖南省同力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截至2011年年底已回收废弃家电超过120万台。从2012年6月启动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以来,目前已具备200万台的回收拆解能力,可回收铜1610t/a(吨/每年),可比原铜矿生产节约标煤1334t/a,少排放尾砂21.6万t/a,少排放废气159390万立方米;回收铝1249t(吨),可比原铝生产节约标煤7741t,节水12487t,少用固体材料13735t,少产生二氧化碳999t,二氧化硫749t。

生产安全:信息化要融入生产全过程

生产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当然也包括环境、体系或系统的安全。仅从生命安全看交通运输问题最多,但是煤矿安全更令人揪心。对于生产安全,监测系统非常重要,包括水和瓦斯传感器的灵敏度、误报率,可视、可感、可知、可预防能力等。

两化融合是提高工业企业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生产要素和产品总量大大增加。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如此高度复杂的生产系统、如此大的劳动强度,已经不是人的肉眼可以观察到、大脑指挥得了的,也就是人工无法完成。铁路调度系统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系统的运行安全受到破坏后转入手工操作容易引发更悲惨的安全事故。总体说来,生产安全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用信息化把安全要素切实融入到生产的全过程,提供具有预测、预判、预控能力的管理手段,通过管控一体化,实现安全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由程序管理向工序管理的转变。

典型:河北开滦集团综合自动化矿井覆盖率达到50%,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覆盖率已经达到100%,两化融合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改善了工作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2012年百万吨死亡率0.095,连续3年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安全生产保持了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