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来源:人民公安报 更新时间:2013-04-03

    随着铁路沿线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迫在眉睫。笔者具体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浅谈一下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不足,基础数据未能实现共享

    一是认识不足。由于铁路民警尤其是铁路派出所民警接触的案件种类较少,对于利用警务信息化平台侦查、比对、破案等实战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民警缺乏信息应用意识,未能广泛运用科技手段破案。

    二是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迟缓。不少基层铁路民警采集的沿线治安信息大部分都还停留在纸上,部分纸质信息由于保存不当而缺失受损,造成信息的反复收集,浪费警力,并造成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是基础数据未能实现共享。当前大部分铁路派出所的基础数据无法实现在各单位间的即时共享,需要的资料多是通过网络传递或电话沟通,很多信息无法整合,不能完整地为侦查人员提供实战支撑。

    四是公安信息未能实现路地共享。地方公安机关已有的信息未能实现和铁路公安机关的全网对接。

    产生问题的原因

    民警应用积极性不高,信息采集、录入与使用环节脱钩

    结合笔者所在的吉林铁路公安处的现实情况,分析民警应用信息积极性不高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民警整体年龄结构老化严重,能够熟练使用公安办案系统的并不多,大部分所队仅有几名青年民警能够相对熟练地应用办案系统;

    二是部分民警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基本停留在人口信息查询、机动车信息查询、网上信息浏览等低层面,多数民警没有掌握利用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排查、对比、分析、研判等实战应用技能。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治安管控系统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人才,而做到治安管理与软件编程的专业结合难上加难。

    分析信息采集质量不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负责信息采集的主体是各责任区民警,由于部分民警不了解信息系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数据,采集的基础信息存在要素不全、不准等现象;二是部分采集信息的民警不擅长做群众工作,对信息采集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和应付糊弄现象。

    分析信息录入质量较低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负责录入的内勤民警缺乏沿线治安管理经验,对责任区民警采集的信息缺少甄别和判断;二是内勤民警工作量比较大,有的缺乏责任意识,只管录入、不管对错,有的忙中出错,导致录入信息不准确、不规范。

    而信息使用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信息采集、录入与使用三个环节脱节,而这必然会导致系统信息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

    对策与建议

    转变思想,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组织培训

    针对当前铁路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转变思想。必须创新理念,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的观念,从维护社会稳定、保卫铁路平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科技强警的重大意义,增强抓好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民警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

    二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应理顺公安科技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信息化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并制订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机制。建立民警日常采集信息工作机制,规范对各类信息的采集、录入和管理,逐步实现由采集和掌握信息的责任区民警录入基础信息,提高责任区民警熟悉和主动使用警务信息平台系统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的三位一体。应健全考核机制,将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纳入考核,作为评先晋级的依据,激发民警科技练兵热潮。

    三是加大投入,组织培训。应加大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为科技强警提供财力保障,并组织必要的培训,提高民警科技应用水平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提高民警使用各类信息系统和网上资源进行对比、排查和研判的能力。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面动员、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兼顾,将各项公安工作与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力避虎头蛇尾、纸上谈兵。(段大军)